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老虎」如期將至!別夏至,迎白露不能掉以輕心!

「秋老虎」如期將至!別夏至,迎白露不能掉以輕心!

隨著雨水增多,天氣漸涼,晝夜溫差大,我們可以明顯的察覺炎熱的夏天已悄悄地離開,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或許有的人在慶幸被炎熱的夏天蒸烤了數月之久,現在終於可以涼爽一回了!但是在享受秋高氣爽的同時,所謂「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面對驟變的氣溫,你做好預防措施了嗎?

陽氣在夏至達到頂點,所謂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表示,處暑還會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節氣,就不能赤膊露體了,否則容易受涼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複發。體質虛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患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覺莫貪涼。

那麼,白露前後我們需要警惕哪些應節氣候疾病呢?

呼吸道疾病

到了白露,易出現咽喉乾燥,口渴多飲,皮膚乾燥,口鼻氣熱,口舌生瘡,大便乾燥,心中煩悶,心悸失眠。此時,過敏性鼻炎、咽喉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開始進入高發期。

腸胃疾病

白露後往往多秋風、秋雨、颱風。古語有云:「白露身不露,著涼易瀉肚」,白露節氣極易發生急性胃腸炎,出現胃痛、腹痛、嘔吐、腹瀉等,這多因脾胃受寒引起的。在這段時間容易發生和流行的疾病主要是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腹瀉病等腸道傳染病,是腸道傳染病全年發病的第二個高峰期,發病比夏季的第一高峰期還要多。所以,白露要防脾胃受寒,不可赤膊貪涼。

心腦血管疾病

進入白露,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許多舊病,如慢性肺病、胃病、骨關節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也易複發,正應了「多事之秋」這句成語。鄧聰特別提醒抵抗力不佳的中老年人,這個時期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護,以免早晚低溫下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面對這即將到來的健康威脅,我們要為我們的身體盡責任地做好預防措施,做到防患病於未然才是養生保健的最高境界,那麼,白露來勢洶洶,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該怎麼做呢?

1、早晚及時添加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複發。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2、注意營養養肺潤燥

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以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地面的水汽結露就開始增多了。過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乾、唇乾、咽干、皮膚乾燥等癥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

3、夜晚睡卧不可貪涼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貪涼,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當然,秋凍並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氣刺激,很容易發生血管痙攣,使血流量進一步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常常伴發,冷空氣刺激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心梗等後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凍。除此之外,像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適合「秋凍」。

日常生活做好預防措施固然重要,但飲食問題也不容忽視,若做到「內外兼備」,自然事半功倍,那麼白露前後,我們的飲食需要注意點什麼呢?

適合白露節氣的食物有:1.梨 梨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緩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涼,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過多。脾胃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燉梨水,亦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方法。

2.大棗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慾、除腥祛味,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鬆和貧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補養佳品。

3.菊花 菊花可疏風平肝,清心除煩,祛燥潤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對感冒、頭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適當飲用菊花茶,達到祛火潤肺的保養目的。

4.紅薯 紅薯被評價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預防癌症、防止便秘、減肥的功效,常吃紅薯可以延年益壽。

紅薯與薏米同煮成粥進食,還有利尿祛濕的神奇功效!因為薏米味甘淡,能利水滲濕,就像疏通水道一樣,能將人體內的水濕之氣排出,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葯,也是常用的祛濕食療藥材。

現在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雲南曲靖,貴州興仁、以及福建金莎薏米,金莎薏米產於金沙村,距今有千年歷史,宋代就開始大範圍種植,明朝成為了朝廷的貢品,是福建省仙游縣著名的土特產。別名玉蘆、玉珠珠。中國的薏米很多,只有金莎薏米是朝廷的貢品,足以看出金莎薏米的營養之高。《本草綱目》記載的正是金莎薏米。金莎薏米也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葯兼用、唯一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薏米。中醫認為顆粒越小,藥用價值也越高,而金莎薏米在眾多薏米中的顆粒是最小的。

薏米紅薯粥

材料:紅薯100克,薏米30克,大米50克,冰糖40克

做法:準備好紅薯、薏米、大米,薏米用冷水提前泡發;紅薯洗凈、切小塊備用;大米洗凈,倒入砂煲,加入適量冷水,大火煮開;倒入薏米同煮20分鐘,加入紅薯再煮10分鐘。加入冰糖,盛入碗中,溫熱食用。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白露》

總結:一年四季你最喜歡的季節是哪個?對於「白露」你知道多少?

-----------------------------------------------------------------------------------------

生活處處是課堂,感謝你的細心閱讀,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心得 的精彩文章:

一天三棗,容顏不老!「美顏果」的正確吃法你知道嗎?
想防「濕」?不要急,先來認清楚你防的是哪種「濕」!
還在用艾灸吃藥「祛濕」?人體有幾個「排濕口」你知道嗎?
不想濕氣找上門?避開以下雷點拒「濕氣」於千里之外!
夏「濕」不除,冬「病」纏身!日常5個「祛濕」方法你做到了嗎?

TAG:健康心得 |

您可能感興趣

張雪迎白髮的樣子竟然如此驚艷,比黑髮好看十倍!
《白髮》張雪迎白了頭更驚艷,還有哪些女星白了頭髮也好看?
張雪迎白色呢子大衣盡顯氣質,滿臉的膠原蛋白,笑容很是甜美
張雪迎白T配牛仔褲,街上10個有9個這麼穿,她卻憑腰帶勝出!
巨頭注資,樂視又迎白馬騎士?
張雪迎白T配紅色皮裙,裙子剛過臀部還往下蹲,正面估計全露了
張雪迎白裙合集,氣質似仙女,網友:心目中的「尹夏沫」就是這樣
12星座一周運勢:水逆結束,迎白羊座新月,12星座開啟一年新篇章!
宮本綠色皮膚公布,蘭陵王喜迎白龍皮膚,7款勇者皮膚免費任選1
特朗普政權:趕走窮人和有色人種乃自由女神的本意,美國歡迎白人
美國第一夫人和丈夫特朗普迎白宮聖誕樹,第一夫人優雅與百姓握手
2017年到2018年受歡迎白酒品牌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