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陪伴孩子少,怎麼補償?

陪伴孩子少,怎麼補償?





作者 |  不辣的媽





幾年前聽過一場家庭教育講座,


別的內容都忘記了,


只有專家講的一件小事,


至今記憶猶新。




專家工作很忙,


一直不停的在全國各地飛,


常常一兩個星期見不到孩子。




他很愛自己的孩子,


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

每次回家前都不忘在機場給孩子買個禮物。




每次到家,


孩子總會第一時間撲上來,


接過禮物,然後對他又抱又親,


嘴裡說著:「爸爸是最好的爸爸。」


那一刻,他感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父親。




有一次,因為時間緊來不及買禮物就回了家。


一進門,孩子撲過來,


沒見到禮物,臉色立馬晴轉陰。

孩子一邊掙脫他的懷抱,一邊喊:


「爸爸是個壞爸爸,我再也不喜歡你了。」







他說,這件事讓他意識到,

孩子愛的不是他這個爸爸,


而是他手中的禮物。


他這個教育專家,也有疏漏的時候。




於是,


以後他減少了給孩子買禮物的頻率,


偶爾買一次,孩子顯得特別高興。




他自己也盡量減少出差的時間,


更多的陪孩子。




再出差回家的時候,


孩子不再第一時間找禮物,而是找爸爸,


父子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了。




後來,學了心理學,


知道那位專家每次出差回家都給孩子帶禮物的心理叫

補償心理




心理學認為,


擁有補償心理的人必須有內疚感,


或者知恩圖報的思想,


才會有補償對方的動機和動力。




專家因為經常出差,


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陪孩子,


覺得虧欠了孩子,


才用送禮物的方式來補償孩子。




補償心理的應用範圍很廣,


僅在親子關係中就有多種表現。








因長期不能陪伴而進行的補償




帶孩子在小區里玩的時候,


經常碰到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子,


由頭髮花白的爺爺帶著。




孩子從頭到腳全是名牌,


手裡拿的玩具也價格不菲。




男孩長得很可愛,卻少有孩子跟他一塊玩。




閨女說他脾氣不好,


總是炫耀他的玩具,但又不給別人玩。




孩子的爺爺說,孩子父母都很忙,


孩子就交給他和老伴照顧,


他們除了給錢,就是給孩子買玩具,買衣服。


他們說要努力打拚,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


可這麼小的孩子,他哪需要這些。


說完搖搖頭。




因不能陪伴孩子而產生虧欠心理,


通過物質補償等方式來彌補孩子,


這是不少父母選擇的方式。








因童年的某種缺失而進行的補償




有的父母,


因為自己童年的某些缺失或者心理遺憾,


在自己做父母后,


有意無意的在孩子身上尋找補償。




鄰居老王從小體弱多病,


經常受同齡孩子欺負。


兒子出生之後,


他發誓不會讓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




孩子四歲的時候,


他就送他去學跆拳道,風雨無阻。


孩子並不喜歡,他說自己喜歡畫畫。


老王說那是女孩子玩的,


男孩子就要有個男孩子的樣。




老王的妻子說這一個周,


他們一家已經去看了三次《戰狼2》了,


都是老王堅持要去,


說是要把孩子培養成真正男子漢。




自己沒上過興趣班而逼著孩子上的,


自己吃過苦不願孩子受苦的等等,


都是補償心理的體現。








因情感偏移而進行的補償




這種補償心理在非獨生子女家庭中常常有所體現。


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


梅婷帶兩個孩子上節目。


女兒快快對弟弟表現出明顯的敵意,


除了非常直接的表示不喜歡弟弟,


還動手打了弟弟一個巴掌。







梅婷對快快打弟弟這件事,


沒有對她進行批評,顯得很無奈,


覺得她長大點就好了。


梅婷老公覺得打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梅婷認為他是小題大做,為女兒辯護。




在女兒不高興的時候,


她選擇用電子產品和動畫片來平息孩子的情緒。




因生了二胎覺得對老大有所虧欠,


對老大進行補償甚至對其行為進行縱容,


在不少家庭中有所體現。




補償心理是一種心理適應機制,


尋求心理補償並沒有什麼不好,


而過度補償則容易產生問題。




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補償心理,


即使意識到也認為是人之常情,


並不會放在心上。







補償過度會變成補償性溺愛或者補償性強迫,


無論哪種,對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表面上看是愛孩子的表現,實則是害了孩子。


因此,父母要有意識的去注意自己的心理狀態,


避免出現過度補償。




對此,有幾點建議:


補償≠花錢




因缺乏陪伴而與孩子產生疏離感,


父母想通過其他方式來補償孩子,


一方面減少自己的愧疚感,


另一方面增進與孩子的關係。




任何補償也無法彌補孩子情感的缺失,


孩子情感的虧欠得不到補償,


別的方面補償的越多可能孩子的心理越會產生偏差。




用物質補償的,


孩子會覺得物質就是父母對自己的愛,


造成過度追求物質,


長大之後與父母的關係如果沒有物質的維持,


很難想像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覺得對孩子缺少陪伴,


就儘可能的創造條件陪伴孩子,


哪怕一天幾十分鐘的高質量陪伴。








補償≠強迫




因童年缺失等原因形成的補償心理,


本身就是對虧欠的一種彌補,


說明之前的缺失給自己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做父母后竭力避免在孩子身上重演,


這沒有錯。




不過有的父母在補償的時候並沒有把握好度,


強迫孩子去干一些並不喜歡的事情。




補償可以,但要適度。




尊重孩子的選擇,也尊重孩子的興趣,


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


認為自己喜歡的孩子也應該喜歡,


這是對孩子好,就可能犯想當然的錯誤。




多聽聽孩子的意見,


幫孩子分析利弊,讓他作出選擇。


當然,一旦選擇了,


父母就要幫著他堅持下去。








補償≠溺愛




什麼是補償性溺愛?


父母懂得溺愛對孩子的影響,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也盡量避免對孩子的溺愛,


但有時候因為對孩子懷有虧欠心理,


不自覺地放鬆了對孩子的要求。




這種補償性溺愛,對孩子來說弊大於利,


父母還是要堅持好原則,


一時的心軟和衝動不是在愛孩子,


恰恰是害了孩子。







孫儷兩個孩子等等和小花,


胡可的兩個孩子安吉和小魚兒,


關係都非常融洽,


這與他們的媽媽能夠正確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分不開的。




平等的對待兩個孩子,讓他們充分的接觸,


處理起來不偏不倚,


而不是對一個孩子進行偏袒或溺愛。




補償心理在我們的親子關係中隨處可見,


別不當回事,如果處理不當,


就會好心辦了壞事,不但沒有增進與孩子的感情,


沒有幫到孩子,反倒害了孩子,


這應該引起每一位家長的關注和重視。







父母愛孩子,


恨不能傾盡所有,孩子都能夠感受到。




不要總覺得虧欠了孩子,


只要我們盡心儘力,用心陪伴,


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


父母無法一直在前面幫他披荊斬棘,


最好的選擇是放下焦慮,跟孩子共同成長。




相信沒有白費的努力。




作者:不辣的媽左手職場,右手兩娃,左突右沖中自得其樂。寫溫情的、理性的文字。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凱叔講故事APP體驗更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預告|3歲玩到18歲的教育機器人,積木拼搭+有趣編程;和寶貝颳起一場「腦力風暴」,培養【最強大腦】
開團 | 這個翻譯神器,月預定量超60000台!一鍵中英文互譯,孩子用它學英語,進步神速!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玩魔方?
聽故事|門牙小分隊,帶你了解牙齒的構造

TAG:凱叔講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抑鬱症,你怎麼看?
老人帶孩子很辛苦,子女是否應該給他們補貼?聽聽媽媽們咋說!
如果孩子出現抑鬱,父母該怎麼做來幫助他們呢?
孩子和狗狗一塊成長:多麼深情的陪伴!你願意養只狗狗陪孩子嗎?
可憐的孩子,你的父母去哪了?
你知道,為什麼你拿的年終獎,比你孩子的壓歲錢還少嗎?
孩子吃糖也不多,蛀牙怎麼沒見少?
媽媽給孩子多做這些食譜,有助於兒童增高補鈣!讓孩子吃得好
老師說,孩子,你沒救了!
為什麼不讓父母幫著帶孩子?看完我笑了!
「你怎麼能拿我的錢養你的老婆孩子呢!」
父母那麼辛苦,是要留什麼給孩子?
婆婆沒幫你帶孩子?那是極好的
那些陪你吃苦的女孩子,為什麼會和你分開?
孩子老咳嗽,怎麼辦?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父母應該怎麼做?很多父母都做錯了!
孩子,請原諒!媽媽只是因為沒錢又著急
孩子,我可以抱抱你嗎?
婆婆幫忙帶孩子後,比自己帶孩子還要累?看看寶媽們怎麼說!
如果你是男孩子,你會怎麼寵愛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