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清末度支部印刷局、民國時期財政部印刷局《鋼版雕刻圖》精裝本一冊

清末度支部印刷局、民國時期財政部印刷局《鋼版雕刻圖》精裝本一冊

清末度支部印刷局、民國時期財政部印刷局《鋼版雕刻圖》精裝本一冊,共計七十四頁,內貼度支部印刷局及財政部印刷局印製各類紙幣、紋飾、郵票、郵資明信片、西法畫、炭畫等雕刻版印刷樣品一百二十餘種,作品皆出自海趣、格蘭特、劉爾嘉、吳錦棠、閆錫麟、畢辰年、李浦等雕刻大師之手,主要包括:

(1)1910年載灃像大清銀行兌換券黑色母模樣票,首見大清銀行兌換券正面之完整主景圖;載灃像大清銀行兌換券壹圓、伍圓、拾圓、壹百圓正面黑色,背面分別配綠色、黑色、深紅色、桔黃色之全套試模樣票,背面與正式定稿顏色有所不同,均由度支部印刷局時期即特聘的美國著名雕刻師海趣設計雕刻,開中國近代採用雕刻版技術印製紙幣之先河;

(2)1912年中國銀行袁世凱像藍色雙獅共和紀念兌換券壹圓正、反單面試模樣票,存世不足十枚,另枚綠色雙獅過程印樣,雕工精美,所見甚少,均為民國肇始重要貨幣史料;(3)1914年殖邊銀行兌換券壹圓正面墨綠色、背面紅棕色,伍圓正面深藍色、背面深棕色,拾圓正面深紅色、背面深藍色試模、試色樣票各一枚,與正式發行流通票色彩迥然不同,由畢辰年、閆錫麟、吳錦棠、李浦四位中國技師設計雕刻,也是中國第一套採用鋼凹版技術印製的紙幣;

(4)1914年閆錫麟雕刻「割麥圖」、 同年吳錦棠雕刻「財政部北平印刷局大樓外景」、1915年劉爾嘉雕刻「天壇景」、1917年劉爾嘉雕刻「帆船圖」等設計雕刻印樣多幀,部分用作鈔券圖案,其中,吳錦棠雕刻「財政部北平印刷局大樓外景」與劉爾嘉雕刻「天壇景」,均獲1915年首屆國際巴拿馬物品賽會獎;(5)各類機刻深淺花紋、花邊、花紋底版印樣,色彩鮮艷,品種多樣;(6)1912年袁世凱像中華民國共和紀念郵票3分、孫中山像中華民國光復紀念郵票3分試模樣票各一枚,均由美國技師海趣、格蘭特設計雕刻,紀念郵票每套十二枚,於1912年12月15日正式發行;

(7)1914年第一版帆船圖4分國際郵資明信片洋紅色窄「片」字、雙明信片寬「片」字樣片各一枚,分別於1914年12月、1915年發行,同一版式草綠色回片樣片一枚,首次發現,均加蓋紫色「SPECIMEN」字樣,紙張與正式發行片迥異;(8)各類西法畫、炭畫雕刻版樣品多幀,多件獲1915年首屆國際巴拿馬物品賽會獎以及同年農商部國貨展覽會獎;拍品為度支部印刷局第一批藝徒、著名雕刻師劉爾嘉舊藏,可謂清末至民國時期中國雕刻版紙幣印製樣品之集大成,雖經歲月侵蝕,部分泛黃,但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印鈔造幣史料價值,至為珍罕。

度支部印刷局,是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的我國第一個具有近代化設備、並以鋼凹版印刷為主要特徵的官辦印鈔廠,籌辦於1908年,規模宏大。該廠不僅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採購全套設備,更陸續重金聘請美國著名雕刻師海趣、手工雕刻技師格蘭特等五位專業技師,至北京主持製版和印刷事宜,成為國內唯一掌握雕刻鋼凹版印鈔技術的印刷廠。1909年至1911年間,度支部印刷局還從國內各地招募吳錦棠、閆錫麟、畢辰年等具有大學或中等專業學歷的技術工人,師從美國技師學習鋼凹版雕刻技術,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鈔票設計、鋼凹版雕刻、製版、印刷、油墨、機電等專業的高級技術人才。辛亥革命之後,該廠改名為財政部印刷廠,翌年更名為財政部印刷局,技術及各方面運作逐漸成熟,後承印郵票、印花稅票等有價證券,改變了郵票印刷完全依賴英國的狀況。該廠後又多次更名,1988年改名北京印鈔廠至今。

度支部印刷局是中國現代化印鈔的搖籃,在我國印鈔技術發展史乃至世界印鈔史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

劉爾嘉(1880~1947年),字樂蓀,號凌雲,四川華陽(今成都)人。1904年,劉爾嘉在北京考取戶部派遣留日官費生,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今日本東京大學)學習繪畫和銅版雕刻。1909年回國後,作為度支部定向培養的專門人才,進入正在籌建的度支部印刷局工作,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繼續於財政部印刷局任職。其職業生涯歷經藝徒、技士、技師,專業技能日臻成熟。在我國近現代印鈔史上,劉爾嘉是赴海外學習銅凸凹版手工雕刻的第一人,亦是最早向美國技師海趣、格蘭特學習手工鋼版雕刻的第一批藝徒之一。1915年,其鋼版雕刻作品「天壇景」,獲首屆國際巴拿馬物品賽會獎;同年其西法畫作品獲農商部國貨展覽會獎項。

劉爾嘉畢生供職於財政部印刷局,先後擔任過雕刻組長、鋼版科長、印刷局技術督察部主任(總工)等職,為中國的印鈔造幣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隨後,孫中山與袁世凱協議,讓出臨時大總統由其接任,其迫使清帝退位。2月12日,清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3月10日袁世凱於北京宣誓就職並組織新內閣,熊希齡出任內閣財政部長。據《北京印鈔廠簡史》記載,熊希齡上任即令財政部印刷局印製有袁世凱肖像的中國銀行共和紀念鈔票。因印刷局來不及全部重雕新版,便利用現有的大清銀行紙幣花紋底版製作,終因效果未臻完善,未發行。

樣票為袁世凱像藍色雙獅共和紀念兌換券正、反單面各一幀,面額壹圓,正面袁世凱戎裝像為黑色,兩側雙獅為海藍色,下緣印有「財政部印刷局制」字樣,背面為暗紅色,以長城為主景,與載灃像大清銀行兌換券拾圓所用背景相似,右側是銀行總裁孫多森 「T.S.Sung」 簽名,左側為發行課長張競立 「C.L.Chang」 簽名。此樣票印製精美,色彩艷麗,極富藝術感染力。之前,國內收藏記錄僅有八枚,其中私人藏家僅三位,分別是管江民、李安生、吳籌中;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2010年春季拍賣會一枚藍色雙獅樣票,以95.2萬元成交,可鑒其珍。

光緒末年,清政府設置戶部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率先發行紙幣,隨之,各省紛紛成立官錢局,發行地方流通的紙鈔。一時間,各種鈔票、錢票混合流通,或各居一隅,頻繁濫發,金融秩序十分混亂。

為整頓金融幣制,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度支部正式將戶部銀行改名為大清銀行,並設立度支部印刷局,準備發行新式全國通用的鈔券,即大清銀行兌換券,俗稱「龍票」。度支部印刷局先行派員赴美考察,購買國外先進技術及全套設備,後陸續聘請海趣(L.Hatch)等外國技師至北京主持製版印刷事宜。由於新鈔籌備之初,光緒帝駕崩,繼而登基的宣統皇帝只有三歲,「御容」稚氣,故新鈔正面以其父攝政王載灃(醇親王,光緒之弟)半身像為圖案,右上配以象徵滿清皇朝千秋永垂的「飛龍」,右下則依面值各有不同圖景。

該鈔雕刻版印樣於1910年8月告成,由美國技師海趣設計雕刻,計有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四種面額。新券為徵求皇族達官對印色的意見,試刷過多種顏色的樣票,均為單面印製。最後定色時四種面值的正面皆為黑色,背面則是壹元綠色、伍元紫色、拾元藍色及百元黃色。由於籌備及試印費時,此券遲遲於宣統三年初才準備正式付印,即因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王朝覆滅而胎死腹中。除加印流水號碼的拾元券有極短暫通行,其餘均未發行,成為滿清的末代紙幣。

載灃像大清銀行兌換券圖案設計美觀大方,圖景氣勢恢宏,雕刻精密細緻,是我國貨幣史上首次採用雕刻鋼凹版技術印製的鈔票,尚有統一幣制的歷史意義,具有極高的貨幣史料價值。

微信號:Bc-Art

寶粹,為收藏而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老祖 的精彩文章:

難得一見!古幣光緒元寶
昂貴藝術品被損毀 達美航空這次惹上了佳士得
中國富豪問鼎天價藝術品之路:越買越多越貴越買
碧海絲路尋蹤—直掛雲帆濟滄海 元代瓷器走俏海外
解讀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TAG:菩提老祖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初期的雕版印刷
國家圖書館三件早期雕版印刷佛經修復與保護
中宣部印刷發行局赴科學社、人郵社開展按需印刷調研
遼寧省圖書館舉辦雕版印刷裝幀特展
全自動絲印機柔版印刷和凹版印刷的區別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新書發布會側記
木版印刷的紡織物
「中國印刷術的活化石」十竹齋木版水印藝術作品展
南宋鼎盛時期的麻沙雕版印刷業
中國印刷代表團應邀出席世界印刷文化國際研討會 闡述中國印刷術對世界文明的啟迪
宋版《思溪藏》重刊首發 借揚州雕版印刷再現光華
中國雕版印刷時代的轉折點
橡皮章——完美印刷術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餐廳管理實用人事表格》標準印刷排版一套
迪慶藏族雕版印經技藝——世界印刷文明史中的光輝篇章
印刷史上的里程碑:清宮殿版書
早期的地圖繪製及印刷
印刷發行司赴中國造紙協會調研
紙鈔之美:雕版印刷與精美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