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身貧苦,一生奮進,卻最終投湖自殺,文學史上最令人心疼的就是他

出身貧苦,一生奮進,卻最終投湖自殺,文學史上最令人心疼的就是他

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1966年8月24日的清晨,

67歲的他像平日上班一樣出了門。

出大門之前,走到三歲的孫女前,

俯下身,拉著她的小手,對她說:

「和爺爺說再——見——!」

再見,一字一頓,

深情地向他所愛的人告別。

這一天,他沒有去上班,

而是獨自一人走到了太平湖。

湖邊有母親的墳塋,他坐了下來,

靜靜地待上一整天,

而後,他一頭栽進湖裡,

被發現的時候,

腳上穿的千層底還是潔白的......

而他,就是人民的作家

老舍

1966年的今天,老舍先生去世。

士不可辱,寧折不彎,

他用自己的死亡,

警示著一個民族的自省。

用自己的文字,

彰顯著身為小人物,

也有自己的可從與不可從。

學過初中語文的應該都記得,

老舍筆下

「比天堂還要繁榮一點的」《北平的秋天》

美醉了的《濟南的冬天》

《駱駝祥子》里,最終墮落下去的可憐的祥子。

更了解他的或許記得,

《茶館》里的三教九流的人物,

以及他因被批鬥,不堪受辱而投湖自殺。

他被公認為是寫北京寫得最好的作家,

而且他的語言非常好,

與沈從文並稱為

近現代史上語言最好的兩位作家。

美學大師朱光潛說,

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

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直到今天,

老舍的作品依然有生命力,打動著無數讀者的心。

根據老舍作品改編的人藝版《茶館》,

成為中國有史以來

演出時間最久最經典的話劇,

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茶館》

民國時期,

因為剛開放,那些留學回來的人都牛的不得了。

開派對時都說英文,

談文學時要說法語,

談哲學的時候還得蹦出兩句德語出來,

以至於冰心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我們太太的客廳》

來諷刺以林徽因為中心的這一大批人。

在林徽因的家裡,這些人還建議改革中文,

因為中文相比外文不好記,難以普及。

應該放棄中文,改用拼音文字。

在這些牛氣的海歸中,

老舍可以說是一位大海歸,

當時很多海歸在外留了個學就回來了,

但老舍還在英國教了五年書,

並閱讀了大量外國文學著作。

然而,回國後,

他的作品中並沒有任何中西合璧的語言,

比如說「費厄潑賴」(fair play,公平競賽的音譯)

怎麼怎麼樣

遠處傳來了「梵婀玲」(Violin,小提琴的音譯)

的聲音......

這些矯情的海歸用著土不土,

洋不洋的語言來寫作,說話。

在這些人中,

老舍是最樸實,最坦誠的一個人,

最不矯情,最純良。

作為學貫中西的大師,

老舍始終保持著自己純良的本色。

1926年,老舍在倫敦寓所。1926~1928年老舍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擔任中文教師

老舍喜歡寫北京衚衕里的

膀爺、小商販、巡警、妓女、

拳師、剃頭匠、小公務員......

這些很多人看不起或不屑於寫的人物形象。

老舍滿懷著愛和「怒其不爭」

寫出他們的夢想,

他們的怯懦,掙扎和無奈,

看後覺得那彷彿就是你,

就是你的爸爸媽媽、

兄弟姐妹和深夜地鐵上昏昏睡去的中年男人......

他愛著小人物,寫著小人物,也當自己是小人物。

比如,有著健康身體、體面外表的車夫祥子,

渴望靠自己的努力擁有一輛車,娶妻生子,

過上體面日子,卻在命運的捉弄下,

三次得到又三次失去他的車。

最後,

他終於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可是,這能怪誰呢?

他努力過,不平過,抗爭過,

仍然擺脫不了時代和社會的悲劇。

再比如,

《四世同堂》里的錢老爺子,

不求大福大貴,不求錦衣玉食,不趨炎附勢,

但求靜室一間,自詩自畫,品味生活樂趣。

而之所以對小人物寫得這麼貼切傳神,

是因老舍自己就是貧苦出身,

他了解這種人,心疼這種人。

黃磊、蔣勤勤等主演電視劇《四世同堂》劇照

老舍是旗人,屬於「正紅旗下」,

他的父親是一名護軍,

在老捨出生的第二年,

於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殉國而死。

八國聯軍在北京屠殺時,

老舍只有一歲半,

他自己因為八國聯軍翻箱倒櫃的時候,

被扣在了一個大箱子底下,

才活了下來。

後來,母親靠幫人洗衣服養活一大家子人。

日子有多苦呢?

每到伏天夜裡下暴雨的時節,

他們一家人就要坐到天明,

以防房頂突然塌下來,同歸於盡。

9歲的時候,老舍還不識字,

得到一位善人劉壽綿的資助,

才上了學。

老舍一生對都想報答這位恩人,

此後在《四世同堂》以這位恩人為原型

創作了大善人的形象。

19歲示範畢業,

老舍就迫不及待出來工作掙錢,

而且此後他很想辭職當專職作家,

但都為了生計忍住了。

老舍寫過一篇很好玩的散文《吳組緗先生的豬》,

寫抗戰時的重慶,

好友吳組緗先生家養了一口小花豬,

老舍特別關心它,

小豬病了,老舍建議吃藥、發汗,

又專程探病,

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幾斤臘肉,

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字—— 飯」。

1958年盛夏,老舍先生在北京一處荷花池邊小憩

普通人的理想生活,與有情人、做快樂事

生活雖清苦,

但老舍並非一個苦大仇深的人,

相反,

他是一個極其可愛、有生活情趣的人。

老舍極愛養花,尤愛菊花,

一下子能養三四百棵,一百多個品種。

平日里寫作累了,

就到院子里去看看,

澆澆水,挪挪盆,剪剪枝,

然後再回屋裡繼續寫。

老舍還很喜歡貓咪,

他的作品裡到處都是貓的影子,

一次貓丟了,他寫道:

舍貓小球昨與情郎同逃,

糊塗人有糊塗貓,合併聲明。

老舍還很喜歡熱鬧和朋友,

兒子舒乙回憶說,

只要有朋友來,老舍馬上就變得很活躍,

不惜典當衣服買點酒菜。

有一次他賣了一套舊西裝買了飯,

碰巧遇上一個賣貓頭鷹的,

就順便把貓頭鷹也買回來了,

一時傳為笑談。

想著這樣的老舍,感到真是可愛至極,

難怪他下筆寫北平的花花草草、夕陽晚霞,

能寫得那麼細緻美好,

因為他自己就熱烈地愛著這些東西。

老舍

在《我的理想家庭》中,他用寥寥幾百字勾勒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院子必須很大,靠牆有幾株小果木樹。除了一塊長方的土地,平坦無草,足夠打開太極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種著花草——沒有一種珍貴費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隻花貓,院中至少也有一兩盆金魚;小樹上懸著小籠,二三綠幗幗隨意地鳴著。

這一家子人,因為吃的簡單幹凈,而一天到晚不閑著,所以身體都很不壞。因為身體好,所以沒有肝火,大家都不愛鬧脾氣。除了為小貓上房,金魚甩子等事著急之外,誰也不急叱白臉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

老舍先生完全說出了普通大眾的心聲,

不求富甲天下,聲名顯赫,

只求與有情人做快樂事,清淡度日。

北平的日落和晚霞:

天上有一塊桃花色的明霞,把牆根上的幾朵紅雞冠照的像發光的血塊。一會兒,霞光上漸漸有了灰暗的地方:雞冠花的紅色變成深紫的。又隔了一會兒,霞散開,一塊紅色的,一塊灰的,散成許多小塊,給天上擺起幾穗葡萄和一些蘋果......瑞宣看看天,看看雞冠花;天突然一黑,他覺得好像有塊鉛塊落在他的心上。

《茶館》

《茶館》被很多人評為老舍最好的作品。

到底好在哪裡呢?

老舍自己談為什麼這麼寫作時說:

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

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

茶館雖小,

卻寫盡了三個時代的社會變遷,

人物不多,

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物的性格。

如常四爺這個人物,

是茶館裡一個生機勃勃的人物,

非常有個性,記仇卻講理,

身處困境但有著很大的格局,

其中的這句台詞,

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

看的時候真是為他們不平。

《正紅旗下》劇照

《正紅旗下》是老舍未完成的

自傳體長篇小說遺作,

講述了清末旗人的家族故事。

可惜這部老舍最想寫的作品尚未完成,

就因大環境而不得不擱筆,

隨後更投湖自盡,

只留下未完成的164頁稿紙。

但僅就已經寫出來的11章8萬字,

其藝術成就也非常高。

王朔對其評價很高,

說因為寫的是自己家裡的事,

老舍一下筆就是從心裡往外淌。

如果假以時日,

讓老舍把這個東西寫出來,

那不得了, 現代文學史也不會這麼寒磣了。

有人甚至認為,

《正紅旗下》沒有寫完的遺憾,

是大於《紅樓夢》未完的。

《正紅旗下》手稿總共164頁,十分整潔漂亮,是手稿中的上品。「文革」期間,老舍珍藏的許多文物珍品都被抄了,唯獨這部手稿,家人冒著風險偷偷轉移,一路輾轉才得以保存。

老捨生前最為珍視的就是《正紅旗下》手稿,

據老舍的兒子舒乙回憶:

老舍先生的書桌是紅木三屜桌,

他把《正紅旗下》手稿放在書桌中間那個抽屜里,

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地方,拉開抽屜就是它。

足見老舍先生對它的重視,

雖然沒寫完,但就一直這麼放著,

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宛如隨時都會返回到繼續創作的樣子。

老舍一家人

1966年,是「十年浩劫」剛開始的一年,

面對被外面的人迫害,老舍回到家中,

家人都不敢跟他開口,要跟他劃清界限,

讓他去好好反省。

最後老舍先生是有家不能回,

縱然老舍先生是那種鐵骨錚錚,

特別硬朗的知識分子,

但也沒能躲過悲慘的結局,

只能投湖自盡。

最後,

給大家分享一篇老舍先生散文

《我的理想家庭》,

謹以此紀念老舍先生逝世51周年 :

《我的理想家庭》(摘選)

老 舍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間小平房:一間是客廳,古玩字畫全非必要,只要幾把很舒服寬鬆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間書房,書籍不少,不管什麼頭版與古本,而都是我所愛讀的;一張書桌,桌面是中國漆的,放上熱茶杯不至燙成個圓白印;文具不講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兩枝鮮花,插在小瓶里。

兩間卧室,我獨居一間,沒有臭蟲,而有一張極大極軟的床。在這個床上,橫睡直睡都可以,不論咋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適,好象陷在棉花堆里,一點也不碰硬骨頭。還有一間,是預備給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間廚房,一個廁所,沒有下房,因為根本不預備用僕人。家中不要電話,不要播音機,不要留聲機,不要麻將牌,不要風扇,不要保險柜。缺乏的東西本來很多,不過這幾項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給我也不要。

院子必須很大,靠牆有幾株小果木樹。除了一塊長方的土地,平坦無草,足夠打開太極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種著花草——沒有一種珍貴費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隻花貓,院中至少也有一兩盆金魚;小樹上懸著小籠,二三綠幗幗隨意地鳴著。

這就該說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僕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兒一女就正合適。先生管擦地板與玻璃,打掃院子,收拾花木,給魚換水,給幗幗一兩塊綠黃瓜或幾個毛豆;並管上街送信買書等事宜。太太管做飯,女兒任助手——頂好是十二三歲,不準小也不準大,老是十二三歲。兒子頂好是三歲,既會講話,又胖胖的會淘氣。母女做飯之外,就做點針線,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邊去洗,小件的隨時自己涮一涮。

這一家子人,因為吃的簡單幹凈,而一天到晚不閑著,所以身體都很不壞。因為身體好,所以沒有肝火,大家都不愛鬧脾氣。除了為小貓上房,金魚甩子等事著急之外,誰也不急叱白臉的。

大家的相貌也都很體面,不令人望而生厭。衣服可並不講究,都做的很結實樸素;永遠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體面,可不露電影明星氣;女的很健美,可不紅唇鬈毛,鼻子朝著天。孩子們都不卷著舌頭說話,淘氣而不討厭。

這個家庭頂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島,至壞也得在蘇州。無論怎樣吧,反正必須在中國,因為中國是頂文明平安的國家;理想的家庭必須在理想的國家內也。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原創文章

轉載須註明來源,侵權必究!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注京博國學,獲取更多與本文相關原創文章:

文革中身亡的175位大師,潘天壽、豐子愷、田漢、馬連良……願有一方院子,盛滿人間清歡中國大陸痛失的9所世界一流大學,令人鑽心的疼痛!天堂的隔壁,是大師的書房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這些越喝越錯的喝茶習慣,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鬼節有哪些禁忌?若觸犯一條大富大貴之人也難逃一劫
人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這個老師火了:人生很貴,請別浪費!
人「處」萬物之中,是「為天地立心」

TAG:京博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最慘的皇后,不堪受辱投湖自盡,臨死前留下一段話警醒世人
《聰明的一休》中讓一休最痛苦的一道題,險些讓他投湖喪命
柳如是,一代才女,一生為了愛情而生,為了明朝投湖殉國
她已嫁人,卻被皇帝看上,她無奈投湖,其夫為其報仇,還當了皇帝
三冠王難留猛龍?出場時間寥寥無幾 轉投湖人可能是最好出路
天九:玄翦愛妻悲痛投湖,本想一起殉情,卻被TA救助成為殺手
詹姆斯轉投湖人真正原因,他為騎士付出全部,結局卻讓他失望!
他是明朝「大師」,降清後又反清,亡國後不敢投湖自盡卻怪水太涼
男女投湖自殺5天後,9歲女孩遺體被發現:貧窮的悲哀,你根本想像不到
他本是清華教授,低谷時被拋棄,妻子再婚後他留一行字投湖自盡
冷雨夜裡女子與男友吵架,深夜投湖自盡,救人小伙不幸犧牲
一身傲骨柳如是,亡國時勸丈夫投湖殉國,丈夫的回答被人嘲笑至今
男女投湖自殺5天,9歲女孩遺體被發現:貧窮的悲哀你根本想像不到
金國無比貞烈的皇后,為救丈夫的命投湖自殺,夫君在位時再未立後
曾風光無限的馬家軍,隊長投湖自盡令人痛惜,一人與西班牙老頭閃婚
明亡後,錢謙益欲投湖殉國,在船上坐了一天最後說:水太涼了
他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投湖」,留下一封遺書成為無解之謎
原子彈爆炸後,投湖自保有用嗎?二戰中廣島長崎人用血得出的教訓
就在剛剛,杜蘭特剋星轉投湖人,詹姆斯卻高興不起來:冠軍懸了
「殉清」還是「殉道」,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為什麼投湖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