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塊碑揭露了中國與此國的關係,但該國人民一直視碑為恥辱!

一塊碑揭露了中國與此國的關係,但該國人民一直視碑為恥辱!

功德碑

大清皇帝功德碑是1639年朝鮮王朝在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附近建立的石碑。1636年,清朝皇帝皇太極在朝鮮,擊敗朝鮮軍隊,攻佔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朝鮮仁祖前往南漢山城避難,史稱"丙子胡亂"。1637年春,仁祖被迫向清朝投降(丁丑下城),願為清朝的藩屬國,清朝在漢城東南面的漢江三田渡設壇受降,隨後清軍撤離朝鮮。當年六月二十六日,朝鮮仁祖命人改築三田渡壇所,鋪磚造閣,以將立碑石,撰述皇太極功德。

為了加強對朝鮮動態的監視,清朝屢屢派使者來視察,至該碑完工為止。如《清實錄》中記載:"朝鮮王頌上功德,樹碑於三田渡地方,傳示萬世,以其事奏聞。上遣內院官查布海、李棲鳳、畢禮克圖偕戶部承政馬福塔、禮部參政超哈爾、刑部參政宗室吳達海等往觀之。"此後,清使來朝鮮,經常會到三田渡來觀看碑閣。朝鮮後來還專門定軍守直三田渡碑閣,直到1895年。

朝鮮

大清皇帝功德碑高5.7米,長3.95米,寬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陽為滿文和蒙古文,滿文在右,蒙古文在左。碑陰為漢語文言文,碑額上刻有"大清皇帝功德碑"7個篆體漢字,正文共有20行900多字,均為楷書,敘述了朝鮮與後金(清)的關係史,最後附有四言詩一首,記述與歌頌了皇太極平定朝鮮並加以懷柔的"恩德"。滿文和蒙文的碑文是以漢文碑文為基礎翻譯的。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朝勢力被逐出朝鮮。以朴泳孝為首的主張反清獨立的開化黨人被日本扶植上台,開始全面清算中朝宗藩關係的遺存,如頒布《洪範十四條》、拆除迎恩門、推倒大清皇帝功德碑等。大清皇帝功德碑的推倒是在1895年2月,與拆除迎恩門同時進行。

大清

此後大清皇帝功德碑逐漸埋沒地下。1931年該碑被掘出,1956年,韓國文教部長認為此碑是民族恥辱的象徵,再度將其埋入地下。1963年,因洪水的肆虐,大清皇帝功德碑又一次出現在人們眼前。人們認為此碑作為文化遺產和民族恥辱的象徵應該被銘記,所以被當作史跡保護了起來。1983年,漢城市在該碑周圍建立公園。

倒下的碑

清朝認為三田渡碑起到很好的效果,康熙帝便曾說:"此等地方,太宗文皇帝定朝鮮之役,我兵無處不到。以已破之國,我朝為之重加營建,俾安堵如故。是以其國人於太宗文皇帝駐軍之地樹立石碑,備書更生之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