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轟20可能在年內首飛:外形十分科幻,沒有垂尾!

轟20可能在年內首飛:外形十分科幻,沒有垂尾!

近日,有香港《文匯報》稱轟20首飛在即,有可能於年內實現首飛,並言之鑿鑿稱,其效能是轟六K遠程轟炸機的五倍。

轟20的被發現源於近日內地傳播甚廣的一張商用衛星照片,照片中,在中國北方某機場停機坪上停放了一架飛翼布局的飛機。而依據旁邊知名的飛機大小,可以判斷出其為一架大型戰略轟炸機;消息傳來,內地軍迷圈十分熱鬧,並競相傳閱。

小溪認為,基於該款轟炸機的飛翼布局,和與旁邊飛機參照的大小,可以判斷該機為飛翼隱身布局,不帶垂尾,這也與之前某軍方大佬答記者關於新轟炸機的問題時所說的:新型戰略轟炸機正在研製中,並將在較快時間內實現首飛是相一致,也符合當今最新戰略轟炸機的發展潮流。

就其性能看,我們可以參照下美國最新的B-2幽靈戰略轟炸機,該機由諾斯羅普·格魯門,同樣採用最新的飛翼布局,機身上方進氣,機身布局類似於迴旋鏢外型,尾部呈鋸齒布局,,取消了垂尾,這樣能夠夠好的應對除X波段雷達波之外的K、Ku、Ka波段探測,應該說飛翼布局的設計最早源自於納粹德國的末日科技中的設計,當然當時採用的動力是螺旋槳方案,戰後,美蘇相繼獲得了大量的納粹德國的末日科技方案和設計;之後,美國的NASA也對飛翼布局進行了長期研究,並利用風洞及計算流體力學方面的成果對飛翼布局進行了長期的氣動測試,最終花開於B-2A幽靈戰略轟炸機。

B-2A由美國達帕(美國防部預先研究局)在1975年牽頭邀請洛克希德、波音和諾斯羅普提供一種低可探測性飛機的初步工程數據,由於洛克希德公司之前提交的樣機受到好評,空軍將生產F-117夜鷹隱身戰鬥機的合同交給了這家公司。隨著隱身戰鬥機的投產,美國國防部和國會要人也開始接受了「隱身轟炸機」這一概念,並於1977年正式批准了空軍提出的研製這種飛機的申請報告1978年卡特政府秘密授權啟動隱身轟炸機項目,命名為先進技術轟炸機(ATB),這就是B-2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最初名稱,旨在研製可以取代B-1A槍騎兵的轟炸機。

B-2A採用四台三代大推力小涵道發動機F110的無加力版F118,其總推力超過了30噸,該發動機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該公司也是聞名世界的三大民用大涵道發動機製造商之一,其餘兩家分別是普惠公司和英國的羅羅公司。

因為B-2A高效的隱身性能,B-2A幽靈轟炸機也被稱為迄今為止未被擊落一架的隱身轟炸機,而其也確實在冷戰後歷次戰爭中,為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今出於裝備更多數量更低成本的隱身戰略轟炸機的考慮,美國又在考慮下一代的B-21轟炸機。該轟炸機是美國空軍研發中的遠程轟炸機,其代號是LRS-B,設計初衷是用於取代美軍現役的B-52和B-1。與美國另一個轟炸機項目(取代美軍現役的B-2)–「下一代轟炸機」(NGB)相比,LRS-B更注重造價方面的低廉性,而目前為止 NGB項目已經歷經多次下馬,目前的美國財政並不明朗,恐怕也難以支持高昂的NGB計劃,而相對低廉的B-21項目,無疑是美國空軍的最好選擇,B-21採用了與B-2類似的飛翼布局,但外形比B-2有所簡化。也將由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製造。

看過了國外的飛翼布局的戰略轟炸機,想必大家也對我國的飛翼布局戰略轟炸機有了初步印象,但我們的新型戰略轟炸機還有一點和B2有所不同,其關鍵在於究竟是選用三代大推力小涵道發動機還是四代大推力小涵道發動機的無加力版,目前看來,第四代發動機的改型足以有足夠時間安裝上預計中的轟20戰略轟炸機,而首飛則可以採用相對簡單的三代發動機方案,但有一點值得關注,四代發動機四發版在無加力狀況下是可以實現超音速巡航的,而之前美國的B-2則是基於亞音速設計的氣動布局,這就引出了個令人好奇的問題,中國的轟20在換裝四代發動機後究竟能不能超巡呢?如果能實現超音速巡航,轟20也將是世界首款可以超音速巡航的飛翼布局戰略轟炸機,這是十分令人振奮的!End!(利刃/小溪)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這款武器堅決不能出口!中國已部署「隱身戰機終結者」
一項致命短板補齊了!中國海軍將裝備一款世界一流戰艦
日本白送越南菲律賓16艘艦艇 安倍:不針對任何國家
中國戰機真便宜!飛行員無意中透露殲15戰機的價格
普京贏了!美軍最強核潛艇遭泄密,誰把它給了俄羅斯?

TAG:谷火平 |

您可能感興趣

88分鐘沒有對白,史上NO.1科幻片,50年後有人看懂嗎?
比殲20還科幻的五代機,問世六年卻未能首飛,美:看走眼了
伊朗空軍F313首飛成功,外形顯得有點科幻,秒殺一切五代機!
爛番茄100%,年底讓人驚喜的科幻「間諜驚悚」劇來啦!
快進來看看,2018下半年有沒有你期待的科幻電影?
只有60多分鐘,9個演員,4個有台詞的,卻拍出了國產最強科幻片!
比殲20更科幻,全球第一款六代機終於亮相,未來至少產500架
2018下半年科幻電影,視覺衝擊,即將來臨!
全球奇特槍械:第1子彈會拐彎,第3外形很科幻,擊中找不到傷口
2018年最後兩月即將上映科幻大片盤點,足夠這個冬天嗨翻你!
YF22有啥黑科技?爬進座艙一看,好多小電視,三十年前太科幻
使用55年之後 美國這座航天發射台看起來還是十分的科幻
全新標緻508發布,無框車門和內飾是亮點,20萬買到科幻轎跑?
1997年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特效看不出是20年前拍攝的
天衣無縫,這部30年前的「科幻片」,沒看過是我們的損失
這可能是2018年度科幻片!
從八零年至今,硬科幻無人超越的巔峰
【科幻】5人花了5年,製作了6分鐘的動畫片,斬獲無數大獎!
一年只存在8天!今年的火人節多了科幻味兒
科幻感滿滿!「隱身」武器界的佼佼者,有一款距今已有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