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霍金、楊振寧等加盟《我是未來》「科普秀」成「綜藝秀」?

霍金、楊振寧等加盟《我是未來》「科普秀」成「綜藝秀」?

和飛機一起賽跑 聽「小鮮肉」科學家講課

科技和綜藝混搭上演「科普秀」

「這個夏天,我們要掌握科學的密碼。」

主打明星的娛樂綜藝節目終於迎來對手。今年暑期檔,一系列科技綜藝節目密集推出,湖南衛視《我是未來》、央視一套的《加油!向未來》第二季、央視二套的《未來架構師》,加上即將在8月底開播的央視一套《機智過人》,都將觀眾的眼光聚焦到以往感覺高大上的科學家身上。通過各種電視手法和科學家現場試驗、競賽,科普不再是簡單枯燥的知識介紹,而是變成了一場不端、也不裝的「科普秀」。

IT時報記者 吳雨欣 郝俊慧

「機器人是人類的朋友」

要做《我是未來》,唯眾傳媒動念三年,策划了一年,節目組的想法很直接,讓真正的科學家成為主角,把晦澀難懂的科學變得性感有溫度。為此,唯眾傳媒力邀了霍金、楊振寧、張首晟、拉菲羅.安德烈、裴端卿、宋繼強等科學家、科創家加盟。

「人們只接受科技的結果,不了解產品的研發過程和原理,能通過綜藝節目的形式讓人們了解科學,我非常樂意嘗試。」庫卡系統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王江兵告訴《IT時報》記者。

帶著「兒子」Agilus六軸機械臂和「小女兒」iiwa七軸機械臂登場的他,是同齡人里最萌的嘉賓,也是神級吐槽手,激動起來主持人拉都拉不住,顛覆了很多人對科學家的想像。事實上,王江兵切身經歷了工業科技30年間的變化,迫切地希望工業、技術、科研的魅力傳承到年輕人的身上,把科研提到新的高度。

「我們有更精細的產品,但我還是選擇了現在應用最廣泛的六軸機械臂和人機交互的七軸機械臂,目的是講清楚機器人的功能,它作為工具和人類之間的關係。」王江兵告訴《IT時報》記者,這不是在封閉的環境里做實驗,而是要用電視化的手段傳達給觀眾。

對於整天和技術打交道的工科男們,選擇什麼樣的展示形式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讓機械臂們模仿人類的動作,太呆板,也不能讓機械臂們乾巴巴地跳舞,要跳就得跳出美感。」王江兵的團隊與節目組努力了三個星期,讓Agilus集體「尬舞」、iiwa倒啤酒。在電視上,這些大傢伙們既「高大上」,又貼近人們生活。

節目賦予了機械臂更加有趣的一面,嘉賓態度不好,iiwa就不給倒酒,在王江兵求情後,iiwa才勉強給嘉賓倒杯酒。「iiwa在節目中展現了三個特點,一是在混亂的情況下,目標始終如一;二是老馬識途,遇到障礙自行歸位;三是識別障礙物,碰到人體自動返回。」王江兵說,iiwa以後會更加智能,即便如此,機器也不會取代人類。

「今天機器人是人類的工具、助手,明天機器人就能走進尋常百姓家,成為人類的夥伴、朋友。」和其他嘉賓一樣,王江兵很享受錄製的過程,在節目播出後,合作夥伴及家人朋友給了他很多反饋,認為這樣的科普很有必要,更多的人在了解工業機器人。

科學家也是小鮮肉

有科技界的前輩,就有小鮮肉。最近哪些科技感十足的產品賣得好,看看電視就知道。

19歲讀博士,24歲成為科學家,29歲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的胡峻浩在很多人眼裡是人生贏家,他是DarmaInc的創始人兼CEO,曾任新加坡通信研究院研究科學家,也是資深光纖感測器專家。胡峻浩告訴《IT時報》記者,他在節目中呈現的智能坐墊、床墊早在2014年就已完成了DEMO開發。

2014年正是智能穿戴風生水起的時候,胡峻浩卻一心撲在「不可穿戴」上。智能坐墊和床墊是專門為高齡人及高危人群提供生命體征監測和健康數據分析服務的產品,把2毫米厚的Darma體征監測墊置於床墊下面,就可以通過光纖感測器得知用戶所有的身體和睡眠數據,包括呼吸頻率、心率、血壓、精神壓力等。這些數據最終會整合到個人健康資料庫里,進行疾病預警。

原以為高科技產品讓人們接受需要一段時間,畢竟一個坐墊動輒上千元會令消費者望而卻步,但在DEMO完成三個月後,胡峻浩就帶領團隊啟動批量生產,他堅持認為,科學要用到人的剛需上才有價值。「從開始研發坐墊的成本到實際售價已經降了500倍,這些產品已經在官網和亞馬遜上銷售。」胡峻浩說。『

記者觀察

無人相識的院士才是真正的明星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對科普進行立法的國家,同時還發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國家層面對科普也十分重視,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強調科普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然而,一直以來,科學普及活動似乎都顯得比較枯燥,參與者只是小眾,科學家的形象也變得遙不可及。

「現在的孩子們不能只認識那些小鮮肉,而不認識我們的科學家,科普最重要的不僅是傳播知識,而是讓青少年對科學產生興趣。」《十萬個為什麼》主要編著者之一、《小靈通漫遊未來》作者葉永烈,是我國知名的科普作家,儘管1983年之後他逐漸從科普創作轉向文學創作,但依然利用一切機會傳播科普理念。

在央視一套《加油!向未來》第二季中,葉永烈是現場嘉賓,同時也為央視製作一套《新十萬個為什麼》的衍生節目,通過電視,和曹則賢、張雙南等科研科普專家共同回答網友們提出的「為什麼」。

將科普從線下講座、書本搬到電視屏幕上,葉永烈覺得是必然的,畢竟「電視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媒體,聲、光、電、動感,各種方式要比文字具象得多。」《加油!向未來2》第二季的第一集中,短跑明星張培萌和國產殲-10A戰鬥機進行100米競速,這樣的刺激讓人腎上激素激增,心跳加快,「只有電視台有這樣的魄力,包下一個飛機場對科技節目做如此包裝,」葉永烈認為,創新最重要的是科學創新,孩子們是未來的科技新軍,但他們需要更立體的表達,有趣的科學實驗、娓娓道來的科學家,是讓孩子們對科學產生興趣的最重要因素。

更多的科學家在通過電視傳達對科技的理念,如果一個年輕人對你說「這是個刷臉的時代」,他可能是Face++創始人兼CEO印奇;如果有人要拯救你的「耳盲」,他可能是科大訊飛的首席科學家胡郁。節目中,胡郁頂著一頭「奶奶灰」展示的語音識別技術能順利識別四川話、粵語等國內方言,甚至印度的官方語言。

綜藝節目的熱播讓人們對科學津津樂道,但無法忽視的是綜藝節目的效應很可能是曇花一現,短期內引起轟動。這樣的綜藝節目能走多遠,節目組與科學家們都無法給出答案,但在科學家眼裡,能讓科學通過多樣形式走入尋常百姓家就是件好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如此逼真的高清圖像居然是端到端網路生成的?GANs 自嘆不如
Hinton近日做報告,講解其研究多年至今未發表的工作
MSRA獲ACM TOMM 2017最佳論文:讓AI接手繁雜專業的圖文排版設計工作
馬斯克等 26國AI 技術領袖公車上書,要求聯合國禁止「殺人機器人」的研發與使用
劉強東回應「共產主義」言論,聯通再發混改公告,微軟聯合創始人發現二戰軍艦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楊振寧和霍金
王俊凱蹭霍金熱度?袁泉糊了?王嘉爾新代言?趙順然接振華三部曲
紀念化為浩瀚星辰的斯蒂芬·霍金
王俊凱緬懷霍金:您永遠屬於宇宙星辰
王俊凱緬懷霍金
霍金、宇宙和科幻小說
【逐鹿新世界】——魔術師霍金斯(新增霍金斯的小餅乾)
王俊凱發文悼念霍金:銘記教誨,您永遠屬於宇宙星辰!
威爾士公開賽:丁俊暉奧沙利文霍金斯集體出局 趙心童成中國獨苗
王俊凱發文緬懷霍金,霍金與王俊凱是怎樣結成忘年交
王俊凱發文緬懷霍金:銘記教誨
春樹暮雲 霍金與劍橋
影、視、歌、科多棲「藝人」——霍金
王俊凱發博悼念霍金:您永遠屬於宇宙星辰,霍金最後一條微博回復王俊凱
成為斯蒂芬·霍金
宇宙之王:斯蒂芬·威廉·霍金
霍金生前誇王俊凱,現王俊凱緬懷霍金
霍金、楊振寧無法超越的高山——愛因斯坦
霍金合著者蒙洛迪諾《思維簡史》:科學家如何推動認知升級
多圖!影像里紀梵希、霍金、李敖、洛夫的青春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