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奧巴馬說讀她的小說,可以體會「人之所以為人」的普世真理

奧巴馬說讀她的小說,可以體會「人之所以為人」的普世真理

作者簡介:

瑪麗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1943—— ):美國當代著名女作家,出生在愛達荷州的科達倫鎮。寫過四本小說和五本非虛構作品。處女作《管家》 1980 年出版後,立刻引起轟動,獲美國筆會/海明威獎,併入圍普利策文學獎,被譽為美國當代文學經典。

24 年後,第二本小說《基列家書》出版,連獲 2005 年普利策文學獎和國家書評人兩大文學獎項。隨後推出此系列另兩部獲英國橙子文學獎的《家園》(2008)與獲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的《萊拉》(2014)。

2013 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為她頒發國家人文獎章,授獎詞稱:羅賓遜博士的小說以及非虛構作品勾勒出我們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充分探索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世界,並定義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普世真理。

2016 年 4 月,瑪麗蓮?羅賓遜從艾奧瓦大學作家工作室退休。

書籍摘錄:

我叫露絲。我和妹妹露西爾一同由外祖母西爾維婭· 福斯特太太撫養長大,外祖母過世後,由她未婚的小姑莉莉· 福斯特和諾娜· 福斯特接手,後來她們跑了,照管我們的人變成她的女兒西爾維婭· 費舍太太。在這幾代長輩的輪替中,我們始終住在同一座房子里,我外祖母的房子,建造者是她的丈夫埃德蒙· 福斯特,他在鐵路局工作,在我尚未出世的多年前就已撒手人寰。是他讓我們落腳在這個不宜居住的地方。他在中西部長大,住的是一間從地里開鑿出來的屋子,窗戶恰好和地面及視線齊平。從外面看,那間屋子不過是個土墩,和人類的堡壘或墳墓無異;從內部看,那方空間里的世界處於絕對水平的位置,嚴重縮短了視野,地平線環繞的似乎除了那棟生草土鋪蓋成的屋子外別無其他。

因此我的外祖父開始遍讀他能找到的遊記,各種探險日誌:去非洲山區的,去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落基山脈的。他買了一盒顏料,臨摹雜誌上的一幅日本富士山版畫。他還畫了許多別的山,即便有哪座是真實存在的,也沒有一座可教人認得出來。這些山皆是平滑的圓錐體或土墩,有的煢煢孑立,有的層巒疊嶂或被群峰簇擁,翠綠、棕黃、潔白,依季節而定,但山頂總有積雪,那些山頂或粉、或白、或金,取決於一天里的時間。在一幅宏偉的畫里,他把一座鐘形山置於顯著的前景,山上覆蓋了精心繪製的樹木,每一株都卓然挺立,和地面成直角,長勢與褶皺的長毛絨布上筆立的絨毛一模一樣。每株樹上結了鮮亮的果實,艷麗的鳥兒在枝杈間築巢,每顆果實、每隻鳥,都和地球上的經線垂直。身有斑點和條紋的巨獸,看得出,正從右側暢通無阻地奔上山,然後慢悠悠地下到左側。這幅畫體現的是無知還是奇想,我從來不能確定。

來自:亞馬遜

有一年春,我的外祖父離開他的地下穴室,走到鐵路邊,登上一輛列車西行。他告訴售票員他要去山裡,那人安排他在這兒下車,這也許不是惡意的玩笑,或根本不是玩笑,因為這兒的確有山,數不清的山,沒有山的地方則有丘陵。小鎮本身建在一片相對平坦的地帶,那兒以前是湖的一部分。彷彿曾有一段時期,事物的尺寸自行更動,留下諸多謎樣的邊緣,例如過去想必是山的地方和現在的山之間,曾經的湖和現在的湖之間。有時在春天,昔日的湖會重現,打開地窖門,發現水上漂著蹚水穿的長靴,油膩的鞋底朝上,木板和吊桶撞擊著門檻,走到第二個台階,樓梯就消失不見。水漫至地表,土壤變成淤泥,繼而是泥漿,草立在冷冽的水中,水淹至草尖。我們的房子位於集鎮邊緣的小山上,所以地窖里的黑水坑難得多過一個,幾隻瘦骨嶙峋的蟲子浮游在上面。果園裡會積起一灣狹長的池塘,水像空氣般澄澈,覆著草、黑葉和掉落的樹枝,池塘周圍是黑葉、泡過水的草和掉落的樹枝,水面上,天空、雲朵、樹、我們盤桓的臉和冰冷的手,微小得如眼中的映像。

抵達車站之際,我的外祖父謀得了一份在鐵路局的工作。好像是得益於一位小有權力的列車長的相助。那份工作不算特別好。他負責巡夜,或可能是當信號工。總之,他在傍晚時分去上班,提著燈四處走動,直到天明。不過他是個盡職、勤勉的員工,必定會升職。不出十年,他便監管起牲畜和貨物的裝載及卸載,又過了六年,他當上站長助理,在這個職位上幹了兩年。一次,在從斯波坎辦事歸來途中,他的人生和職業生涯在一場引人注目的出軌事故中走到了盡頭。

雖然連遠在丹佛市和聖保羅市的報紙也作了報道,但嚴格來說,這件事並未引人注目,因為沒有人看見事發的經過。車禍發生在一個月黑之夜中途。那輛火車,車身漆黑,流線型的設計優美典雅,人稱「火流星」,在過橋駛到一半多時,車頭朝湖衝去,餘下的車廂隨它一同滑入水中,像鼬鼠爬過岩石一般。一名搬運工和一名服務生正站在守車後端的欄杆旁聊私事(他們是遠親),幸免於難。可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講,他們都不是真正的目擊者——基於當時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而他們又一直站在車尾回頭看這兩個同等合理的原因。

改編的同名電影 Housekeeping (1987),來自:豆瓣

到橋下的水邊。他們大多站在岸上,及時生起一堆火。幾個個頭較高的男孩和年紀較輕的成年男子,帶著繩索和提燈走到鐵路橋上。有兩三人渾身塗滿焦黑的油脂,綁上安全繩,其他人將他們慢慢放入水中,落在搬運工和服務生認定的火車沉沒地點。人們用秒錶計時,兩分鐘後,收起繩索,潛水員僵硬著雙腿,步上樁子,解除安全繩,身裹毛毯。水冷得要命。

天亮以前,潛水員不斷從橋上盪下去,又再走上來或給拉上來。一個手提箱,一塊坐墊,一棵生菜,那是他們打撈到的全部。有的潛水員記得潛下水時曾與火車殘骸擦身而過,可那塊殘骸想必又再度下沉,或在黑暗中漂走了。到那時為止,他們已放棄了尋找乘客的希望,沒有別的可救的東西,沒有殘留的遺物,只有那三樣,其中一樣還是會死的。他們推測起這並不是火車脫離橋的地方,還有火車如何在水中移動的問題。是不受速度影響像大石頭那樣下沉,還是不計重量像鰻魚似的滑行?假如車確實在這兒離軌,它有可能在前方一百英尺處停住。或者,在觸底時車體會再度翻滾或下滑,因為橋樁是打在一排給水淹沒的小山之頂,這些山一面構成一道寬谷的側壁(另一排山在往北二十英里處,有部分成了島嶼),另一面是懸崖。顯然這些山是過去另一座湖的堤坎,由某種易碎的石頭壘成,這種石頭在水的沖蝕下流失殆盡。假如火車傾覆在南面(搬運工和服務生的證詞如是說,可到這時,他們的話已無人採信),經過一兩次的下滑或翻滾,也許會再度下沉,落到更遠,相隔的距離更長得多。

作者本人, (c) AlecSoth Magnum Photos GIVENNESS

過了沒多久,幾個少年走到橋上,玩起跳水,起先小心謹慎,後來簡直樂開了懷,驚呼連連。太陽出來後,雲吸足了陽光,變得五彩斑斕。天更冷了。太陽越升越高,天空逐漸變得像馬口鐵般光亮。湖面風平浪靜。當幾個男孩的腳擊中水時,有一絲細微的開裂聲。明凈、破碎的冰面伴隨他們激起的波紋而抖動,待湖水恢復平靜後,又像倒影的碎片般自行彌合。其中一個男孩游到距橋四十英尺外,順著那道側壁和那塊嚴實、密不透風的石頭,摸索著下到以前那座湖裡,先是頭,然後蹬腳探身。但想到自己所在的地方,他頓時一陣驚懼,朝空中躍起,腿正好擦到什麼東西。他俯下身,把手放在一個光溜溜的表面上,與湖底平行,但感覺比底部高出七八英尺。是一扇窗。那列火車側翻在那兒。第二次他就夠不到了。水把他託了上來。他說,他摸到的所有東西里,只有那塊平滑的表面沒有為水草覆蓋或蒙上一層稀疏的物質,比如淤泥。這個男孩是個撒謊高手,孤單寂寞,永不饜足地想討人歡心。他的故事,既無人相信,也無人質疑。

等他游回橋邊,給拉上岸,告訴人們他剛才去過的地方時,水開始變得暗啞混濁,好像冷卻的蠟油。游泳的人浮出水面時碎片飛濺,冰層劃破處結起的冰膜看上去嶄新、晶瑩、發黑。游泳的人都抵了岸。到夜晚時分,那兒的湖已完全封凍。

這場慘禍給指骨鎮留下三位新守寡的婦人: 我的外祖母,上了年紀、開乾貨店的兩兄弟各自的妻子。那兩位老婦人在指骨鎮住了三十年乃至更久,可她們選擇了離開,一個去北達科他州和已婚的女兒一同生活,另一個找到在賓夕法尼亞州塞威克利市的朋友或親戚,此前她一結婚就離開了那兒。她們說她們無法再對著湖住下去。她們說風裡有湖的氣味,她們能在喝的水裡嘗出湖的滋味,她們無法忍受聞到它、嘗到它,或是看到它。她們沒有等待追悼會和紀念碑的落成,前來憑弔和觀看的人很多,他們在鐵路局三位官員的引領下,走上大橋, 行在為這場儀式而架起的欄杆間, 把花環投在冰上。

來自:豆瓣

誠然,在指骨鎮,人們無時不意識到那座湖的存在,或說是湖泊深處,下面那沒有光、沒有空氣的水域。春天,犁過的土地切開了口子,敞露著,從犁溝里散發出的正是那股相同的、刺鼻的、濕潤的味道。風裡飽含了水,所有抽水泵、溪流和溝渠都有一股不含其他成分的純凈的水味。湖的根底

是過去那個湖,覆壓在下面,無名無姓,漆黑一片。後來有了指骨鎮,有了圖表和照片上的這座湖,湖面灑滿陽光,綠色生命和不計其數的魚兒生長其中,人們可以俯視船塢的影子,望見布滿石子和泥土的湖底,差不多和看到乾燥的土地一樣。在那之上,春天湖水上漲,把草變得像蘆葦一樣幽秘粗糙。在那之上,湖水懸在陽光里,氣味和動物的呼吸一樣濃烈,溢滿群山包圍的這方園地。

我的外祖母似乎沒有考慮搬家。她在指骨鎮住了一輩子。雖然嘴上從來不說,心裡無疑也很少想到,但她其實篤信宗教。換言之,她把生命想像成一條路,人沿著它前行,這條路十分簡單,能夠穿越廣袤的國度,目的地從一開始就在那兒,在一定距離外,像某座普通的房子,佇立在尋常的日光下,人走進那兒,受到正派之士的歡迎,給領到一個房間,曾經失去或拋下的東西,統統集結在那兒,等候。她相信,將來某個時刻,她會和我的外祖父相遇,重新開始他們的生活,不必為錢發愁,氣候更加溫和。她希望我的外祖父不管怎樣能更穩重一些,多掌握一點常識。就活到那時的他而言,

這已不是年齡的緣故,我的外祖母不相信容貌變化一說。他的死讓人痛心的地方在於,由於我的外祖母既有房子又有退休金,孩子都快長大成人,所以在她看來,這像一種叛逃,並非全在意料之外。多少次,她早晨醒來,發現他不見了蹤影?有時,他一整天四處遊盪,細聲細氣地顧自哼歌,與妻子和孩子說話的口吻,宛如文質彬彬的紳士在對陌生人講話一樣。如今他終於消失了。當他們重聚時,她希望他能有所改變,本質上的改變,可她沒有一心要達成此願。在這般冥想中,她開始了孀居的生活,徹底轉變成一個好寡婦,和此前當一個好妻子一樣。

題圖為電影《告別有情天》劇照,來自:豆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標誌設計元素運用實例:海豚
《創意@配飾》手工打造皇冠
《競爭的藝術》,講了四對畫家的「友誼和博弈」
為了名氣,七匹狼收購 Karl Lagerfeld 大中華區分銷權
Uber 的虧損縮小了,但打車還是一個要持續燒錢的生意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奧巴馬卸任,美國人最不舍的卻是她
奧巴馬夫人給年輕人的建議:你應該和你能夠尊敬的人結婚
為什麼有人把盧錫安叫做奧巴馬?國外友人知道後的反應可以笑一年
人們熟知的年輕時的美國十位總統,特朗普最搞笑,奧巴馬確實黑
特朗普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奧巴馬已經冒頭!
特朗普看不起奧巴馬,其妻子卻是黑人「粉絲」!
奧巴馬時副總統拜登,忍不住了!演講說:特朗普支持者是美國人渣
奧巴馬的童年,再看特朗普的童年,就知道什麼是差距了!
普京親手扶她下馬,奧巴馬彎腰以示恭敬,這個女人你知道是誰嗎?
這可能是奧巴馬政治生活最尷尬的一刻了:中國製造可以說無處不在
米歇爾奧巴馬,「如果我們無畏成長,最終世界會擁抱我們」
多圖直擊奧巴馬的可愛時刻,總統也是人
奧巴馬夫人說她至今都搞不懂為什麼會有女性會投票給特朗普
菲律賓大罵奧巴馬,卻獻唱特朗普,他的話你要當真也別不當真
特朗普:我的貢獻十個奧巴馬也比不了,美國人民的回答卻讓其顏面盡失!
奧巴馬真的懂球,直言一人曾把喬丹防成科比,數據也支持他的說法
讓奧巴馬教你 如何知道另一半是不是對的人?
奧巴馬是怎樣評價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的?說出來你別不信,漲知識了
哈里王子的婚禮細節:除了奧巴馬將會出席,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各國領導人年輕容貌:普京從小沒變樣,英拉驚艷,奧巴馬不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