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战前德国的军事准备:军工业火力全开,空军从无到有,扩张惊人

战前德国的军事准备:军工业火力全开,空军从无到有,扩张惊人

战前德国的军事准备:军工业火力全开,空军从无到有,扩张惊人

文|刘怡

尽管历经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复苏,到纳粹党上台时,德国的制造业产能已经恢复到和英国相当的水平,粗钢年产量接近英法两国之和,但要迅速启动大规模军火生产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德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只占全球总量的1%,整个工业系统的产能不及英法两国之和的40%,除去煤炭以外的关键战略物资几乎都依赖进口。陆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弗洛姆中将在1936年起草的一份备忘录认为:即使每年新装备的步兵师的数量不超过10个,德国储备的战略性原材料、燃料和外汇也将在两年内逐渐耗尽,整个国家宣告破产。

但希特勒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做到了这一切,那就是:依靠对工商业的指令化改造,肆无忌惮地使用赤字手段,以及渐进式扩张带来的刺激,将现有的工业生产能力悉数投入军事领域。1934年2月,经济部率先颁布《经济组织改造法》,规定在全国工业、动力、银行、外贸等6大经济部门组建统一的“自治团”,接受国家自上而下的指导。工业自治团下设采矿冶金、机器制造、钢铁五金、建筑与建材、化学、纺织、食品7个大组,在全国14个工业区拥有分支机构。从1936年11月开始,全国1700个工商业主要卡特尔都被置于自治团的监控之下,变成了计划经济的一部分。企业不得擅自变更经营范围、增减工人、吸收私人投资以及发行股票;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指令告诉每一个企业家:他可以制造多少产品,使用多少原料,按什么价格出售他的产品,乃至在什么地方出售。企业获准赚取6%的利润,但这部分盈余也必须按照自治团发布的指令,投资在国家划定的领域内。“再武装”初期新增的55家飞机零部件工厂、40家汽车和坦克工厂、70家化工厂、15家造船厂和80家火炮零配件工厂,大多来自这种定向投资。私营农场也被纳入类似的统制经济之下,由国家下达生产指标,以定价收购产品;工人则被强迫加入“劳工阵线”,成为准终身制雇员。

战前德国的军事准备:军工业火力全开,空军从无到有,扩张惊人

在执政的前三年,为了解决超过500万人的失业问题,纳粹政权一度在高速公路、运河、机场、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了数百亿马克的资金。但随着青年男性被分批征召入伍,以及军火生产负担的陡然加重,对工商业的大规模再投资几乎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殚精竭虑地榨取现有的全部产能。1937-1939年,全国工业系统的累计净投资额只有22亿马克,德国在世界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仅仅从11.4%提高到了13.2%;但从可动用产品的净值结构看,全德公私支出之和的16.6%被直接用于军事目的,另有18.4%属于政府采购的其他物资和服务,间接与军事有关,这一比例在大国中仅次于日本。德国钢铁工业的年产量到1938年时已经超过2300万吨,占全球份额的26.5%,超过英国近一倍,在大国中仅次于美国。

在这种火力全开的高负荷生产模式驱动下,德国仅用不到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将陆军一线兵力扩充到36个师的计划。1938年,受德奥合并和苏台德危机刺激,陆军在半年多里飞快地新建了3个步兵师、2个山地师、2个装甲师和1个轻型师,动作之迅捷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到1939年战争爆发前夕,仅德国陆军就已经装备或储存了手枪63万支、各型步枪257万支、轻重机枪10.33万挺、20毫米高射机炮895门、37毫米反坦克炮1万门、迫击炮9000余门、各型步兵炮3000余门、榴弹炮7300余门、加农炮和其他重炮近500门、轻型和中型坦克2800余辆,其中绝大部分系在1935年之后造出;另有3632辆坦克、3286门37毫米反坦克炮、1168门步兵炮、近3000门大口径榴弹炮、689门加农炮、1128辆装甲通讯或指挥车、7000辆半履带车以及3.2万辆卡车的生产订单已经下达。《凡尔赛和约》签署后一度凋敝至极的海军,此时也重新拥有了2艘战列巡洋舰、10艘轻重巡洋舰和57艘潜艇的阵容,并有2艘新的大型战列舰即将完工。

战前德国的军事准备:军工业火力全开,空军从无到有,扩张惊人

从无到有创设出来的德国空军,扩张速度尤其惊人。由于空军总司令戈林同时还兼任“四年计划”的主管,他并不惮于公开从陆军和海军手中抢夺熟练工人以及铝、钨等战略性原材料。1934年7月,航空部制订了总预算105亿马克的四年扩张计划,预定到1938年为止要生产出17015架各型飞机,其中作战飞机5112架。不过此时正值全球航空技术的革新期,30年代初设计的机型,到1936年左右已经开始落后。因此到了1937年,航空部副部长米尔希转而开始推进一项为期3年的快速装备革新工程,以优先确保战术空袭能力为指向,对一线机型进行快速换装。到1939年9月战争爆发时,德国空军已经拥有了2万名一线飞行员,装备3832架各型飞机,编成302个中队,其中战斗机1082架、轰炸机和攻击机1482架、运输机502架,超过英法两国之和;同时德国航空工业尚保有年产8295架飞机(作战飞机4733架)的能力。

除去全力增产以外,柏林也在努力强化关键性战略原材料的自给率,特别是粮食、橡胶以及燃料。通过发展和东南欧以及南美的易货贸易,德国用农药、化肥、机械设备和军火换取肉制品、大豆、棉花、蔬菜,在1938年实现了最低限度的粮食自给,并储备了足够国民消费两年的口粮和油脂。1939年初与罗马尼亚签订经济合作协议后,德国得以控制这个欧洲第二大产油国(1938年时的总产量为650万吨)将近一半的产能;加上1939年苏德条约签署后来自东方的进口额,总和已经超过了和平时期每年输入425万吨的需求,按战时标准(每年输入850万吨)计算也超过50%。而在第二个四年计划期间新建的20家合成燃料工厂,到1940年初的年产量也上升至375万吨,足够满足空军日常所需。希特勒的战争机器,此时已经蓄势待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国家人文历史 的精彩文章:

TAG:国家人文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