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天山木壘養心的家——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全域旅遊發展掃描

天山木壘養心的家——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全域旅遊發展掃描

最響的鳴沙山、最古老的原始胡楊林、最大的鷹嘴豆生產基地、七個中國傳統村落……發展全域旅遊,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去年2月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後,木壘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扶貧攻堅、富民強縣的總抓手,圍繞「景城一體,全域旅遊」的思路,以文化旅遊產業引領一、二、三產融合,全力打造「生態城、文化城、旅遊城」。

今年1月至7月,木壘接待遊客107萬人次、同比增長率72.3%;實現旅遊收入9億元,同比增長率67.8%;過夜遊客35.11萬人次,同比增長率39.3%。「天山木壘·養心的家」旅遊品牌效應初顯。

本報記者/賈春霞

文化為魂留住鄉味鄉愁

青磚小瓦的石板路、錯落有致的木柵欄、古色古香的拔廊房、滿是鮮花和蔬菜的農家小院……走進位於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月亮地村,一種濃濃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

作為目前新疆保存較為完整的漢族傳統村落,月亮地村曾入選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等七部委公布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自治區15個傳統村落之一。村裡至今保留著百餘年前的「全框架木結構」拔廊房建築群和傳統民俗。

近年來,木壘深入挖掘地域傳統文化,在月亮地村投入3000萬元開展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工作。「在開發中我們沒有大拆大建,而是重視鄉土文化傳承,讓鄉村留住更多鄉愁。」木壘英格堡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武開鋮說,通過項目的實施,徹底恢復月亮地傳統村落百年前建築風貌,讓遊客到月亮地村感受新疆漢族傳統村落的歷史和風貌。

月亮地村村民李秀蘭,把自家百年歷史的老房,改造成了「月亮人家」農家樂。「之前,我家5口人種20多畝地,一年下來收入也就2萬多元。2016年8月經營起農家樂和民宿,如今隨著遊客越來越多,今年已經掙了好幾萬元。」8月20日,李秀蘭告訴記者說,「接下來還要將自家房子進行擴建,以便接待更多遊客。」

何處解鄉愁?木壘菜籽溝。近年來,隨著作家劉亮程和一批藝術家的到來,曾經這個距木壘縣城40公里、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名聲在外。今年,英格堡鄉對菜籽溝藝術家村落進行投資開發,國學講堂、鄉村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等項目正在建設中。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旅遊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張玉堂說,今後,菜籽溝藝術家村落繼續以「鄉愁」文化為引領,以漢農耕文化為基礎,建成集休閑養心、農事體驗、文化交流、國學培訓等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旅遊綜合體,將菜籽溝打造成為中國鄉村旅遊文化名村。

產業為核

文化旅遊帶動各行業發展

山巒渾然一體,綿延的丘陵,平緩的地勢,被勤勞的農民編織成一塊色彩斑斕的大地毯。特殊的山頂地貌與大片的農田珠聯璧合,構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觀。初秋時節,正在打造的天山木壘中國農業公園,已經吸引了不少自駕遊客來此觀光。

據了解,該農業公園總規劃面積86.5萬畝,號稱萬畝旱田。覆蓋6個鄉鎮,內含7個國家級傳統古村落。項目總投資18.3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6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5億元。

站在平頂山萬畝旱田觀景台上,張玉堂介紹說,該農業公園是木壘重點打造的「兩公園一客廳」之一。木壘確定以文化旅遊產業引領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拓展縣域旅遊空間。

「這兩個公園,一個是以農耕文化、休閑避暑、鄉愁記憶為主題的天山木壘中國農業公園;一個是北部以千年胡楊、大漠風情、科普觀光為主題的國家沙漠公園。此外,以木壘河、守靜園等城市景觀為支撐,以民俗體驗、人文體驗為主題,打造『縣城會客廳』。」張玉堂說,未來的木壘「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景城一體,是真正「養心的家」。

為突出木壘地域文化特色,木壘把民族刺繡產業園、民族食品加工園、賽馬場、玫瑰種植區重新打包整合,構建一個以哈薩克族文化為魂、文化引領產業、旅遊複合發展的新疆木壘阿吾勒風情小鎮。總投資22億元,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風情小鎮重點挖掘哈薩克族文化內涵,準備打造成世界哈薩克游牧家園,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到木壘感受哈薩克族文化,體驗哈薩克族風情。」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副縣長張春說。

數據顯示,木壘通過啟動創建3個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為載體,以爭取政府投資、融資貸款、推行PPP模式的方式,投資63億元謀划了52個文化旅遊類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14.16億元。

一項項真金白銀的投入,一個個旅遊資源的高品位開發,不僅打造全域旅遊新景象,最大限度地發揮旅遊的拉動力、融合力,還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如今,木壘旅遊「一業興帶百業旺」的發展趨勢日益凸顯。

富民為本

全域旅遊全民受益

全域旅遊全民受益。木壘全域旅遊最大的特點是旅遊扶貧、旅遊富民,讓景區的群眾通過旅遊的興起,參與旅遊各個環節,增收致富。

木壘西吉爾鎮水磨河避暑休閑旅遊度假區,夏季平均每天有1000多輛自駕游車輛湧入其中,享受清涼與愜意。菜籽溝藝術家村落的名氣,帶動了休閑旅遊的興起,許多村民的庭院都被改造成了民宿客棧,鄉村資產隨之被盤活。伴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村民思想開始轉變,紛紛將自家綠色有機農副產品向遊客推銷,不僅滿足了遊客需求,還促進了當地致富增收。

木壘新戶鎮依託城郊優勢和木巴公路、高速公路穿村而過的區位優勢,在高速公路下行線,啟動4600畝彩色種植,種植油菜、林果、玫瑰等農作物景觀種植,形成「林中有田,田中有花、花中有人」的休閑、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田園景觀。並通過舉辦「油菜花」節等活動,大力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

木壘享有「中國鷹嘴豆之鄉」的美譽,是我國最大的鷹嘴豆生產基地。在旅遊業發展之前,鷹嘴豆「藏在深山無人知」,每公斤售價只有3元;如今,隨著遊客越來越多,鷹嘴豆作為當地特產每公斤售價10元,價格翻了幾番。

更為可喜的是,伴隨著木壘全民參與發展旅遊業的熱潮,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紛紛回家鄉投身到旅遊創業之中。馮金波曾在法國留學4年,畢業後在內地一家大公司工作,當他看到家鄉旅遊業蒸蒸日上時,他去年辭掉了內地的高薪工作,回家鄉開了一家旅遊紀念品超市,生意非常火爆,這更堅定了他創業的信心。

「今年木壘投入旅遊資金40多億元,落地19個全域旅遊富民項目,全部用於道路、驛站、遊客服務中心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大多數已經投入運營,這為全域旅遊大發展奠定了基礎。」張春說,今後,木壘會堅定不移打造「天山木壘·養心的家」這張名片,引導更多農牧民通過發展旅遊業走向致富之路。

責任編輯: 王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心網 的精彩文章:

烏市一老人牛郎擺件收藏45載 見證恩愛白頭
13年忠實讀者領走iPhone7手機
靚麗布爾津刺繡周助推特色產業發展
烏魯木齊市出現20元一份的豪華涼皮
「謝謝醫生叔叔」

TAG:亞心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山西運城鹽湖區以花為媒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
江西景德鎮市長:保護陶瓷文脈 推動創新發展
荷蘭陶瓷發展史——從景德鎮青花到代爾夫特藍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經濟發展機遇
昭陽舊圃:松林里種蘑菇 山坡上養雞鴨 產業發展有特色!
旅遊特色小鎮創建與發展要點①「中國特色小鎮」下的旅遊特色小鎮特色分析
京博:推進綠色發展,守護好家鄉的綠水青山
江西景德鎮以弘揚陶瓷文化促社會經濟發展
甘井子區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
瑪納斯:全域旅遊發力 助推三產發展
凱里:荷花村村民種藕發展「荷田養魚」
風景這邊獨好——隆昌市全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
木石世紀農牧漁各產業發展技巧
妙手仁心譜華章——祁東縣第二人民醫院特色發展掠影
柬埔寨烏廊山:發展「景區+城市」 實現旅遊減貧
對構建新寧縣舜皇山與崀山茶旅融合發展的思考
棗莊探索資源整合 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沙烏地阿拉伯:開啟發展文化藝術的帷幕
城市發展的底色在延伸——烏魯木齊綠化建設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遼寧康平大遼文化冬捕節 助推全域旅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