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接受敌国投降后,薛仁贵下令将此国所有军人活埋!

接受敌国投降后,薛仁贵下令将此国所有军人活埋!

接受敌国投降后,薛仁贵下令将此国所有军人活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史君(国史通论)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讲到唐朝历史上一次惨痛的远征经历:唐高祖龙朔元年(公元661年),行军大总管郑仁泰在取得胜利之后贪图敌方辎重,率军1.4万人横渡大漠,却迷失方向又遇雪灾,最终一个敌人都没见到,自己部队靠互相残食只存活了700多人。行军大总管郑仁泰之前取得的胜利几乎可以说是副总管一个人的功劳,他向13万敌军射出三箭之后,敌军集体下跪请降,随后他下令将这些军队全部活埋——他就是薛仁贵!

铁勒寇强汉

接受敌国投降后,薛仁贵下令将此国所有军人活埋!

铁勒在今蒙古高原附近

龙朔元年,贝加尔湖附近的唐朝军队中传唱着一首简短的军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他描述的就是行军副总管薛仁贵的传奇事迹。铁勒是隋唐时期比较强大的游牧民族,共分为九部,当时称为铁勒九姓,其中有两部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即薛延陀和回纥(即回鹘)。唐太宗时期在铁勒统治区内设置了羁縻都督府,但太宗驾崩之后铁勒开始与大唐若即若离,并于龙朔元年勾结相邻的多个部落,率军十几万南侵。

三箭定天山

接受敌国投降后,薛仁贵下令将此国所有军人活埋!

薛仁贵雕塑

郑仁泰在玄武门之变中充当了击溃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先锋,故在太宗一朝很受恩宠,唐高宗即位之后依然对他非常重视,铁勒寇边消息传来之后,高宗任命他为行军大总管,以薛仁贵为副总管。两军对阵之时,薛仁贵向铁勒射出三箭,击毙三人,铁勒随即军心涣散,纷纷跪地请降。双方几十万军队尚未交战,唐朝便取得了胜利,怀着对薛仁贵的崇拜,唐朝军队中开始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军歌。

降军悉坑之

接受敌国投降后,薛仁贵下令将此国所有军人活埋!

电视剧照

之前国史君(国史通论)曾与大家讨论,古代战场中为何屠城、杀降之事为何频繁发生,在此不再赘述。《新唐书·薛仁贵传》记载,远在今贝加尔湖附近的、久经沙场的薛仁贵面对铁勒十三万降兵,“仁贵虑为后患,悉坑之”,此后“九姓遂衰”。

平壤会师

接受敌国投降后,薛仁贵下令将此国所有军人活埋!

电视剧照

这一仗之后,却有人开始弹劾郑仁泰和薛仁贵,主要原因是郑仁泰冒然出师,造成了不必要的巨大损失,薛仁贵在军队中肆意犒劳将士,以至于“虽矜所得,不补所失”,但对杀降一事只字未提。对此,高宗“诏以功赎罪”。五年之后的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薛仁贵与李勣在平壤会师,高句丽被灭国,归大唐安东都护府管辖。

接受敌国投降后,薛仁贵下令将此国所有军人活埋!

唐朝版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国史通论 的精彩文章:

乾隆唯一的弟弟,自甘堕落荒唐一生,却保住了平安富贵!
她们曾经权倾一时,死后厚葬并尸身不腐,没想到后来都遭到羞辱!

TAG:国史通论 |

您可能感興趣

劉禪投降時有兵有將,卻為何要投降,不投降就得被蜀人所殺
同樣是投降,于禁屢遭羞辱,他卻受到了所有人的歡迎
劉禪投降時有兵有將, 卻為何要投降, 不投降就得被蜀人所殺
曹操手下有很多降將,為什麼于禁投降後,被曹魏眾人所歧視?
此人是曹操手下大將,一世英名卻毀於投降,遭到曹丕羞辱而死
蔣介石討厭他,主席下令不準接受他的投降,但他這點卻讓眾人敬佩
三國降將多如牛毛,為何此人投降後卻遭到人們唾罵,鬱郁而死?
歷史上有哪些不接受敵人投降的事件?
他代表祖國接受日軍投降,所有人鼓掌歡呼,他卻淚流滿面
此人死不投降,無意中做了一動作,他看見後說:此人肯定會降
不可一世的吐蕃,為何直接投降元朝,沒有任何抵抗?
庫爾德美女狙擊手拒不投降,接下來所遭遇的這一切,讓人無法接受
曾經不可一世的吐蕃,為何直接投降元朝,沒有任何抵抗?
此人搶在國軍前面,接受日軍投降,並接收武器,蔣大怒說:無恥
此人最能逃跑、投降,每次投降都會受到重用,清朝還給他被封侯
劉禪為何投降,有兵有將卻放棄,真實原因讓人心痛
想投降被拒絕,一氣之下2小時打趴對手,還命令對手接受其投降
此人是名將張飛之子,卻從未上過戰場,還向父親的死敵投降
美軍隨身攜帶投降書,卻為何寧願戰死也不向此國投降?真相令人意想不到!
此人是呂布的准女婿,力挫劉關張,擊敗夏侯惇,想投降卻無人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