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59歲「北漂」女鼓手:為自己活一回

59歲「北漂」女鼓手:為自己活一回

8月22日,北京,左安門橋西高鐵橋下,天色漸暗,路燈下,張士敏正在練習架子鼓。

近日,因在鐵道橋下獨練架子鼓的照片和視頻被上傳至網路,59歲的張士敏火了,有人說,她是「最孤獨的女鼓手」。

「北漂」十多年的張士敏,來自黑龍江伊春,一次在公園偶然聽到架子鼓便喜歡上了這種打擊樂。為了不擾民,她平日里就在左安門橋西的高鐵橋下、南護城河邊等地練習,幾乎風雨無阻。一練,就是近六年。

她朝七晚九地練習,目的只有一個:重回公園時,人們能看到一個59歲老太太把架子鼓打出了花兒。

59歲"北漂"女鼓手

本組照片拍攝時間:8月22日至23日

清晨,天壇東里南區,張士敏正在自己和別人合租的出租屋內吃早餐。早餐很簡單,一小碗面和一袋牛奶。

她是6年前在天壇公園跳新疆舞時,迷上的架子鼓。「這才藝多酷,老年人玩的少。」聽說有人要換新鼓,她趕緊掏了1000塊錢買下來,這架二手鼓就這麼跟了她6年。

為了減少路上耽誤的功夫,張士敏在練鼓地的附近租了房子,10平米不到的單間里,每天待得最長的時候就是晚上回去睡覺。

早飯後,張士敏在床上下「一字馬」。

她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半輩子都在為生活奔波,以前為了弟弟妹妹,後來為了女兒。

30多歲的時候,張士敏和丈夫離了婚,她倒一點不難過,「吵吵鬧鬧過日子不幸福,離了反而自由。」

早上出門前,張士敏會先給自己化化妝。年輕時文的褐色眉毛,顏色淡了許多。

59歲的年齡還是在髮際線上留下了痕迹,張士敏不遮蓋,乾脆把頭髮梳得高高的。

前半輩子,她奔奔忙忙從沒想過自己喜歡什麼,時間悄悄地就催著她老了。

化完妝的張士敏,整個人看上去都精神了不少。

時間沒饒過任何人,年老的跡象50歲那年在張士敏身上爆發。到北京幫女兒帶孩子,鄰居的小姑娘叫她阿姨,上公交開始有人給她讓座。

也是在50歲,張士敏決定為自己而活。

張士敏展示她的新疆舞服裝。

她用跳舞對抗臉上日漸豐富的皺紋,大爺大媽們跳的廣場舞太過整齊劃一、缺乏美感,她學新疆舞,跳到了有人欣賞、別人求教的程度。

在舞蹈中,張士敏找到了年輕時都不曾有過的價值感,「有人欣賞你,給別人帶來美的享受,我特開心。」

後來,她又迷上了沒有多少老年人會想玩的架子鼓。

早飯後,張士敏習慣到小區里晨練一會兒。

每天早晚各鍛煉一次,每次二三十分鐘。她說,鍛煉身體有利於打架子鼓。

早上7點多,張士敏走出出租房,前去練習架子鼓。

剛開始,她找會打的人東學一點,西學一節,也上網扒視頻看。在家照顧外孫女之餘,她買了一台膠皮啞鼓,在家帶著耳機練,有空就到橋下練。

張士敏騎著小電動三輪,拉著拖車,拖車上放著她的架子鼓。

她的鼓鼓壁發黃,一個鼓用鐵絲箍著,鼓面上貼了好幾層膠帶,兩個鑔面的紋理刺了黑漬。

左安門橋西高鐵橋下,張士敏開始練習架子鼓。

張士敏練鼓的地方,是她精挑細選過的。離馬路兩邊的小區遠,不擾民;頭上就是鐵道橋,遮陽避雨。

張士敏在所坐的凳子下點了幾盤蚊香。她說北京今年雨水多,蚊子就比較多。

張士敏最喜歡這地方的兩大好處,一來,旁邊有路燈,練鼓練到9點也不黑,譜子她都能瞅見;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人少,沒人注意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

至少張士敏不想現在就被人圍觀,她玩架子鼓已經5年,在橋下練了2年,但覺得自己離公開表演的水平還差得遠。

3個月前她才決定跟專業老師好好學一學。每周六一堂課,學一個小時。

鼓前有個過道,偶有一兩個人走過,或盯著她看,她也不抬頭,鼓槌在低音大鼓、叮叮鑔和吊鑔上來回飛舞,後脖頸子上的細汗亮晶晶的。

最近練習的《公路之歌》,老師已經教完了全部節奏,歌曲3分鐘,張士敏練了一個星期。在無數個3分鐘里,張士敏塞著耳機,頭上隆隆跑過的火車聲,她聽不見。

張士敏吃著簡單的晚餐,渴了就拿起軍用水壺喝水,她說軍用水壺裝水多。

每天,練鼓會花去張士敏至少10個小時。早上7點出門,晚上9點才回家,午飯、晚飯靠包子、棗糕配上黃瓜、葡萄解決。

唯一能抓住她眼睛的是眼前放著鼓譜,以前,上面的黑蝌蚪認識她,她不認識人家。她甚至連上廁所都規定了時間——10分鐘。除此之外的一切光陰,都被她拿來練鼓。

天色漸暗,路燈下,張士敏正在練習架子鼓。

「做到最好」幾乎是張士敏的人生信條。這條「最」的高線到底在哪,張士敏說不上來,「反正不能糊弄,讓人覺得不行。」

練習休息期間,張士敏跳起了新疆舞。架子鼓和新疆舞是她的最愛。

一段練習了一周的鼓點如果總是跟不上耳機里音樂節拍,張士敏就會情緒低落。這時候她就扔下鼓槌站起身,在沒什麼人會路過的鐵道橋底下,打開手機里的歌,跳上一段最拿手的新疆舞。

雖然身上沒穿那件藍色舞裙,但她會回想她在天壇公園全妝全扮時跳舞的畫面:一起玩的夥伴們圍著她,路過的遊客們看著她,有人錄像,有人會在舞后和她合影。

那種在舞台中心被關注、被欣賞的價值感是她年輕時從沒感受過的高光時刻,這讓她一下就能找回繼續練鼓的精神頭。

接著張士敏就會調整呼吸,重新坐回那張磨得發亮的板凳,帶上耳機,拿起鼓槌,繼續在那台1000塊錢買回的二手架子鼓上流汗。

晚上9點左右,左安門橋西高鐵橋下,練習了一天後,張士敏將架子鼓搬上小推車,準備回家。

張士敏騎著電動三輪將裝著架子鼓的小推車拉回家。

打架子鼓讓張士敏重新找回了保持心態年輕的方法。剛開始常勸母親沒必要啥事兒都那麼張揚的女兒,後來也理解了張士敏,甚至開始羨慕她,「挺有勇氣的一個人,感覺啥也難不倒她。」

- The End -

攝影:新京報記者尹亞飛

文字:新京報記者劉珍妮

編輯:小麥

本文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拍者 的精彩文章:

開學啦!清華迎來428名00後新生
來,我們假裝和特朗普一起看超級日全食!
圖集:三伏天里的這些事兒
第178個世界攝影日,致敬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照片
歷時10年,拍攝「慰安婦」真實現狀

TAG:拍者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32歲「北漂」剩女說:30歲後,我只想和「錢」談戀愛!
娛樂圈第一母親,伺候癱瘓老公8年,60歲北漂,65歲嫁給姐夫
歷史北漂第一人,39歲北漂,被慈禧耽擱了40年,直到83歲才出名
娛樂圈最勵志的女星,17歲帶父母北漂擠租屋,20歲給父母買房
她60歲丈夫去世,61歲開始北漂,64歲嫁其姐夫,如今84歲兩個女兒都是演員!
23歲離開銀行,31歲北漂,38歲回歸生活…「書店女神」到底能有幾副面孔?
他5歲喪母,31歲喪父,北漂15年後,如今逆襲成最具人氣小鮮肉!
90後「北漂」美女主持人,每天4小時往返北京燕郊,為夢想值了
她當初帶著600元獨自北漂,後來怎麼成為張韶涵的女人的?
男歌手北漂圓夢失蹤16年,60歲老母親怕他認不出去做全臉整形
97歲還想娶22歲的畫家:27歲學畫57歲北漂,一幅畫賣9億
北漂5年,她終於擁有了一間600㎡的房子
勵志大師齊白石:57歲北漂,80歲致人懷孕,93歲要娶嬌娃
53歲北漂的齊白石,放出了10句狠話
北漂5年,我終於擁有了一間600㎡的房子
北漂單身青年25萬裝48平溫馨小窩,終於告別了出租房生活!
獨自北漂,租了個單間,每月房租2300元!爸媽看到後,讓我回老家
「在冬天分手是一種什麼感覺」,這是10個北漂男女的回答
小夫妻花2萬租下北京600平院子,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活成最幸福的北漂
一個北漂「大齡剩女」的哭訴:34歲後,我才知道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