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世事艱難,要對胖子好一點

世事艱難,要對胖子好一點

21世紀,地球上最明目張胆、最令人髮指的人與人之間的歧視是啥?

男人對女人?女人對男人?皮膚和頭髮這個色兒的人對皮膚和頭髮那個色兒的人?拜上帝教的人對拜奶奶廟的人?

北上廣土著對外地土鱉?外地精英對北上廣盧瑟?歐美中產階級對全球買房的中國新貴?中國新貴對萬里迢迢前來中土淘金的亞非拉歪果仁?

職場白骨精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庭婦女?實現了財務自由的超級奶爸和全職辣媽對既要賺錢又要顧家、據說上欠老闆下欠娃的苦逼出差爹和加班媽?

愛吃咸豆漿的對愛吃甜豆漿的?午餐是懷石料理的對靠吉野家牛肉飯維生的?賣蛋黃月餅的對賣五仁月餅的?

……

但要是從幅度量級和輿論導向來看,上面所有這一切,都比不上當今世界全人類對胖族人的歧視好不好?

GIF/355K

別說瘦子覺得可以理直氣壯地嫌棄胖子了,連胖子,都覺得有資格打擊比自己更胖的胖子,而且完全不用考慮政治正確不正確的問題。那才真是一入胖門深似海,從此親媽是路人。

你胖,你有病——往前頭捯飭,看你這一身肉,保管就是個管不住嘴、邁不開腿的主兒,往後面展望,糖尿病啦心臟病啦癌症啦老年痴呆啦,自己受罪,拖累家人,還帶來龐大的醫療開支;

你胖,你沒理——AA制下館子吃飯,為毛我要為你多塞進去的3盤肉丸子7個大燒餅買單?經濟艙本來就人滿為患還晚點,誰TMD想攤上一滿身肥肉一股汗臭的胖子坐旁邊?上下班高峰,被共享單車擠成華山一條路的人行道本來就夠讓人心煩,前頭要再擋著個一步三搖行動遲緩的胖子,打卡遲到扣的錢該往誰頭上算?

你胖,你活該——活該你買不著衫,活該你當備胎都沒份兒,活該你面試被拒日常背鍋,活該你朋友圈裡曬張照片都被嘲諷:一個連體重都無法控制的人,又怎麼能指望TA控制人生?

GIF/640K

眼看著七夕國慶中秋重陽又雙叕來臨,還沒從「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的打擊中緩過來的胖子們,馬上又要面對「貼秋膘」和「每逢佳節胖三斤」的雙重摺磨,作為一個學院派科學記者,咱能不能對如此深重的人間苦難袖手旁觀?

絕對不能夠!

雖然見過我的人都知道,咱可謂是瘦族久經考驗的典型代表——站直了是根棍兒,躺下去是塊板兒,什麼A4腰、馬甲線,根本就是原廠配置,不用特意練。

一個瘦族人為啥要替胖族人說話?一個瘦族人又有啥資格替胖族人帶鹽?

那是因為偉大革命導師恩格斯說過,要成為某個階級的先鋒隊,關鍵不在於自己啥出身、啥成分,而在於代表什麼階級的利益、有著什麼樣的世界觀。

以為瘦子就能免於胖子歧視的恐懼?大學時,我一同學缺錢,連哄帶騙的把吃剩了半瓶的減肥藥賣給了差點就因為體重過輕不符合無償獻血標準的我,消息傳開,男默女淚,基本上都覺得該把這廝依反人類罪從嚴論處。但為啥我會上這個當?有句諺語怎麼說的來著——「女人永遠覺得衣櫃里少一件衣服,身上多一斤肉。」事實上,隨便摟一眼大眾媒體里的俊男美女,你都會覺得,把一改成十,才符合現代社會的時尚審美觀么。但更重要的是,如今這年頭,誰還沒有幾個BMI 30+的親戚朋友呢?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就算是瘦子,基於人道主義精神和階級兄弟的情誼,咱也不能隨便跟風,亂往胖子肚皮上下腳是不是?

是時候以歷史為依據、以科學為準繩,好好說道說道了:胖子是怎麼胖的?瘦子又是怎麼瘦的?

李·古德曼與其科普著作《過猶不及》

首先,根據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院長李·古德曼(Lee Goldman)在其2015年出版的科普著作《過猶不及》(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How Four Key Survival Traits Are NowKilling Us)中的考證,對瘦的審美偏好和對胖的道德歧視,根本就是一個直到近代才出現的歷史現象。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在1884年到1912年間,連續6位美國總統,都是比唐納德·川普還要大幾號的胖子,而從1912年之後,直到川普橫空而出,瘦人治國的慣例及其背後對「瘦=精明強幹」「胖=懶惰散漫」的道德想像才慢慢確立起來。

古德曼指出,在跟風責備現代食品工業讓人們變胖的時候,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如果沒有這個體系,絕大部分沒有生在大富大貴之家的吃瓜群眾,可能根本沒有活下來抱怨這一切的機會,而像我這種光吃不長肉的瘦族人呢,要是穿越回一百多年前,趕上荒年,保不齊就以浪費糧食罪先被止損再被回收利用了。在以前的專欄里,我給大家介紹過一句名人名言,乃是「每個胖子的身體里,都關著一個渴望自由的瘦子」,但鏡子的另一面,是能活在當下的每一個瘦子,都必定有一個胖子祖先。

GIF/189K

但為啥走在小康和富裕社會的大街之上,還是有人瘦有人胖呢?古德曼認為,真相在於,現代社會中,保持瘦,實際上更難,需要更多的資源。

與人們的偏見相反,大量壓倒性的研究結果顯示,除了可以由個人控制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選擇,還有眾多難以控制的因素會令人發胖:先天遺傳,後天疾病,藥物作用,孤獨抑鬱,居住環境,空氣污染……而就算是飲食和生活方式,又何嘗是完全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藍鰭金槍魚多少錢,麥當勞肯德基多少錢,想要學黃小廚每天給家人做愛心家常菜,不說別的,你可有二十平米的中西廚房?就算買得起健身卡,身為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程序猿攻城獅公號狗,可還有刷跑步機踩動感單車擼鐵的心情體力和時間?

GIF/447K

然而,也正因為現代社會的瘦子通常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在古德曼看來,描繪「瘦=更健康」美好藍圖的許多研究,都有值得推敲之處。一方面,更多的資源能夠幫助抵抗可以預見的風險,在商品化社會中購買更好的醫療保健服務,所以瘦上10斤的川普或許會比現在的川普多活個三五年,但那是人家階級內部矛盾、和爾等吃瓜群眾沒啥必然聯繫。而另一方面,吸煙、酒精濫用、胃潰瘍肺結核等在貧困人群中高發的消耗性疾病,都會讓人變瘦,但卻和健康扯不上什麼關係,更不用說因為過度節食而導致的厭食症。

當然,胖族人受歧視,還有個與時俱進的理由,是地球資源有限,胖子憑啥多吃多佔。不過呢,要是按照這個「愛護地球人人有責」的邏輯,其實最應該被趕快定點消滅的,明明是澳大利亞人和美國人才對。

根據國際智庫機構全球足跡網路(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日前公布的一份報告,如果全世界人都像今天的澳大利亞人那麼過日子,得有5.2個地球才供得起這份兒折騰,向燈塔國學習能好點兒,5個地球就馬馬虎虎能湊合。至於在國際輿論里如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據說整天惦記著買房買車消費升級、垃圾也不好好分類、還特浪費資源的中國人、巴西人和印度人呢?分別只要2.1、1.8和0.6個地球就夠了。而且就算是從高效打擊胖子的角度,這樣也更靠譜——美國3.2億人口,70.2%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澳大利亞人倒是只有2400萬,可成年人的超重及肥胖率也高達62.8%。

但這方法能實施不?肯定不行呀。除了人家有核武跟航母沒那麼容易消滅,這兩個國家和表格上排名靠前的那些資源浪費大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進口國和經濟體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沒了浪費資源的胖子,多少靠餵養胖子、嚇唬胖子、拯救胖子為生的瘦子,緊接著也得玩兒完?

當然,作為一個實事求是的學院派科學記者,咱得實話實說,大量科學證據表明,胖這件事本身,的確不好——瘦不等於健康,胖也一樣,反不轉,洗不白。但是,就像反對任何一種歧視並不意味著無視現實存在的差異一樣,反對胖子歧視,關鍵在於剝除人為附加於「胖」之上的道德隱喻,同時看到,任何一件事,都有兩面,都可能是雙刃劍。

就拿我的最新偶像、有「文藝界古往今來頭號吃貨」之稱的胖子作家薩克雷(William Thackeray)來說吧。這位與狄更斯齊名的維多利亞時代著名作家,出身比狄更斯高貴,學歷比狄更斯高,但寫的書當時沒人家好賣,也沒能留下煌煌身後名。但前一陣看完一堆這倆人的作品、書信和傳記之後,我反正是覺得,要從中選一個人當朋友、當同事、當老公或當爸爸的話,胖子薩克雷肯定要比瘦子狄更斯靠譜得多了呀。

作家薩克雷

人家上過劍橋,讀過中殿法學院,可是為了追求文藝理想,一言不合就跑到巴黎去學畫畫,還自告奮勇給比自己年輕的狄更斯配插圖;繼承了曾在東印度公司身居高職的老爸的遺產,薩克雷沒多久就花個精光,江湖傳言,都說他揮霍在飯桌和牌桌上,但直到近來,才有歷史學家考證出,除了被銀行倒閉連累,哥們大部分的錢,其實都用在創辦幾份最後倒閉的報紙、給員工和寫手發工資上;1836年,薩克雷經親戚介紹結了婚,老婆連生仨閨女(一個夭折),然後就得了抑鬱症,不但沒法照顧家人,自己還得有專人照顧,可哥們人前人後抱怨過沒有?一方面瘋狂寫稿賺錢給老婆治病,另一面努力供養兩個閨女,接受當時英國最好也最昂貴的教育;靠《名利場》一書奠定江湖地位之後,你覺得哥們肯定得端個著名作家的架子到處招搖了吧?完全沒有的事!人家繼續各種自掏腰包資助出書辦報,然後還總心懷內疚地想著,沒個穩定工作,對不起倆娃,甚至托關係想在郵局謀個職。

如此可歌可泣的自我犧牲,靠啥推動?吃,而且專愛吃辣!直到1863年聖誕節前,飽餐一頓後,中風死在自己床上,終年僅52歲。

有這麼一個吃貨胖爹,倆閨女長大後咋樣呢?一個自己成了著名女作家,另一個嫁給了弗吉尼亞·伍爾夫她爸,而且從照片上看,人到中年,依然是窈窕淑女。

GIF/191K

回到《過猶不及》這本書上,讓我們再聽聽李·古德曼的忠告吧:所謂適者生存,從來都不是說只有最健壯、最聰明、最美麗的個體才有繁衍生息的機會,在不同的時代,「適」有不同的定義,也有附加於其上的不同價值觀,更存在極大的偶然性。盲目崇拜因果關係,以為自己在替天行道,很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就成了替錢行道的工具。

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很多時候,此一時、此一地、此一世的苟且,不過是為了通向下一時、下一地、下一代的遠方啊。

(圖片來自網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4歲女童被埋身亡:家門口的「墳墓」
請回答1988,請珍惜回不到過去的遺憾
那些性侵的傷害讓我們堅決說「不」
說說你不知道的齊白石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胎兒唇齶裂該不該要?不想面對艱難的決定,這些事情要做好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你為什麼不對自己好一點?
我這輩子做過最艱難的事就是假裝不愛你。
這五種面相的人要注意,一不小心容易一生艱難
放棄一段感情是這麼艱難的事
不想苦一輩子,就要苦一陣子。扛得住艱難,才能配得上夢想。
孩子必須要吃的這幾種苦,小時候父母捨不得,長大了會更艱難
你想要有好福報,首先要受得了種種的困苦艱難
剛懷孕要注意這幾點,媽媽與胎兒一起,努力熬過艱難孕早期
當一個人沉迷於做一件事時,條件再艱難也不是事
你總要一個人努力,熬過一段艱難
女子罕見懷上四胞胎 卻需要做一個艱難的選擇
想要有好福報,首先要受得了種種的困苦艱難
女人做到這一點,即使婚姻艱難點,也會很幸福!
不要彩禮你婚後幸福嗎?有這幾個問題在,你應該過得挺艱難
自閉症患者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艱難
大家一定要好好愛柯基,因為它的汪生太艱難了~
女性身處這4個行業,想要懷上寶寶,比其他人要艱難!
不論生活有多麼的艱難,今天也要好好吃飯!
要吃飯還是要原子彈?毛主席作下艱難選擇,事實證明這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