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把這八個人生智慧傳給孩子,勝過百萬家產!

把這八個人生智慧傳給孩子,勝過百萬家產!

曾國藩曾對子女說:「余將來不積銀錢留與兒孫。」他對他的學生李鴻章解釋自己的苦心時說:「兒女有出息,給錢有何用?兒女沒出息,給錢又有何用?」

一個優秀的家庭、一對優秀的父母,並不是給孩子留多少存款,多少棟房子,多少輛轎車,而是通過言傳身教給他們多少人生智慧。

第一,學會耐心地傾聽

人為什麼只有一張嘴,卻有兩隻耳朵?是為了告訴人們,要少說多聽。

《史記》有句話說:「言能聽,道乃進」,就是告誡我們,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話,才能有所得。

但如今很多人都缺乏耐心,沒有耐心聽別人說完,總覺得自己說的才是最準確的、最有道理的。其實沒有誰可以忙到連等待別人表達的時間也沒有,因此你缺的不是時間,而是素養。

在對方一股腦兒的傾訴里,可能有家長里短的嘮叨,是非曲直的糾葛,甚或衝動魯莽的衝撞,令你心生反感,難以接受。然而,一個有修養的人,則應寬容大度,讓人把話說完,哪怕其中只有一句有益,也應視為精神營養。

父母的行為具有示範、榜樣的作用。引導孩子學會傾聽,父母首先要傾聽孩子的心聲。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只有覺得對方能理解他,才能聽得進對方的話。在和孩子交流後,還要引導孩子認識傾聽的好處,從而讓孩子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第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熱愛閱讀可以改變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一生受益。

孩子喜歡閱讀勝過純粹的學校教育,勝過最高級的大學文憑。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父母獻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標誌。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正確的閱讀呢?

第一,要讀經典。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這是最值得後人學習與吸取的。

第二,「一書不盡,不讀新書」。就是說一本書沒讀完的情況下,不要急著讀另一本書。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學習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內,再能出乎其外。」讀書更是這樣,一本書,你要先能沉浸進去,你才能最終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東西。

第三,不能死記硬背。曾國藩曾對兒子說:「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說讀書沉浸其中,其實應該是一件非常輕鬆愉快的事,不要當成任務來死記硬背。

第四,勤做筆記。要把讀書時的所感所想,不論是心得體會,還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隨手記下來,這樣才能有助於讀而後學。

第三,可以和任何人溝通

可能很多人會發現,中國家庭親子關係有個特點,就是幾乎沒什麼感情交流。父母也好,孩子也好,為對方做了什麼,基本不說出來,心想著只要問心無愧就好,說白了這就是缺乏溝通的表現。

有人曾說:「在這個年頭你要出人頭地,說穿了沒什麼大學問,就是敢表達自己,讓別人充分了解你的長處,你才能被人賞識,才有可能成功。」這話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也有一定道理。

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展的機遇,更重要的是也容易造成家庭的不幸福。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想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先從自身做起,學會與孩子溝通交流。

第四,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甚至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許多父母的頭等大事。而成功教育的第一步,莫過於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不會換燈泡,這不是什麼高貴的表現,而是不懂得照顧自己,不會動手做事,不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

要想讓孩子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應放手讓孩子獨立分析、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積極設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消極的等待。或許在此過程中,孩子會做得不十分恰當,但是就是在這些小事的處理過程中,孩子才漸漸成熟起來。家長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勇於實踐,幫助他們不斷地成長起來。

第五,懂得尊重他人

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得先學會尊重他人。有的人,自以為很高貴,看不起別人,對待地位比他低下的人,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也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炫耀欲,這種人往往是層次低的人。

沒有人想讓自己孩子成為這種層次低下的人。但往往卻事與願違。很多父母為孩子花錢從來不吝嗇,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滿足,卻很少對孩子進行尊重教育,孩子不懂得尊重長輩、尊重父母、尊重老師、尊重同學;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時刻創造條件,啟發孩子學會用感恩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付出,讓孩子先從感恩父母開始。比如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做事後要說謝謝等,通過這種小的事情、小的情緒讓孩子熟悉這種感恩的狀態,並最終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只有學會感恩,才會懂得尊重。

第六,養成孩子嚴謹的品性

嚴謹的品性是孩子將來與人交往、受人尊重、讓人欣賞的最基本的人品。社會是合作與競爭的社會,要使孩子將來能夠適應繁雜的社會性事物,就必須養成嚴謹細緻的習慣。

時常聽到不少父母說:「我們的孩子一天到晚總是忙忙亂亂的、做事毛手毛腳、慌慌張張、丟三落四的」,「每天上學總要把一些學慣用具遺落在家裡」,「平時挺聰明的,一到考試也是因為馬虎,錯好多題」,「真是讓我們著急,怎麼說他也不管事,可怎麼辦呢」。

歸結起來,這就是孩子做事不嚴謹,就需要引導孩子做事的計劃性。父母應該給孩子講,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都應有一個周密的計劃,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事前做哪些準備、如何開始等等。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則培養孩子嚴謹細緻習慣,幫助孩子克服做事馬虎、毛躁、毛手毛腳、慌慌張張、丟三落四的毛病。

第七,懂得自我批評

有教育家曾說,「批評孩子,不如幫孩子學會自我批評。」批評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錯誤,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批評,堅持自我批評。只有逐漸地學會了自我批評,孩子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和原因。

教育孩子學會自我批評,家長一定要發揮好帶頭作用。家長也難免犯錯誤,在孩子面前也要勇於認錯,有錯就改。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願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害怕失去家長的威信。

其實這樣想完全是多餘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如果誠懇認錯,並加以改正,孩子對父母反而會加深理解和尊重,也會使孩子明白做人的基本要求,從而更加主動地約束自己。

第八,培養自學能力

所謂自學能力,就是不依賴教師、家長,通過獨立學習、鑽研而獲取知識的能力。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現在知識更新或者增加一倍只需要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一生之中必須時刻學習,才能保證跟上時代的節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與其教給孩子更多的知識,倒不如讓孩子掌握學習知識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性地進行學習,從而更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要求。

自學能力要從小培養,那麼應該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呢?不妨試試下面三個方法。

第一,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父母就不用操多少心了。

第二,引導孩子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就在於應用,在於指導人們的生活,學習而不與實際相聯繫,是沒有用的。最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便是與實際相聯繫。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孩子獲得成就感,更加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第三,創造一個自覺學習的家庭氛圍。父母要求孩子去讀書,自己卻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那麼教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果全家人能夠一起坐下來,一起讀書,一起講故事,一起畫畫,一起拼圖,那麼這種家庭氛圍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編輯整理

轉載須授權,侵權必究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胡適:中國的內病有五種,我叫做五鬼症
100年前一個法國人,拍攝了72000張中國彩色照片,罕見!
這些越喝越錯的喝茶習慣,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TAG:京博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生完孩子前兩年,這些話千萬不要和女人說
偉大嗎?年輕母親生過7個孩子 卻只有一個叫她媽媽;為夫夫家庭生兩孩子 分文不取
二十多歲生孩子和三十多歲生孩子,竟有這麼大的區別!
容易毀掉孩子的這四種老人,千萬謹慎!
20歲媽媽生下孩子是畸形,愁壞了一大家子人
家裡有這幾個月出生的孩子將會大紅大紫,有你家孩子嗎?
養個孩子,消滅一個百萬富翁
誰家孩子是這個生肖,恭喜您!命中貴人多、橫財多、一生幸福!
只生了一個孩子,卻成了兩個孩子的媽,善良的人總是幸運的!
家裡有這3個生肖的孩子,天生富貴命旺父母財運爆棚必定家財萬貫攔也攔不住
家裡的孩子是這幾個生肖,男俊女美,一生富貴無憂!
大姑子生孩子我給八百,我生女兒她給兩千,打開紅包我們斷了聯繫
孩子營養不良,一般會有這5種表現,你家寶寶中了幾個?
這七種話千萬別對孩子說!
寒假裡,所有老師都想囑咐家長:千萬別讓孩子養成這7個壞習慣!| 精選
千萬別給孩子買這種童裝,有毒!
這個姓氏很難給孩子取名,難住家裡的十多個大人,而姑姑給侄女取的這個名字亮了
這幾位餘生將在監獄中渡過的孩子,第4個孩子網友直呼冤枉
嫁進他家,生了一個兒子,婆婆卻讓我為別人再生一個孩子,我哭了
把孩子交給這4種人帶,孩子就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