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繆鉞:杜牧詩簡論

繆鉞:杜牧詩簡論

一 論詩的標準

在論杜牧詩之前,我想先略談一談論詩的標準。 詩應當是不同於散文論著的。好詩固然要有進步的思想,健康的感情,但是還必須有高妙的藝術,創造優美的意境、風格,具有魅力,吸讀者,使 他在不知不覺中感發興起。詩可以比做酒,能使人陶醉,也可以比做花,能使人迷戀。讀詩者也正如飲美酒,賞名花,要涵泳其風味,而不僅是了解其內 容。一篇散文,讀過之後,內容已知,就不願再讀(有高度藝術性的散文除外),但是對於好詩,甚至於一首短短的絕句詩,可以多年玩味,百讀不厭。 詩之所以成其為詩,不僅在於它的情思內容,還要結合它的高度藝術,因此 論詩者也不能很簡單的專就詩的情思內容來評價。

但是近幾年中,有一些評論古人詩篇的文章,似乎專就其思想性立論。 譬如只是列舉詩中描寫民生疾苦,揭發統治階級罪惡,反抗封建制度,以及愛國主義、人道主義等等進步思想,便肯定它的價值。我常想,如果這樣讀 詩,則與看散文論著又有何區別?而且以表達意思的明暢詳盡來說,詩還不如散文,那麼,豈不是大可以把詩取消了嗎?再說,如果專就思想性而論, 則凡情思相同的詩,似乎都是一樣的,文學價值也是相等的,但是實際上並 非如此簡單。譬如南宋愛國詞人,有張元干、張孝祥、辛棄疾、陸遊、陳亮、 劉克莊等。他們的詞中痛恨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而想驅除女真,恢復中原, 在這一點上,是同樣的壯懷激烈,但是各家的壯詞是否風格、意境一樣呢? 是否文學價值相等呢?絕對不是。我就最喜歡讀辛棄疾的壯詞,有迴腸盪氣之感,其次是張元干、張孝祥、陸遊之作,劉克莊的壯詞已嫌直率淺薄,陳亮壯志可嘉,文章也好,而他的詞實在索然寡味。固然,我個人的愛好,也許是有偏向,不足為憑。但是我想無論何人也不會因為陳亮的詞同樣的有愛 國主義思想,於是就承認它可以與辛棄疾詞媲美。

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沒有一個高度水平的藝術形式,那麼,儘管作者的思想和意圖是何等有價值,也決不會產生真正的藝術作品的。」因此,我 們論詩時,必須記住所論的是「詩」,不是散文論著,儘管思想性在詩中是很重要的,但是仍然不能中闡發它的思想性,不能只說明作者思想與意圖的 價值,而必須結合它的藝術性,說明詩的意境、風格、韻味,甚至於技巧方 面的種種特點。

吳喬《圍爐詩話》卷一:「意喻之米,飯與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文之措詞,必副乎意,猶飯之不變米形,啖之則飽也;詩之措詞,不必附乎意,猶酒之變盡米形,飲之則醉也。」

西蒙諾夫:《論蘇聯文學問題》,譯文見《光明日報》1953 年 5 月 15 日。

二 獨創的風格

只要接觸過杜牧詩的人,都會感覺到它的獨創的俊爽風格,也就是劉熙 載評杜牧詩時所說的「雄姿英發」。(《藝概》卷二)

黃庭堅說過:「文章最忌隨人後」。凡是傑出的作家,都不肯碌碌因人,而要自創風格。杜牧說:「某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 不今不古,處於中間。」(《獻詩啟》)這是他自己說明作詩的態度。杜牧 在唐朝作家中最推崇李、杜、韓、柳,他說:「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 近者四君子,與古爭強梁。」(《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而在創作方面對他 直接有些影響者,似乎只有韓愈。杜牧作古文,又喜歡作長篇五言古詩,「健 美富贍」有時像「押韻之文」(此兩語都是沈括評韓愈詩的話),也能「橫 空盤硬語」,這都可能是韓愈的影響。這一點,以前論杜牧詩的人似乎還很 少注意到,張戒「歲寒堂詩話」甚至於說杜牧「不工古詩」,可見他完全忽 視了杜牧詩這一方面的成就。白居易的詩在中、晚唐時流傳甚廣,影響甚大, 尤其是他那種「杯酒光景間小碎篇章」的所謂「元和體」詩。晚唐人書中說, 杜牧曾批評元、白「詩體舛雜」。杜牧為友人李璘作墓誌,記載李璘指責白 居易詩的一段話(按這段話所指責的如「纖艷不逞」、「媱言媟語」等等, 當然指的是白居易詩中所謂「元和體」的那一部分,與白居易的諷諭詩無關), 後世論者說這就是杜牧的意見,至少是杜牧所同意的。張祜的詩不為白居易 所重視,而杜牧偏偏大捧張祜,稱讚他「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有點故意與白居易鬧對立。這一件詩壇 公案,究竟是怎麼回事?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探索,不過,杜牧詩與白居易詩 趨向不同,不受白詩的影響,是肯定的。李賀詩在中唐時是異軍特起,也頗 影響晚唐詩人,李商隱就是受影響的一個。杜牧作《李賀集序》,稱讚李賀 詩種種優點,但是最後又說它「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所謂 「理」,指詩的思想性,就是說:「騷有感怨刺懟,言及君臣理亂,時有以 激發人意。」在這一方面,李賀詩是不如「離騷」的,儘管在辭采方面有獨 到之處。晚唐人張為作《詩人主客圖序》,將李賀與杜牧都歸於「高古奧逸」 一類。我認為這不妥當。杜牧對李賀詩並非完全滿意,他的詩與李賀也非同 派。我推想,上文所引杜牧自述作詩態度之言,所謂「不務奇麗」的「奇麗」, 可能是指李賀的詩風,而所謂「不涉習俗」的「習俗」,大概是指元稹、白 居易風靡一時的「元和體」。所謂「不今不古,處於中間」,就是說自己不 囿於時尚,不因襲古人。的確,杜牧固然不沾受白居易、李賀的影響,即便 他所最推崇的李、杜、韓、柳,除去受到韓愈一些影響之外,其他也絕無因 襲痕迹。他真是獨往獨來,即所「處於中間」,能創造自己獨特的風格。但 是這並不是說杜牧不接受古人的文學遺產,不過他是把它們的好處吸收融 化,而用自己的精神面貌表現出來。

杜牧詩中俊爽的風格,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風華流美之致,在晚唐是傑出的,在整個唐代詩壇中是獨創的。這是杜牧平生憂國憂民的壯懷偉抱與傷 春傷別的綺思柔情交織在一起,而以藝術天才表現出來的特徵。

參看陳寅恪先生《元白詩箋證稿》附論五篇中(丁)《元和體詩》。

參看范攄《雲谿友議》卷中「錢塘論」條及四庫提要「樊川文集」條。

見《全唐文》卷八一七。

三 憂國憂民

杜牧生在晚唐內憂外患國家多事之秋,繼承了他祖父杜佑作通典的經世 致用之學,注意研究「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

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他自述志向是:「平生五色線,願補 舜衣裳。弦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 壽域富農桑。」(《郡齋獨酌》)這與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熱情宏願相似。杜牧主張削平藩鎮,加強統 一,收復河湟,鞏固國防,都符合當時人民的利益。他善於論兵,注《孫子 十三篇》,作《罪言》、《原十六衛》、《戰論》、《守論》切中當時情事。 他反對統治者的奢虐荒淫(《阿房宮賦》),而盡自己力量之所及改善人民 生活(《黃州祭城隍神祈雨第二文》),解除民生疾苦(《與汴州從事書》)。 杜牧可以說是承繼了屈原、賈誼以來封建士大夫有抱負有氣節,憂國憂民的 優良傳統。

杜牧儘管有這些憂國憂民的情思,但是如果沒有高美的詩才表達,也不 能成為傑出的詩人,因此,我們也就不能只在杜牧詩中將這些情思找出來, 便算盡了評詩之能事。杜牧如何在詩中表達這些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呢?他 有許多方法。有時直抒胸臆,慷慨激昂,用長篇五古的體裁,如《感懷詩》、《郡齋獨酌》、《雪中書懷》等作皆是。(詩長不便徵引)這些詩沉鬱頓挫, 筆力健舉,與其情思內容配合恰當。一般說來,晚唐詩氣格卑弱,多是律詩 絕句,很少有人能作精採的長篇古詩。杜牧獨善作長篇五古,除去以上所舉 的幾篇以外,其他如《杜秋娘詩》、《張好好詩》、《李甘詩》等,都是傑 作。這是承繼了韓愈詩的長處,上文已經提到。但是杜牧作憂國憂民的詩, 也並不千篇一律,並非總是用這種體裁、這種方法。武宗會昌中,回鶻南侵, 杜牧關心國防,憂念北方邊塞人民遭受擾害,他這一次不用長篇五古直抒感 憤,而是作了一首七律,用比興象徵之法,出以空靈醞借之筆,覺耐人尋味。

金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早雁》

有時諷刺當時政治,不便明言,杜牧於是就用最含蓄的絕句體: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這首詩頭兩句說自己無能與愛閑靜,末句思念唐太宗(昭陵是唐太宗的墳 陵),暗寓不滿時政之意,用筆深婉。北宋有一位士大夫,因為遷官,到任 後,給皇帝上謝表云:「清時有味,白首無能」。無意中運化了這首詩的兩 句,結果遭到統治者的憎惡,遂被免職,可見這首詩對統治者諷刺力量之深 刻了。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三引《石林詩話》:「杜牧詩:『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擬把一麾江海去,史游原上望昭陵。』此蓋不滿於當時,故未有『昭陵』之句。江輔之謫官累年,後知虔州, 謝表有云:『清時有味,白首無能。』蔡持正為御史,引牧詩為證,以為怨望,遂復罷」。

四 傷春傷別

人的生活是豐富的,情思是繁複的,杜牧雖然是一位議政論兵,憂國憂 民的志士,但也不妨同時又是一個多情善感、倜儻不羈的才人。他頗有些風 流韻事,流傳人口。關於這,杜牧有一個悵惘的自白: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佔得青樓薄倖名。

——《遣懷》

具體的事情是哪些呢?杜牧在江西、宣城兩府作幕僚時,與歌女張好好 熟識,極欣賞她的歌唱;後來張好好為人作妾,幾年之後,杜牧在洛陽市中 重遇張好好,當壚賣酒。杜牧同情張好好俯仰由人的淪落生活,回想起以前 的情誼,並聯想到其他有關的朋友,作了一首長篇五古「張好好詩」。唐代 揚州繁華,甲於全國。杜牧為淮南節度使府掌書記時,住在揚州,征歌逐舞, 遊興甚豪,而最鍾情於一個幼小的妓女。後來離開揚州時,作了兩首詩送給她: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贈別》二首

至於湖州女子的故事,《太平廣記》卷二七三「杜牧」條引《唐闕文》曾記 載之,所謂《唐闕文》,疑即《唐闕史》之誤,但內容與今本《唐闕史》又 頗有出入。其中所記情事有些與杜牧行跡及史事不合,或不免附會之處,然 按杜牧生平為人看來,這種事倒也頗有可能。據說,杜牧曾游湖州,欣賞一 位十餘歲的女子,跟她母親約定:「待我十年,不來然後嫁。」並以重幣結 之。十四年後,杜牧來作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並生三子。杜牧找她母親來 詢問,她母親說:「你約期十年,十年不來,所以出嫁。」杜牧自知爽約理 虧,送了她們許多禮物,賦詩自傷: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嘆花》

唐朝詩人戀愛的對象多半是妓女、女道士及貧寒家女子,(高門世族的 女子要謹守禮教,不易與男子自由往還。)尤其與妓女往來最多,這是當時 風氣。杜牧雖然不能如歐陽詹用情的精誠專一,但也不像元稹的輕薄,他的 詩中所表現的情感還是相當的真摯溫厚,對待她們像朋友一樣,並無狎褻玩 弄之意。他作這一類愛情詩,多是用他所最擅長的絕句體,在纏綿悵惘之中, 仍有英爽俊拔之致。李商隱《杜司勛》詩:「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 司勛。」(這時杜牧正作司勛員外郎,故稱「杜司勛」。)就是欣賞杜牧詩 的這一特長。

五 抑鬱與曠達

晚唐宦官專政,朋黨傾軋,政治是濁亂的,有正義感的士大夫常受到挫 折。杜牧性情剛直,不肯苟合取容,所以他雖然出身高門,又是少年科第, 而一生在政治上並不得意,經常是「憤悱欲誰語,憂慍不能持。」(《雪中 書懷》武宗會昌初,杜牧被宰相李德裕排擠,出為外州刺史,七年之中,換 了黃州、池州、睦州三個地方。有一次,他用凄惋的調子唱出憂傷抑鬱的情 懷: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初冬夜飲》

但是杜牧終究是有豪情勝概的人,不能總是憂傷憔悴,所以有時又豪放曠達, 看開一切:

參看《全唐文》卷八一七黃璞《歐陽行周傳》及石印本《全唐詩》卷十八孟簡詠歐陽行周事。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 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齊山登高》(按齊山在池州)

這兩類的詩實際上是一致的,都是在封建社會中有才能有正義感而受到抑制 者,所發出的曲折的反抗之音。

六 絕句與律詩

杜牧雖然也善作長篇五古,但是他的詩最為後人所傳誦者似乎還是絕 句,其次是律詩。絕句與律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或八句,但是唐代詩人善 於運用這兩種詩體,大含細入,變化無方,創造出無數傳誦千載的名篇佳什。 晚唐時,在這方面最擅勝場的當推杜牧與李商隱。李商隱少時曾摹李賀體, 其後運用李賀古詩中象徵之法以律詩,去其奇詭而變為凄美芳悱,遂為律詩 開一新境界;而杜牧則將其雄姿英發融於薄物小篇,他的律詩在俊爽拗峭之 中見出風神韻致。前面已經舉出他的「早雁」與「九日齊山登高」兩律,都 是佳作,現在再舉一首: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 落日樓台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至於李商隱的絕句,論者謂其「寄託深而措辭婉」。(葉燮語)杜牧的絕句, 言情寫景,渾融精鍊,而音節響亮,風神搖曳,並且也還是透露一種英爽的 氣概。前面已經舉出好幾首,現在再選錄幾首,都是膾炙人口的: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泊秦淮》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寄揚州韓綽判官》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齊安郡中偶題》

總之,我們讀李商隱的詩,如同吃帶酒味的葡萄,含咀津液,令人心醉,而 論杜牧的詩,則如啖哀梨,甘脆適口,使人神爽,他們兩位詩人確是異曲而 同工。

詳拙著《詩詞散論》中的《論李義山詩》,開明書店 1948 年版。

七 小結

上面已經簡略說明杜牧詩的種種特徵與優點。(當然,杜牧詩集中也不 免有極少數的庸俗之作與酬應之篇。)不過,杜牧並沒有作過描寫民生疾苦 之詩,如杜甫的「三吏」、「三別」與白居易的「秦中吟」、「新樂府」之 類,是不是因此它就欠缺人民性呢?不然。因為文學中所謂人民性,內容是 豐富的,絕不能把人民性只看做是人民生活的描寫,而杜甫、白居易之所以 偉大,也不專在於他們曾寫過「三吏」、「三別」、「秦中吟」、「新樂府」 等詩篇。我們反對今日文學創作中的公式化與千篇一律,那麼,我們衡量古代作家也不應該用公式化與千篇一律的標準;我們今日提倡「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那麼,我們也應該使古代作家能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所 以我認為杜牧應當被肯定是一位傑出的詩人。

杜牧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固然是詩,但是他還有其他方面的長處。杜牧 的古文,「縱橫奧衍」,筆力健舉,最為北宋古文大家歐陽修所激賞,而文 章中的內容,多關於國計民生,有很好的思想性與史料價值。洪亮吉《北江 詩話》曾說,「有唐一代詩文兼擅者,惟韓、柳、小杜三家」。中、晚唐詩人漸採用民間曲子作詞,然多是短調,即所謂小令,而杜牧曾作《八六子》詞,全首九十字,是第一個採用民間曲子中長調作詞,也就是第一個作慢詞的人。杜牧又工於書法,他手寫的《張好好詩》真跡流傳於今日,去年已由收藏家張伯駒先生捐獻給人民政府。清代葉奕苞稱讚「牧之書瀟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風韻」。總之,由以上所論述的看來,我們對於這位憂國憂民、傷春傷別而又多才多藝的古典作家杜牧,應當在中國文學史中給予他相當高的地位。

(原載《光明日報》1957 年 6 月 23 日)

季摩菲耶夫:《文學概論》,查良錚譯本,第 168 頁。

參看費哀《梁谿漫志》卷六「唐藩鎮傳敘」條。

葉奕苞《金石錄補》卷二十二「唐杜牧之贈張好好詩」條。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與國學 的精彩文章:

情到極致是什麼體驗?
莫礪鋒:我們這代人實際上是傳統文化的中轉站
古代風俗一百圖,大開眼界!珍藏啦!
即使生命如塵,仍願歲月如歌!
比風水厲害100倍的10個定律,說得真准!

TAG:讀書與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繆鉞:談談陳壽的《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