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官孤身去平叛,不要兵不要錢,數千名叛匪落荒而逃

文官孤身去平叛,不要兵不要錢,數千名叛匪落荒而逃

東漢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北的羌族發生叛亂。大將軍鄧騭因為籌措錢糧困難,打算放棄涼州。大家都表示贊同,郎中虞詡卻站了出來,指出這樣做無異於飲鴆止渴,會導致西北的叛亂愈演愈烈,後患無窮。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堅持平叛,最終涼州得以保全。

鄧騭被一個小小的郎中當眾頂撞,感覺很沒面子。恰好這時,朝歌(今河南淇縣)出了個叛匪,率幾千人造反,州郡官府都無能為力。鄧鷙靈機一動,上書推薦虞詡出任朝歌縣令。

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去平定叛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鄧騭明擺著是要公報私仇,借刀殺人。因此,許多親朋好友都勸虞詡別去。虞詡卻笑著說:「立志不求容易,做事不避艱難,這是做人的準繩;為君主分憂,這是臣子的職責。如果刀斧不遇到盤根錯節,人們又怎麼知道它是不是鋒利呢?」

說完,虞詡就信心滿滿地去朝歌上任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見他的頂頭上司河內太守。太守對他也非常不放心,勸他:「您是一位儒家學者,應當在朝廷做謀士,為什麼如今卻到了朝歌呢?」

虞詡解釋說:「從我上任的第一天起,大家就都認為我完不成任務,我卻不這樣看。朝歌背靠太行山,臨黃河,離滎陽大糧倉不過百里,這些叛匪卻不懂得打開糧倉,用糧食招攬民眾,並搶劫武庫中的兵器,據守成皋(今滎陽一帶)這個戰略要地,說明這些叛匪沒什麼頭腦,不值得朝廷憂慮。現在,叛匪的勢頭正猛,難以強攻取勝。不過,兵不厭詐,我一不要兵,二不要錢,只請您允許我放開手腳去對付他們。」

太守看他雖然是個儒生,卻很有謀略,就將信將疑,點頭答應了。

第二天,虞詡命人在大街小巷貼滿了招募勇士的布告,還下令各級官員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情況來保舉壯士。大家定睛一看,都傻眼了——虞詡要招募的勇士分為三個等級:行兇搶劫的,屬上等;鬥毆傷人、盜竊財物的,屬中等;好吃懶做的,屬下等。這哪兒是招勇士啊,分明是招土匪流氓嘛!

疑惑歸疑惑,但這樣的人並不難找,幾天時間,就招到一百多人。虞詡很高興,為他們舉辦宴會,並親自招待他們。他舉起酒杯說:「我知道你們過去都曾做過錯事,現在我給你們一個立功的機會,只要你們聽從我的指揮,過去的罪行不論大小,全部一筆勾銷。」這些人自然都歡呼起來。

虞詡讓他們全部混入叛匪之中,然後鼓動叛匪進村入鎮「搶劫」,再提前把消息傳遞過來,官府則預先布下伏兵。不幾天的工夫,就殺死了幾百名自投羅網的叛匪。

同時,虞詡得知叛匪總是讓當地貧民給自己做衣服,就從貧民中招募了一些裁縫,在他們為叛匪做衣服時,用綵線作上記號。結果,這些叛匪只要在街市鄉里一出現,總是被官吏捉拿。這樣一來,叛匪們心驚肉跳,懷疑有神靈在保護官府,於是四散奔逃,再不敢在當地鬧事,多年的叛亂就此平定。

虞詡的出色業績讓人們刮目相看,連執政的鄧太后也親自接見了他,並提升他為武都(今甘肅東南部)太守。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小人的暗算,這是一種不幸。然而,「寶劍鋒從磨礪出」像虞詡那樣「立志不求容易,做事不避艱難」,潛心做事,不幸就會轉變成一種幸運。

有趣,有料,有深度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作者|清風慕竹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王朝將要滅亡,大將不敢領兵,一文官要70萬囚犯,結果救了王朝
在不殺文官的宋朝,他一個文官竟然還被殺,連奸臣秦檜都瞧不起他,因為他做了這件事
他是文官也是清末名將,目不識丁遭彈劾,最後卻成為一代名臣
身為文官卻嗜殺無比,一時風光無限,最後他還是自食惡果
古代是否真有人打了一百場仗且一百次都勝了?不但有他還是個文官
此人是文官做武將的千古典範,他若不死大明則不會輕易滅亡
明朝文官文可治國武能退敵,數萬賊兵不敢進犯他防守的地方
清朝著名文字獄,皇帝要求所有文官寫詩罵一個人,只因他拍錯馬屁
最厲害的祖墳,文官路過要下轎,武將路過要下馬,百年來無人敢動
為何明朝武官能夠封爵,而文官卻不能,真相又是如何?
歷史上原來真有李元芳,不過他並未與狄仁傑謀面,而且是個文官
曹操手下夏侯淳不僅沒有吞眼睛,還是個文官
日軍將領被砍數刀毫髮未傷,非常奇怪,中國文官不信邪說讓我來!
一位文官出身的將軍:不用上戰場就能打勝仗,提到他敵人就膽寒
明朝文官墓的陪葬品,讓人看了都不好意思,古人卻很痴迷
此文官提刀上馬,殺得李自成只剩18個人,明史:他不死,明不亡
古代最牛的文官,行刑時劊子手殺不死他,他當場指導劊子手殺了自己
清正廉潔的文官,死守孤城,怒斥敵人統帥,全家慘遭殺害!
此人本是一文官,但他一旦打起仗來天下無敵,全因其有一特殊才能
大唐最有趣的戰爭,不會打仗的王爺和文官組合,平定了一場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