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了得到這匹馬竟調動了十萬大軍!
中國歷史上的西漢,經過漢文帝、漢景帝父子的盛世之後,這個朝代開始從蕭條走向繁榮,劉恆與劉啟亦在歷史留有美名——「文景之治」,然而繼文景之後的這位皇帝劉徹也是一位「狠角色」,歷史上的「漢武盛世」很好的證明了這位皇帝的雄才偉略,在其剛登基時,曾為了得到一匹馬不惜調動數十萬大軍。
文景之治
劉徹在剛上位時漢朝的昌盛處於上行期,但邊境的穩定問題卻像一根刺一樣扎在劉徹的心裡,自從漢高祖劉邦開闢漢朝以來,歷任皇帝與匈奴都經歷了無數的糾纏,雖然漢朝一直都在守著自己的底線,但匈奴卻蠢蠢欲動,時不時還會進攻中原掠奪財富。
漢武帝劉徹
雖然漢朝早有除掉匈奴的決心,但在漢武帝劉徹之前,漢朝基本上是處於休養生息的時期,同期匈奴一直在擴張領地,更是拿下了游牧民族中的霸主月氏,漢武帝登基後不久便籌劃攻打匈奴的大計,漢武帝首先派朝中能人張騫以打通絲綢之路為由出使西域,順便暗地裡與月氏取得聯繫以結盟後共同攻打匈奴。
漢、大宛、匈奴各國分布圖
張騫在進入匈奴的區域之後,立馬被匈奴人抓了起來關了十多年,張騫最後逃出來之後繼續未完成的任務,但讓張騫傻眼的是月氏已經在匈奴的壓迫下遷移到了中亞區域,經過連年的戰爭之後月氏人已不願意再與匈奴對抗了,雖然漢武帝聯合月氏的計劃泡了湯,但張騫沿途的見聞卻成了最寶貴的資料。
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回到漢朝之後帶回來的特產與信息極為重要,通過張騫劉徹也解決了一直困擾自己的兩大難題,第一個是關於戰馬規模的問題,因為之前用於作戰的馬匹通常都是用糧食喂,成本極高,而張騫帶回來的苜蓿解決了這一問題。第二個是關於戰馬質量的問題,因為北方的馬匹一直都是用於運輸和耕種,品種基因不是很好,一旦遇到大規模的戰役就會吃不消,而根據張騫所言,他在大宛看到的戰馬絕對是馬中極品,作戰一流。
大宛戰馬
苜蓿張騫是帶到漢朝了,但是大宛的戰馬卻未能如願的拿給漢武帝看,可漢武帝聽了之後極為感興趣,為了得到大宛馬漢武帝派遣使者攜帶厚禮前往大宛求取戰馬用於改良漢朝戰馬的基因,但使者到了大宛後,大宛國王害怕幫助漢朝得罪匈奴就再三為難漢使,兩方也發生了衝突,最後大宛國王一怒之下殺了整個出使大宛的漢朝使者團,扣留了財物。
這一舉動也讓漢武帝惱羞成怒,一個區區幾萬人的大宛竟然欺負到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漢朝頭上來了,漢武帝命令李廣利帶隊集齊2萬人攻打大宛,然而由於水土不服糧草不充足,攻城時精英部隊已只剩下數千人,李廣利戰敗後退守在了敦煌。
李廣利攻打大宛取戰馬
漢武帝對於大宛馬勢在必得,更是咽不下這口氣,便調配20萬軍隊攜物資支援李廣利,李廣利率領數十萬大軍沿途打到了大宛國城下苦戰數十日沒能攻下,當時大宛全程靠城外的河流取水,最後漢軍斷了大宛國的水源之後城內不攻自破,殺了大宛國王之後李廣利帶著新國王進貢的三千批純種大宛戰馬返回,雖然因為路途遙遠戰馬途中有損失,但最後帶到漢武帝面前的汗血寶馬仍然有千餘匹。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得到大宛馬之後與蒙古馬雜交出有名的山丹軍馬,自此漢朝騎兵的戰鬥能力提升,經過攻打大宛國的一番折騰,漢朝在西域各國也樹立了威望。


※漢朝用實際行動來說明, 「犯我中華, 雖遠必誅」不是說著玩的!
※他是東漢戰史上第一人,白手起家,平定55個西域國家(二)
※傅介子的斬首行動告訴我們,偽裝成外交使團,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中亞一國自稱華夏飛將軍後裔,男少女多,現在仍有一夫多妻風俗
TAG:漢朝 |
※為何隋煬帝能調動百萬大軍 而咸豐帝卻連十萬人都湊不齊
※為何隋煬帝能調動百萬大軍 咸豐帝卻連十萬人都湊不齊
※古代皇帝都能隨意調動百萬大軍,為何崇禎帝都湊不齊十萬人!
※虎符能夠調動百萬大軍,為什麼皇帝不怕仿造?三大細節根本仿不了
※古代西方打仗不足萬人,中國卻動輒調動百萬大軍,這些人從哪來?
※虎符能調動百萬大軍,為什麼皇帝不怕別人仿造?原來早有準備
※雍正皇帝順利上台的過程中,老十三胤祥到底調動了多少軍隊?
※八旬老人拿出一個銀牌,稱是慈禧賞賜,可調動千軍萬馬
※30分鐘調動十萬大軍跨過海峽,美軍感到困惑,中國是怎麼做到的
※中國一旦發生戰事,能夠調動多少軍隊?西方聽到這一數字傻眼了
※虎符能調動百萬大軍,為何皇上不怕被人仿造?原來有這一手準備
※清朝的九門提督,到底能夠調動多少軍隊?雍正聽了臉都綠了!
※十萬大軍,千里調動不到半日,它讓中華國土防線從此更加牢固!
※這件兵器牛的時候調動千軍萬馬 失靈了連一個知府都指揮不動
※古代虎符可調動千軍萬馬,為何將軍不敢造反?原來皇帝早有準備
※虎符能調動百萬大軍,為何皇帝不擔心被人仿造?皇帝這一招太高明
※快了不止一點點!中國「名片」再次閃耀,百萬大軍千里調動僅半天
※小伙拿虎符鑒寶,能調動百萬大軍,觀眾歡呼,專家:你這個不值錢
※秦始皇為什麼寧願調動百萬人修長城,也不願和漢武帝一樣消滅匈奴
※朱棣起兵時只有十萬人,建文帝為什麼不調動全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