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琴聲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琴聲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時就以孔門十哲之一——顏回(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鍾期恨即銷)為榜樣,並以顏回那種直面人生、笑對苦難的精神鼓勵自己。「他念滋在滋,以苦為樂,在暗昧的苦況中聚集自己的正氣,象孟子一樣「養吾浩然之氣」,培養了自己卓爾不群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操守。

范仲淹說過:「君子不獨樂」(《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一直把與名士交遊、與隱士唱和、與知己論道引為平生快事。二十歲時,他曾結識雩縣(今河南睢縣西北)名士王鎬,王鎬善琴,平日里襲白衣、跨白驢,瀟洒來去。又因王鎬結識汝南(今河南省汝南縣)精於篆刻的道士周德寶、臨海(今浙江臨海市)精於易學的道士屈元應。四人各有所長,醉酒賦詩,你唱我和,快然自足。他在《雩郊友人王君墓表》中記載了四人的遊歷,說:「相與嘯傲於雩、杜(今陝西西安市南)之間,開樽鳴弦,或醉或歌,未嘗有榮利之語」。范仲淹深深懷念這段沒有榮利攪擾的交遊,特別是對於風流倜儻的王鎬,更是至老都念念不忘。

范仲淹與人交往,固守「惟德是依,因心而友」(《淡交若水賦》)的原則,無論貴賤,德操高尚者,他求之若渴。范仲淹與林逋同時代人,范比林小二十一歲。林逋盛年結廬杭州西湖的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整天侍梅養鶴吟詩,有「梅妻鶴子」美稱,名滿天下。范仲淹早在天聖三年(1025)前後,就懷著仰慕的心情給林逋寄贈過詩作,林逋回贈《送范寺丞》,說「馬卿才大常能賦,梅福官卑數上書。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時條對召公車」,把范仲淹比喻為漢代才華橫溢的司馬相如和位卑敢於切諫的南昌「仙尉」梅福,比喻貼切,既有欽佩,又有期許。皇佑元年(1049),范仲淹知杭州時,終於見到了心儀已久的世外高人林處士。范仲淹頻頻涉足孤山,與林逋過從甚密。范、林二人,一為卓犖不群的股肱之臣,一為寄情雲水的不羈之士,都是性情中人,十分相契,便結成了忘年交。林逋的才德讓范仲淹敬佩不已,前後送了五首詩作給林逋,說他「風俗因君厚,文章至老醇」(《寄贈林逋處士》),並尊稱他為「山中宰相」(《和沈書記同訪林處士》),可見對他激賞之至。

范仲淹為臣忠貞不渝,為文篇章錦繡,為藝也堪稱高山流水,雅緻之極。范仲淹一生與琴為伴,曾師承當朝琴藝第一的宮廷樂師崔遵度。有一次,他向老師請教怎樣才能彈出感人至深的優美曲子,老師給了他十個字「清厲而靜,和潤而遠」(《與唐處士書》)。范仲淹回家後苦苦思索,終於理解到「清厲而弗靜,其失也躁;和潤而弗遠,其失也佞。弗躁弗佞,然後君子,其中和之道歟」(《與唐處士書》),琴音激越而不從容,則是急躁所致;和潤而不深遠,則有取巧之嫌。范仲淹在音樂上主張「琴不以藝觀」,反對「妙指美聲,巧以相尚,喪其大,矜其細」(《與唐處士書》),他認為崔遵度琴藝最值得稱道的是「清靜平和,性與琴會」(《與唐處士書》),琴人合一,才能生出超凡脫俗的境界,這也是范仲淹長年習琴所領會的要旨。范仲淹眷戀琴音,痴心不改,「忘憂曾扣《易》,思古即援琴」(《齋中偶記》);「奏以堯舜音,此音天與稀。明月或可聞,顧我亦依依。月有萬古光,人有萬古心。此心良可歌,憑月為知音」(《明月謠》)。范仲淹主張「儒者報國,以言為先」(《讓觀察使第一表》),不斷上書朝廷,校正時弊,然而屢言屢貶,仕途坎坷。但不管憂國憂民的事業多麼不順,他總能胸懷坦蕩,自適自安,因為他懂得曲高則和寡,相信自己「此心良可歌」,希望與明月、與音樂以及象堯舜一樣的有德之人引為知己。

范仲淹常常以琴交友,以琴拜師,以琴抒千古幽情。他的琴中知音,除了他的恩師崔遵度外,則算隱士唐異。唐異,杭州人,工書畫,擅詩吟,尤其精於琴藝。范仲淹曾問過崔遵度,當朝誰的琴藝與他可堪比擬,崔說非唐異處士莫屬。崔遵度是當時的「音樂國手」,而唐異與他仲伯間,可見琴藝之高超。范仲淹崇仰唐異琴藝,更崇仰他「厭入市朝如海燕,可堪雲水屬江鷗」(《贈餘杭唐異處士》)的高潔,曾寫信給唐處士,殷切期望唐異能「授之一二」。唐異也欽敬范仲淹,還請他為自己的詩集作序,兩人以文相通,以琴相友,結成了知交。范仲淹對音樂愛得深厚真摯,往往用靈魂去感知。他在陳州(今河南淮陽)任地方官時,曾在一個仲秋之夜聽當地一位高僧真上人彈琴,並作《聽真上人琴歌》,生動記載了真上人那優美傳情的琴聲,自己在琴聲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思潮湧動,淚如雨下,「伏羲歸天忽千古,我聞遺音淚如雨」,並發出「乃知聖人情慮深,將治四海先治琴」那富於哲理的感慨。

范仲淹善賞琴,更善彈琴。當朝任過太學博士、樞密院編修的朱長文對范仲淹特別敬慕,說:「君子之於琴也,發於中以形於聲,聽其聲以復其性,如斯可矣。非必如工人務多趣巧,以悅他人也。故文正公所彈雖少,而得其趣蓋深矣」(朱長文《琴史》)。范仲淹雖然技藝一流,但涉獵的琴曲卻極少極少,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范文正公喜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操,時人謂之『范履霜』」,倒也確實是范仲淹個性的反映。

藝術欣賞

郭關簡介: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詩文、斫琴、裝置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平沙落雁》. 古琴演奏: 郭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解讀黃籙齋醮中的秘諱
明·林良《古木寒鴉圖》
什麼是文化?值得深思的問題
古琴減字譜、指法
何為:道教的方丈升座暨傳戒?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王永剛:王昭君琴聲穿越今古
天堂里的琴聲永恆
古琴聲聲醉梨園
詩歌:月光,琴聲
前南斯拉夫繪畫:那時花香 琴聲悠揚
【飛翔吧聲音】《魅力榆城》作者|深海精靈 主播|姝婉 攝影|浪漫琴聲 主編|庭軒
10首中國小提琴名曲,讓人陶醉在琴聲中
電影頻道:從未與《小河琴聲》《汴梁探案》合作
凡境-街角最後的琴聲悠揚
司馬懿為何故意中空城計?諸葛亮琴聲中有啥?
琴聲帶來的溫情與感動 治癒系4月新番《鋼琴之森》 視覺繪解禁!
萬古風流蘇東坡:?別有立意問琴聲
哈爾濱,大安街上飄過優美的小提琴聲
千古絕對!上聯:琴聲歌聲讀書聲,聲聲人耳,下聯經典到爆!
詩書茶香 琴聲墨韻——龍潤茶與閱空間普洱文化推介會
天行九歌:弄玉彈《滄海珠淚》琴聲如訴,畫面太美不敢看!
那些油畫中的琴聲悠揚
7月5日晚巴山大劇院,邂逅「公生」與「薰」的唯美琴聲
著名演奏家:黑暗中的鋼琴手,叛逆的演奏家,用琴聲展現音樂世界
老人制侗族「小提琴」47年,用琴聲娶回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