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系統學好經方的衝動?最快學懂傷寒論的秘訣在這裡!你距離臨床大師也許只有1年時間
《傷寒論》作為中醫四大經典
被譽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
指引了歷代無數醫家成為一代名醫
但由於傷寒論的時代離我們太過遙遠
而醫聖仲景言簡意賅語言、靈活多變的組方
也讓傷寒論成為一部難懂的經典,困惑著無數醫者
比如
「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一般會認為太陽病是外邪直接侵犯肌表,身體感受風寒邪氣所致,根據虛實選用桂枝或麻黃類方劑
但是體內有水濕、痰熱、濕熱、痰濕、瘀血等致病因素,或伴有脾胃虛弱、腎陽虛衰、肝火上炎等病理情況,此時感受外邪,會是什麼情況?該如何遣方用藥?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臨床常見壯熱、口乾、口渴、大便乾結不通等表現,似乎是一派實症。
但是否沒有口乾、口苦、渴欲飲水,二便也正常的人,就一定沒有陽明病呢?
厥陰病往往表現為上熱下寒、寒熱錯雜,但上熱中的熱是什麼熱?實熱還是虛熱?是少陽病半表半里之熱,還是陽明病之里實熱?下寒中的寒是虛寒還是實寒?
烏梅丸、瀉心湯、柴胡桂枝幹薑湯對應的病機都是寒熱錯雜,這些經方對應的寒熱錯雜病機有什麼區別?臨床上該如何區分和應用?
如果這些問題理解不清楚
那就算學用經方多年
也只能看著別人將經方用的出神入化
自己卻的臨床效果卻時好時壞
難以取得患者長期的認可
就像:
某女,43歲,主訴慢性膽囊炎,右側脅肋部疼痛伴腹脹滿3周,其他臨床症見納少、口乾、偶有口苦、眠差、偶有頭痛、二便調、舌淡紅、苔白、脈弦細滑。
某醫處方: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
柴胡15g 黃芩8g 清半夏10g 党參10g
生薑10g 大棗10g 川芎10g 桂枝10g
桃仁10g 白芍10g 丹皮10g 生甘草6g
茯苓15g
結果:患者服完後脅肋部疼痛未明顯減輕,但口乾咽痛明顯,然後,患者就另找高明了……
為什麼會這樣?脅肋疼痛、口苦、脈弦不是小柴胡的症么?
痛者,不通也,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為何不起效?
如果現在您遇到這個病人,您該如何為這位醫生收場?
(PS:大家可以發留言討論,下周公布答案,思路和組方都答對的有獎)
要突破經方學習的瓶頸
紮實提高臨床療效
除了自身思考與實踐
也恰需中醫明師的指點
但現在社會上魚龍混雜
中醫明師去哪裡找呢?
不妨用數據說話:
中醫在線作為最大的中醫互聯網教育平台
目前上線超過2000位老師,6000多節中醫課程
而在累積超過2000萬次播放的中醫學習課程中
青年經方家鮑艷舉老師脫穎而出
個人課程播放量超過60萬次,學員超過3萬人
當之無愧成為的中醫在線最受歡迎的老師
並且,聽過過鮑老師課程的學員
都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臨床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自己的門診量大增,甚至翻倍!
可線下班畢竟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
沒法讓所有的人都能來參加獲益
為了讓不方便參加線下班的同學
也能學到最實用的中醫六經辨證技能
鮑老師為大家特別開設六經辨證訂閱學習班
用一年時間,手把手帶你步入仲景之門
將《傷寒論》中經典中的六經辨證思維
與現代教材中的八綱、病因病機等融會貫通
形成獨特而完善的診治體系
臨證走一步看三步,圓機活法、得心應手
鮑老師訂閱課免費試聽
一天不到1元錢,每周只需半小時
讓自己掌握一套完善而高效的經方體系
大幅提升臨床水平,增強中醫自信心
你的中醫大師夢,不再遙遠!
訂閱專欄你將得到:
不論外感還是內傷,皆用六經辨證,準確把握病機,正確施方用藥
不論經方還是時方,皆以六經駕馭,熟練掌握方證,靈活變化應用
不論常見病還是疑難病,皆以六經鈐領,霸道與王道並舉,保證治病高有效率
適宜人群
1、初學中醫,欲快速入門者;
2、認可經方,卻總遇困惑者
3、常用經方,卻效果不佳者
4、已聽過鮑老師的課程,希望強化提升者;
專欄特色
1、短音頻形式,隨時隨地,輕鬆學習
2、每期一個專題,深入講解,充分掌握
3、圖文+乾貨總結,強化學習效果,高效複習;
4、全年更新,每周至少兩期,不定期答疑、加餐
訂閱須知:
本專欄為付費產品,更新服務期限為2017年9月4日—2018年9月4日(每周一、周四更新主課),價格為600元/年,9月1日前預報名,僅需365元/年!
三人同修,更有優惠。299元/人!!
點擊展開全文


※一人吃兩人補——最適合準媽媽的食療葯膳方
※通過這幾則醫案,對小柴胡湯證治有了全新的認識
※頭髮少,長得慢?民間小偏方或有用
※以瀉為補——人蔘鹿茸都比不上的中成藥竟是它!
※中醫,就要這樣學——黃煌教授給青年中醫的箴言
TAG:悅讀中醫 |
※一張圖看懂傷病潮的極致 你可能看了場假的NBA
※?一首比酒還醉人的情歌《孤獨的人最懂傷感情歌》好聽極了!
※受夠折磨才懂傷害,攢夠失望才會離開
※無限火力看不懂傷害英雄:刺客剋星上榜,他平A傷害2000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