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外書展史:宋朝「曝書會」令人神往

中外書展史:宋朝「曝書會」令人神往

今年的上海書展剛落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又聲勢浩大地開始了。回味和期待之餘,不禁讓人想關注一下書展本身的歷史。實際上,書展作為一場圖書的盛宴,或可追溯到千年之前。

從「曝書」到「曝書會」

最早的「書展」雛形,大概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即所謂「曝書會」。曝書,即曬書。無論古今,「書」的質地大抵不出木、竹、紙,在霉雨天自然容易生霉。因此,原本的「曝書」只是在夏末秋初曝晒圖書以防蠹蟲霉變的手段——大熱天搬出來曬,可以防書霉變生蟲。西晉時期(公元280或281年)在汲郡戰國魏襄王墓中發現了大批先秦文獻,統稱「汲冢古文」。其中不但有對確定先秦早期準確紀年極有參考價值的《竹書紀年》還有一本《穆天子傳》,共6卷。前五卷記西周穆王駕八駿馬西征之事﹔後一卷記穆王美人盛姬卒於途中而返葬事。裡面就寫道,「仲秋甲戌,天子東遊,次於崔梁,曝書於羽陵。」西晉的著名訓詁學家郭璞註:「暴書中蠹蟲,因雲蠹書也。」到了北魏時期,名著《齊民要術》已經對「曝書」進行了理論性的闡述,甚至還有對「曝書」實施細節的描寫。所謂「五月濕熱,蠹蟲將生,書經夏不舒展者,必生蟲也。五月十五日以後,七月二十日以前,必須三度舒而展之」。

而到了北宋時期,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與朝廷的提倡,藏書之風大盛。當時民間出現的藏書家就數以千計,而且有些藏書家有藏書萬卷,譬如司馬光就藏有文史類書籍一萬餘冊。其中司馬光每天早晨傍晚常常閱讀的書,即使讀了幾十年,看上去都新得像是從沒用手摸過一樣。而宋代官方初年承襲唐朝和五代年間的建制,組建了集賢院、史館和昭文館作為負責圖書古籍典藏場所。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期,對三個場所進行修整,共處一地,稱為崇文院。後來又在崇文院內單獨建立了秘閣,與前面三個地方並列,共同稱之為「館閣」。到了宋真宗時期,當時國家館閣的藏書,不包括副本在內,共計有藏書39142卷、2227部,已是蔚然可觀。

館、閣除了嚴格火禁,有諸多的防火措施外,也承襲了前代曝書的做法,以防止圖書受潮霉變。在史籍中有不少關於館閣曝圖書、書畫的記述。而《神宗正史·職官志》則明確稱館閣「歲於仲夏暴(曝)書」,這與梅堯臣在《二十四日江鄰幾邀觀三館書畫錄其所見》所說的「五月秘府始暴(曝)書」也是相符的。

蘇軾寫過,「三館曝書防蠢毀,得見《來禽》與《青李》。」 這就說明,北宋時館閣每年曝書期間,許多珍藏秘府的書法繪畫作品始得見天日,允許非館閣成員入館閣觀看書畫、圖書。實際上,蘇軾這段話就是在一次曝書會上得以欣賞到東晉王羲之的《十七帖》後所寫的。自北宋神宗朝(公元1067-1085年)之後除了個別年份因故停辦和南宋末年政局動蕩時期外,曝書會作為「館閣慣例」,成為宋代一項固定的制度和每年都要舉辦的「年會」,也變成了當時朝廷官方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具有圖書展覽性質的一場文化盛會。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國際書展的開端

話說回來,今日所謂「書展」指的是圖書展銷與交易的集會,「展銷」也是展覽會的功能之一。從這個角度而言,「曝書會」里的圖書不讓看不讓買,畢竟與「書展」仍有差異。現代意義上的「書展」,肇始於近代的歐洲。

公元1453 年,德國的約翰·古登堡發明了鉛活字印刷機,它的出現對圖書在歐洲的印刷和交易起到了助推作用,推動了近代書展的誕生。當時的印刷商已經開始在市集上推銷書籍,歐洲一些大的貿易市集逐漸成為印刷商們的聚會地,他們定期會面,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互通印書計劃,交換書籍,以及購買印刷器材,有人將這一時代稱為「圖書市集」時代。伴隨著法蘭克福(今屬德國)書商市集展的出現,國際書展的雛形日漸形成,法蘭克福成為了當時全歐洲的書籍中心。從16 世紀初期到17 世紀末期,法蘭克福的出版以及圖書的銷售在歐洲都處於領先地位,直到17世紀80年代,由於高利貸倒閉、天主教書籍委員會頒布禁書政策,以及戰爭的影響,法蘭克福圖書集市逐漸式微,18世紀末,法蘭克福圖書集市宣告結束。

古登堡活字印刷術

時隔數百年之後,法蘭克福書展涅槃重生。二戰結束後的1949年,聯邦德國書業協會在法蘭克福保羅教堂舉辦書展,21000份合同、200萬西德馬克也讓首屆法蘭克福書展圓滿收官,從此法蘭克福成為了出版商們買賣各種語言圖書版權的交易場所。由於法蘭克福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不論是海上、陸地還是航空,交通都十分便利,到法蘭克福書展「取經」的書業界、書商,出版商和印刷商來自世界各地,由此法蘭克福書展規模逐漸擴大,於1950 年舉辦的第二屆法蘭克福書展就有多達100家的國際出版商,1951年書展設立的和平獎更是將書展推向世界巔峰,此後,每年10月舉辦的為期5天的法蘭克福書展逐步發展成為全世界出版業的「全體大會」,以及出版人朝聖的「麥加」。

法蘭克福書展

自從法蘭克福書展一鳴驚人之後,書展在世界各地可謂遍地開花。1956年,專註科技和醫學書籍的華沙書展與東南歐規模最大的貝爾格萊德書展相繼創辦,1971年,兩位英國出版人克萊夫·賓利和萊昂內爾·萊文索爾創辦了一個小型、專業出版社展。從名稱上即不難看出該書展的規模之小,但它的發展速度卻相當驚人,短短5年就從一個最初區區22家參展商的小型書展成長為200多家參展商的書展,著名的「倫敦書展」之名也因此應運而生。

倫敦書展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博洛尼亞兒童圖書博覽會在義大利問世,現在於每年3月或4月舉行。這是一個專業的針對童書出版界的書展,門展齣兒童讀物和青少年讀物,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專業眼光的兒童圖書博覽會,其童書方面的權威地位至今無人動搖。

博洛尼亞兒童圖書博覽會

中國書展的壯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展的大潮也波及東亞。1954 年,第一屆東京國際書展在日本東京舉行,此後每兩年的4月舉辦一次,從2005年起改為每年7月舉辦一次。而在中國,第一股書展之風則是在香港颳起的。上世紀70年代,香港本地的「利記書店」開始在中環的「香港大會堂」舉辦一年一度的小書展。時人回憶,當時的書展不過是將乒乓球桌覆一層布,將書堆在上面賣,更像一個大賣場。隨著1989年香港會展中心一期的落成,1990年,第一屆香港書展正式面世,此後一年一屆。歲月綿長,香港書展經過二十多年的洗禮,參展商數量及入場人次逐年增長,從第一年的20萬訪客到如今的百萬人氣,已享有「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書展」的美譽。

香港書展

而在海峽彼岸,1987年12月15日,第一屆台北書展在台北「中央圖書館」舉行,台北世界貿易中心成為以後台北書展的定點舉辦場所。從1998年第六屆台北國際書展舉辦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台北國際書展改革成為每年舉辦一次,一般在每年的一月或二月舉行,這時正是學生們的寒假時間,因此書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學生的參與。當時,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已經是國際書展的典範,台北書展也是直接參照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的運營模式舉辦,期望能夠「成為亞洲版權交易,以及全球華文市場的中心」。

差不多與之同時,改革開放以後,迅速增長的經濟、文化也催生了國內對先進知識和理念的渴望,為中國提供各種先進圖書的書展應運而生。我國最大的國際書展即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創辦於1986年。參加此次歷時7天的博覽會的國內外出版商有一千餘家,來自3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雖然此次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只展出五萬種圖書,但卻是一次有價值的嘗試。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如今在每年8月底、9月初舉行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已經發展成為集圖書展銷、版權交易、推出新技術、文化傳播、信息交流等於一體的國際讀書盛會。

首屆上海書展

相比之下,上海書展則算得上是我國書展中最為「親民」的書展之一。上海書展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1987年5月開始舉辦的滬版圖書訂貨會。2002 年6 月,滬版圖書訂貨會本著「開門辦展」的觀念,邀請長三角和其他省市出版社進駐,正式更名為上海圖書交易會。兩年後的2004年8月,經過滬版圖書訂貨會和上海圖書交易會兩個階段,首屆上海書展正式在上海展覽中心拉開序幕,立即成為上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圖書文化盛會,它創下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記錄:展出面積2萬平方米,6天接待讀者20萬人次,零售出版物1300萬元,訂貨6.18億元,營銷活動達170多項。從那以後,上海書展作為「文化盛會、百姓節日、理想書房」己越來越深地融入廣大讀者的城市生活,面向市民的上海書展在這個商業都市成功播撒下了讀書的種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杯酒釋兵權?!這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抗金民族英雄岳飛的死 秦檜真的是替罪羊嗎
看看屈辱的南宋,一步步被逼死,永遠不要讓自己成為挨打的人!
他是語文課本里知名的宋朝詞人大V,但他的辛酸故事卻鮮為人知!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