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2030年量子互聯網建成,智庫:裝備復興重在模仿西方裝備模式

2030年量子互聯網建成,智庫:裝備復興重在模仿西方裝備模式

自從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發射之後,量子互聯網就成為大家期待和關注的焦點。從中國第一個發射量子衛星、第一個研發出量子計算機、第一個完成千公里量子糾纏、第一個實現500公里量子速傳、第一個完成逆向量子試驗等等一個個世界第一可以看出,中國量子團隊沒有閑著。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家、「墨子號」研究團隊負責人潘建偉說,他想在今後五年內發射更多的量子衛星。他希望,到2030年,量子通信可以跨越多個國家,我們或將在13年內看到量子互聯網。

2030年量子互聯網建成,智庫:裝備復興重在模仿西方裝備模式

看到中國在量子應用方面走在了時代前列,開始全面引領發展潮流,美國多家智庫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對中國裝備復興進行系統性研究。卡耐基基金會、布魯金斯學會、蘭德智庫等美國多家高端智庫都組織專門力量對中國裝備復興之謎進行研究。

2030年量子互聯網建成,智庫:裝備復興重在模仿西方裝備模式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認為,中國裝備復興的關鍵密碼就在於其學習了西方裝備發展模式。中國學習了西方的裝備發展模式,並且有著極強學習模仿能力和借鑒創新能力的中國,在西方模式基礎上進行了大量創新。中國完全學會了西方的裝備模式並且走得比西方更好。

2030年量子互聯網建成,智庫:裝備復興重在模仿西方裝備模式

布魯金斯學會指出,中國裝備復興應該感謝西方,是西方主動迎接了中國,讓中國學習了西方裝備模式,並藉此快速爆發。該智庫認為,西方裝備製造企業大量進入中國佔領市場,讓中國通過市場換技術的手段學到了西方裝備製造理念,西方發展模式,並為了自己的裝備復興打下了紮實基礎。

2030年量子互聯網建成,智庫:裝備復興重在模仿西方裝備模式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報告的最後還給中國裝備發展提出了建議。該協會指出,近年來中國開始放棄西方裝備模式,走除了模仿西方裝備的模式,不斷創新屬於自己的裝備模式,這為中國裝備復興增添了風險。協會建議,中國繼續堅持跟隨西方的裝備發展模式,並減少沒必要的創新,因為中國的創新讓中國走進了無人區,在很多領域面臨獨自引領的風險。

2030年量子互聯網建成,智庫:裝備復興重在模仿西方裝備模式

專家指出,美國智庫的研究報告有合理的地方,但明顯存在很大偏見,其中奉勸中國繼續跟隨西方裝備模式,減少開拓性創新的建議顯然屬於誤導,絕對不能採納。不可否認中國裝備復興走了模仿西方的路,但經驗表明,中國學習、模仿、照搬過西方裝備發展模式,都遇到過大量水土不服的問題。現在我們走獨立自主的創新之路,走了無人區,開始在多個領域領跑世界。不可否認領跑就意味著風險,但領跑更意味著機遇。我們要實現真正裝備復興就不能一直跟隨西方裝備模式,必須走出自己的模式。

2030年量子互聯網建成,智庫:裝備復興重在模仿西方裝備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分析 的精彩文章:

裝備奇蹟不斷,專家質疑為啥還有人相信日本的話
振奮!特種裝備打破壟斷節省上億元,美日聲稱發展太快影響安全
6萬噸巨艦每天都有大變樣,英網友:冰箱都沒有,造艦咋這麼快?
新概念裝備讓美著急,不惜投入2億美元解決,誓言重振基礎裝備

TAG:裝備分析 |

您可能感興趣

科技早聞:智能馬桶蓋抽查逾二成有觸電風險,量子點電視2018目標110億
微軟與高通、大疆達成合作,英特爾7200萬美元投資12家創新公司,阿里巴巴宣布研製出全球最強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
阿里量子實驗室推出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成功模擬81比特40層量子電路
全球首個完全軟體定義量子衛星建造完成:重3.5噸
2023年全球量子點市場規模預計增至84.7億美元
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達710億美元 OLED、量子點打響第一槍
打造未來安全通信方式?美國欲建48千米新型量子網路
43寸全能旗艦!飛利浦HDR 1000 QD量子點顯示器國內開賣:5999元
阿里量子實驗室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模擬81比特40層量子電路
潘建偉:未來15年,中國能夠構建有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網路
量子反隱雷達外試,探距達132千米!或裝備殲20,讓F-22無處遁形
量子安全移動專網應用設備獲CITE 2018金獎
2018十大最火科技:美國造「鋼鐵俠」盔甲 中國領跑5G和量子計算
美斥資12.75億美元開啟量子「登月計劃」
中興成立出口合規委員會;2018互聯網百強出爐;谷歌推量子開源
量子隧穿有多快?新紀錄:氫原子的電子隧穿0.00018飛秒瞬間完成
飛利浦開售43英寸4K HDR 1000認證量子點顯示器
美國量子觸療證書課程8/31-9/3北京
美能源部為量子計算助資3000萬美元
量子革命、星際訪客、最熱氣候…2019年科學與技術的19個大膽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