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物 小器大做

說物 小器大做

說物:誰最中國

器,皿也

盛物為器

物周為器

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

器物之上

常見匠人之心

常懷生活高意

如此

凡器不凡

小器不小

茶有茶器

酒有酒器

花有花器

香亦有香器

得雅器

或是竹篾青青

或是木質溫氳

花蔭之下

隔葉取流觴

弄花香滿手

逍遙隨處可覓

少時讀明朝人魏學洢的《核舟記》,裡面描述了王叔遠精湛的核雕之技,「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精工奇巧,讓人不由嘆為觀止。

中國微雕之核舟

方寸毫釐之間,彷彿藏納了一個浩大的天地。山水、花鳥與人在這細微的世界裡顯得愈發生動。

古代中國的器物,常以精緻聞名,以雅緻見長,雖多為尋常小器,卻有千般花樣,萬般精巧。雖為小器,實有大雅。

以木為器,器物素樸優雅,一器有一器的年輪;

以陶作器,器物滄桑古雅,無言處處處如有歷史的迴音;

以瓷為器,器物泠然溫雅,宋、明山水的波磔起伏隱約可見;

瑪瑙、琉璃、玉石,亦是各有各的情致,各有各的雅韻。

光景猶如松脂,滴入器物之中,長久地被封存起來。待若干年後,開啟視之,紋路依舊清晰可辨。

一碟茶,有一碟茶的風雅。

茶器,在千年的更迭之中,早已成為一件藝術品。青的瓷,白的瓷,灼灼天目盞,風情景泰藍……各式茶器,盛滿各式茶韻。

看茶色變化,聞茶味悠然,品茶,賞茶,亦品茶器,亦賞茶器。

一籠香,有一籠香的清幽。

縴手撥香灰,滿室香盈盈。

中國精緻的香器不少,印象最深的卻屬香熏球一物。

《西京雜記》有記載:「長安巧工丁緩者,為常滿燈……又作卧褥香爐,一名被中香爐。本出房風,共法後絕,至緩始復為之。為機壞轉運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為名。

細看熏球的外形,小小的熏球,雕鏤得如一座園林。燃香,於明暗交疊處,總有屢屢幽香逸出。香室之內,神與思游,生活的氣息也變得飄渺如仙。

時隔千餘年

回歸今日的生活

小器

與日常有染

與生活相關

器物之間

是匠人的魂魄

是日常的疏密

是一場生活的復興

秋日木葉落

便知秋果豐盛

尋一心儀瓷碟一茶盅

與茶相伴

品一刻小食

享一刻秋日無言的光陰

生活重新變得鮮活起來

感知生活的復興

方知生活的美好

對於久居城市的人而言,似乎生活的質感只剩下粗糙,快節奏地消化所有,常常還來不及感受生活,便發現生活已然走過。其實若是稍稍停留,在街邊,在馬路拐角,或許就能撞見一個不一樣的玲瓏世界,一個淡然悠遠而鮮活的小器世界。

風吹簾動,推門而入,滿眼俱是生活的精巧,是打磨過的關於生活的浪漫心思。

將小器搬回家,無疑又是一次浪漫的遷徙。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妙門 玄關
80後小哥一雙巧手驚艷了歲月
宋代折枝花鳥畫構圖程式
東方絢麗的朝霞

TAG:老坑文化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說物 小器
【說物】小年,不小
【說物】要臉的花器
【說物】老工具
說物 中國漆器之美
誰說物理治療師就是掰大腿的?詳細的清單讓你看看國外的物理治療診所!
【說物】敬畏的奢華
和田,大地之乳。說物
說說物聯網那些事兒
說物 斗笠下
【說物】清明·風物
說物 花樹有約
【說物】氣質如蘭
她說我無能,還說物以類聚
新研究說物種存亡受隨機性影響
代購總說物流貴?深扒國際物流背後的貓膩!
【說物】迷你花園
為何常聽說物種滅絕,就未曾聽過新物種誕生呢?看完長知識了
【說物】四季,風語
冷軍畫一堆垃圾賣4370萬,放大數倍看,大家都說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