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周董御用「吃雞」神器 1More電競頭戴式耳機評測

周董御用「吃雞」神器 1More電競頭戴式耳機評測

斷斷續續關注那麼多年的電競行業,小編覺得還真是挺有趣的。小編自小就是「電子海洛因」的忠實反對者,因為小編小時候都在看諸如WCG,ESWC,CPL等專業電競比賽(某當地體育台當年也是真敢播)的時候,覺得要打得那麼厲害除了天賦,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因此會覺得這個行業很帥之外,肯定也是很有發展前景的。

及至電競行業在國內消沉了一段時間,後來以更加專業的態勢全面復興的時候,小編所看到的發展前景,要比小時候想到的大太多。例如很多人沒想到的是,1MORE這個大家熟知的音頻品牌,今年所推出的1More spearhead 電競頭戴耳機(下稱1More電競耳機),在ChinaJoy2017上成為了很多戰隊的標配。受這股電競潮流帶來的影響誕生的1More電競耳機(官方售價:699元),產品做得怎麼樣,對市場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趁著這款耳機送到PConline評測室,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外觀概況:視乎更像一副時尚耳機


從包裝上看,雖然和典型的頭戴耳機產品類似,仍然是以產品硬照+簡潔背景的模式,作為外包裝的風格。由於1more現已擁有了專屬logo,所以logo並不是僅僅加入包裝中,更是成為了貫穿包裝設計的連線。這種做法讓這個以紅黑色調為主打的包裝,因為logo的插入顯出了一些不同。從設計語言和風格來看,這的確更像是一個潮牌產品的包裝,能夠給予數碼愛好者全新的感官體驗,也能給普通消費者符合時代潮流的印象。

1more電競耳機採用翻蓋式的包裝,翻開蓋子之後,我們就能看到1more電競耳機被放置在盒子本體內的凹槽中。而在翻開的蓋子上,我們能夠看到以紅線繪畫的手稿圖。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和看上去很潮的包裝外觀相比,包裝內裝顯得有些廉價。當然小編也知道成本控制很重要,只是包裝內層的凹槽是以海綿+絨布組成,品牌logo的位置做成金屬銘牌的話,整個產品包裝的格調會更上一層樓。

拿開盒子本體的透明上蓋,我們可以看到1more電競耳機被收藏在紙盒當中。這樣的設計能夠避免耳機產生晃動,方便存儲和運輸。而在包裝中我們還能找到配套的一些配件,例如Micro usb數據線、3.5mm介面音頻傳輸線,以及一個漆皮收納袋。

而當我們真正拿出1More 電競耳機時,第一感觀是耳機造型相對大部分遊戲類耳機而言,並沒有太過張揚或艷麗的點綴,這跟之前評測過的賽睿寒冰7有點類似,有點往時尚、輕奢路線上靠的意思。

為了能夠有更加透氣的效果,不僅是在耳罩部分使用了高透氣性織物材料蒙皮,內置的是彈性偏軟的涼感棉;頭梁部分也是使用了同樣的高透氣性材料進行包裹。與皮膚長時間接觸的部分使用這些材料,相信1More設計出發點是對於遊戲情境中用戶實際使用需求而考慮的。

再從內在打量一下1more的做工。耳機滑軌使用了無級滑軌,這樣能夠更加精確地匹配用戶的頭型,佩戴也更加舒適。從螺絲和軌道,整體做工精緻無槽點,說明1More電競耳機在最基礎的生產加工上花上了不少的心思,保證耳機在長時間的使用中仍然能夠保持結構上的穩定。

將耳機拿到側面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穩定梁的外側附上了精細的噴漆和拉絲工藝,看起來金屬感十足。「1」logo的位置內置有RGB發光二極體,在使用過程中(PC模式)都會有相應的燈光效果。而耳機的麥克風設計卻是整款產品「點睛之筆」。這根能夠伸縮的麥克風同樣也支持RGB燈光,整根麥克風猶如一隻鉛筆般的嵌入左側外殼上,能夠前後拉伸大約3cm左右,可惜不能左右調整。這種設計使得整個耳機在外觀方面保持不錯的整體性,有的人會說更有科技感,同時具備一定的實用性。

再讓我們仔細看看腔體背面的做工。殼體邊緣做了一個小包邊的設計,同時也內置RGB燈帶,結合上文提到了1字Logo和麥克風部分,該耳機總共有3大部分支持RGB燈效調整。平面部分採用了類似於鐳射CD紋的設計,看起來也是相當有質感。雖然腔體尺寸給人的感覺並不大,但依舊採用了50mm石墨烯同步振動喇叭單元,配合專利磁懸浮式聲學設計,當低頻達到低於30 Hz時,雙耳將體驗到喇叭發出的真實振動波,帶給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1More電競頭戴式耳機是支持語音主動降噪功能,如何實現呢?正是通過左右頭粱連接處所隱藏的小麥克風完成。而要正式要開啟語音降噪功能則需要安裝完整的驅動,咱們下面實際體驗內容里慢慢講。

至於介面與控制鍵部分,全部被安置在了耳機左側,除了常見的麥克風開關、3.5MM和USB介面之外。1More電競耳機在音量調節上花了點小心思。這顆音量旋鈕帶有按鈕功能。在還沒按下的情況,它是用於調節耳機的音量的。在旋鈕按下的情況下,這顆旋鈕是用於調節低頻的量感多少。以往有些朋友會覺得耳機聽起來還挺舒服,就是低頻有點多或者不太給力,這下通過自主調節,不僅能夠調整到自己適合的聽感,而且還能針對不同的遊戲環境調節聲音的變化,算是一個挺有用處的小設計了。只不過要實現這個功能,依舊需要安裝對應驅動程序。


驅動體驗:功能豐富,小細節有待優化


上文提到了1More電競耳機具備有十分豐富的功能,但要想實現這些功能前提,玩家必須為耳機安裝驅動程序也是意料中事。在介紹驅動程序之前要說個題外話,包裝中並沒有配備任何承載軟體的介質,因此小編還是到官網下載驅動。有點失望的是,官網驅動在win10下無法正常使用,最後小編向1More客服索取安裝才能正常使用,所要驅動過程也比較順利,希望官方能儘快進行這方面的更新。

打開驅動程序之後我們首先能夠看到的是耳機的工作狀態頁面,界面設計風格和包裝保持了一致。默認界面下能夠控制主音量之外,左右聲道的音量都能獨立調節,方便用戶調整出最適合自己的聲音環境。

看到這裡,熟悉遊戲耳機的玩家已經看出關鍵點了。整套1More 電競頭戴式耳機的驅動實際是基於Xear Surround Headphone驅動為藍本進行特別定製的版本,也代表了1More所支持的7.1聲道和語音降噪功能等,也是以基於驊訊電子Xear Surround Headphone音效技術,而目前有諸如雷蛇、賽睿乃至碩美科等諸多遊戲硬體廠商都是有相應產品搭載Xear的方案。

支持10段EQ均衡器調節,內置有13種不同風格的默認音效可一鍵切換。

內置DAC採樣率調整

而要開啟7.1聲道功能,玩家們則需要打開Xear Surround功能,內置由音樂和影音兩大模式切換,也支持房間大小選擇,主要則是對聲場大小的調整。

同樣,麥克風輸入的音量也是能夠通過切換頁卡,進行左右聲道獨立的調節,方便用戶能夠對1more電競耳機調整到更加完善的程度。

主動語音降噪並不支持模式選擇

另外有關語音有一個挺有意思的小功能——魔幻音效,內置恐龍、鴨子、男生和女生四種變聲音效選擇。請注意,實測編輯部某位摳腳大漢通過該功能,瞬間也能變化成妙齡少女聲音....

有朋友也許還記得上文小編提到過 ,1more電競耳機在耳機機身多處都是支持RGB燈效的。而在軟體中,我們也能夠看到燈光的調節選項。除了顏色可選之外,閃爍的樣式和頻率也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的。


試玩體驗:遊戲or音樂?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平衡


從包裝到產品本身的設計和做工,我們都能感受到1more的確在打造這款電競耳機的時候花費了不少心思。那麼實際的使用體驗又是怎麼樣的呢?首先讓我們來試試遊戲中的體驗。恰逢「吃雞」最近很是火熱,於是小編在配置好耳機之後,便一個猛子扎入遊戲好好體驗一番。

人生的第一次「吃雞」,用的正是1More電競耳機

作為一款遊戲耳機,效果是否震撼,震動是否到位,甚至降噪效果好不好,都不是小編要考慮的。身為FPS玩家,更加希望的是聲音分離度好,定位感清晰,能夠幫助小編啟動自己的聽覺,幫助自己在遊戲中獲勝。「吃雞」遊戲中,1more電競耳機的定位感還是很清晰的,無論距離還是強弱,都能夠表達得比較準確。在準確的基礎上,聲音元素還能夠做到有一定的密度和厚度,也算是在震撼這一項中加上了分數。

至於實際的震動和7.1模擬聲效方面,震動的力度還算是比較適中,但依舊推薦專業級玩家不開啟,多少是有點影響定位準確性。而7.1模擬聲效的表現也是相對會輕一些,畢竟耳機本來的素質和調音已經不錯,7.1聲道的使用更多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感覺。

遊戲玩過了,那麼聽音樂的體驗是怎麼樣的呢?雖說遊戲耳機真的不適合用來聽歌(例如遊戲龍聽歌蟲的賽睿冰寒7),但也不排除有遊戲耳機在聽歌的時候聲音是不錯的。試聽幾首人聲為主的流行樂,能夠感受到1more電競耳機在遊戲中表現出的聲音密度和厚度,在流行樂的演繹中有正面的轉化。於是我們能夠聽到一個氛圍感包裹得不錯,人聲位置也稍微有些貼耳的流行樂演繹,這也是很多朋友喜歡的流行樂表達模式。

那麼是否就等同於1more電競耳機聽音樂也不錯呢?細細品味會發現,它的人聲的表現會有點干,中低頻的銜接也沒有像某些強調人聲和氛圍的音樂耳機那麼順滑。其實這也是遊戲耳機會有的表現,終究中低頻還是會有些分離,保證在遊戲的時候會有更清晰的表現,而不是顯得拖沓粘稠。當然用戶也可以嘗試用更多的低頻量感,假裝讓這個位置的過渡更加流暢一些,只是低頻會不會多得讓人難以接受,取決於用戶所設置的增益值了。總之,在遊戲與音樂兩部分綜合來看,1More電競頭戴式耳機處在一個相對平衡的層面上。

至於佩戴舒適部分。小編實測1More電競耳機在頭頂支撐較足,小編偏大的腦袋帶上去也沒感覺有「頂頭」的現象。左右兩側頭梁壓力略微偏大,但好在耳罩足夠柔軟透氣,所以實際產生的耳壓依舊是處在比較適中的狀態。1More電競耳機整體框架均為金屬材質,雖然採用了特殊減重設計,324g體重仍然不能稱為輕盈,小編實測佩戴2個小時以後已產生疲勞感,建議每次使用時常應在2個小時左右需停下來休息一下。整體佩戴舒適性算是當前「遊戲耳機屆」中上水準。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文章末尾有關「性價比」的問題簡單說兩句:在699乃至800以下這個區間段,大部分遊戲廠商主推的也都是有線虛擬7.1聲道的產品,1More電競耳機所表現出整體實力並不亞於如賽睿寒冰3、烏龜320和羅技G433等等一票明星產品。你肯定會問它是否是同級最值得買的產品,小編認為可以進步的空間,比如如果它支持有線/無線雙模的話,那麼前面這個問題答案大夥自己都懂了。

不可否認的是,對比很多傳統音頻品牌來說,1more的資本運作和品牌宣傳,不僅有更快節奏,而且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快銷品。對於一個成軍時間不長,一定程度上背靠某些群體的音頻品牌,這樣的運營思路其實要更加科學。尤其是在近幾年行業競爭越發激烈,蛋糕開始越來越大的時候,這樣更能夠幫到1more搶佔屬於他們的份額。

這種思路在1more spearhead 電競頭戴耳機身上是表現得淋漓盡致的。我們能夠在這款耳機上看到迎合市場的外觀設計,能看到在聲音上的確有1More的一套。再加上周董強大的號召力,這款產品在更大份的蛋糕上切下了狠狠的一刀,連小編都開始有點期待能夠看到1more接下來會怎樣為這個市場帶來全新的玩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學生黨開學裝機必備,熱門240-256GB SSD推薦
噓!安靜一些 看Geforce如何幫你遠離噪音
印度普及全面屏新操作?1126元即可擁有全面屏

TAG:太平洋電腦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吃雞利器!紅魔Mars電競手機首發評測
女友用了它竟成吃雞大神 紅魔Mars電競手機評測
採用電視機型外觀!Tivoo「像素風」藍牙音箱評測
6寸頂級屏幕搭配輕巧機身 掌閱iReader T6電子書評測
輕鬆讓手機化身視頻拍攝利器——魔爪Mini-MI手機三軸穩定器 開箱評測
紅魔Mars電競手機評測:10G內存+邊框觸控,吃雞新利器
聽聲辨位,itoos G1電競耳機評測
微星Vigor GK50炫彩機械電競鍵盤評測
努比亞紅魔Mars電競手機評測:立體散熱技術讓你冷酷吃雞
mini Comet 電動直升機裝機評測
靜享運動Libratone TRACK+入耳式降噪耳機使用評測
口腔「隙」節清潔神器!飛利浦Sonicare噴氣式潔牙器評測
「5iMX測評室」精工品質:ScaleClub思卡仿型三檔變速波箱評測
賽睿Arctis pro無線遊戲耳機評測
德系血統無線耳機,動鐵音質自由享受好音樂—BRAGI The Headphone 雙無線藍牙耳機評測
賽睿Arctis Pro遊戲耳機評測
德國原廠Cherry MX軸 魔力鴨P1機械鍵盤評測
內置多種拍攝模式,讓你用手機也能拍大片—大疆靈眸OSMO Mobile 2手機雲台評測
HiFi音響老牌耳機首秀,惠威AW71真無線耳機開箱評測
電競手機標杆之作:努比亞紅魔Mars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