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Radeon RX Vega 64實測,擊潰GTX 1080!

Radeon RX Vega 64實測,擊潰GTX 1080!

對AMD來說,Ryzen與Ryzen Threadripper的面世無疑是在處理器市場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給了對面Intel足夠的壓力。而在GPU戰場上,Vega同樣被AMD寄予了厚望,這不但是自Fury X以來AMD重返高端單芯顯卡戰場的號角,更是AMD在遊戲顯卡市場再度獲取發燒級話語權的宣言。那麼,面對業已上市的Radeon RX Vega顯卡來說,它是否能承載起AMD對其的期望?面對NVIDA Pascal家族GPU的「包圍」,它又是否有足夠的實力與之一戰?

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規格參數

顯卡晶元:VEGA 10 XTX

散熱器類型:一體式水冷

核心頻率:1406MHz1~1677MHz

CUDA核心:4096

顯存容量:HBM2 8GB

顯存頻率:1890MHz

顯存位寬:2048bit

輸出介面:DP×3、HDMI×1

供電介面:8+8pin

TDP:345W

尺寸:272mm×112mm×40mm

參考價格:5699元

質感十足的創意外觀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今天的主角兒——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其外觀設計相比之前的AMD公版卡造型可謂是天差地別,全鋁合金拉絲外殼配合紅色的VEGA標識,顯得質感十足。同時頂部可發光的「RADEON」Logo和右上角的立體信仰燈也給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添色不少。

顯卡右上角設計了一個紅色的立體信仰燈,實際顯示效果也十分出眾。

可發光的紅色「RADEON」Logo,信仰十足。

背部同樣是拉絲工藝處理的鋁合金背板,且進行了鏤空處理,看上去更美觀的同時還可以起到輔助加強散熱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背板上還設有兩個小開關,用來控制顯卡負載燈的顏色及開關狀態,負載指示燈分為紅、藍兩種顏色,會根據顯卡的實際使用狀況進行跳動,且帶有小小的電流聲,非常有意思。

背板同樣採用了鋁合金拉絲設計,經過鏤空處理,不僅看上去比較美觀,還可以起到加強散熱的作用。

背板上還設有兩個小開關,用來控制顯卡負載燈的顏色及開關狀態。

作為一款水冷顯卡,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採用了120mm冷排設計,實際使用過程中,該冷排的靜音效果十分出眾,可以讓玩家在享受極致遊戲體驗的同時擁有更涼爽、更安靜的使用環境。而視頻輸出介面方面,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同樣也不示弱,3個DP介面和1個HDMI介面設計可以滿足大多數玩家的需求,並且最高解析度可以達到驚人的8K 60Hz,還支持最新的HDR。

RADEON 120mm冷排,靜音效果出眾。

視頻輸出介面方面擁有3個DP介面和1個HDMI介面,最高解析度可以達到8K 60Hz,並且支持最新的HDR。

全新的HBM2顯存加持

作為一款全新的旗艦級顯卡,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的散熱結構相比之前的公版AMD顯卡要複雜不少,在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拆開顯卡後,發現PCB正面顯得特別空,這是因為使用了高帶寬顯存HBM2,將HBM2顯存和GPU封裝在一起,可以大大縮小GPU和顯存的物理位置。得益於新的技術和工藝,HBM2最多可以堆疊8個,單顆容量由1GB提升為8GB,物理工作頻率由500MHz提升至945MHz。

對於一款旗艦級顯卡來說,整塊PCB板的正面顯得特別空,這是因為使用了HBM2顯存的顯卡在GPU四周並沒有顯存顆粒,取而代之的是四周的電感貼片。

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散熱器一覽,上面覆蓋有大量散熱貼。

水冷散熱器內部構造,可以看到採用了酷能至尊的水冷方案。

事實上FIJI之所以要安裝四堆HBM顯存,除了容量問題以外,顯存頻率不足也是相當大的因素。現在有了HBM2,僅需兩堆顯存,就能令VEGA 64顯存容量比FURY X翻倍,其實一顆就能做到8GB容量,保留兩顆只是為了實現2048bit位寬並且HBM2每個堆疊的位寬為1024bit。

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核心分為3個區域,上面大的為GPU,下面兩個小的為HBM2顯存。

GPU核心方面,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採用14nm FinFET「VEGA 10」核心,集成了125億個晶體管,核心面積為486平方毫米。相比28nm工藝的上代大核心FIJI,VEGA 10的核心晶體管規模多了整整40%,面積卻縮小了18%。擁有4096個流處理器,運算單元數量為64個,TMUs總數量為256個,ROPs數量為64個。默認核心頻率達到了1406MHz,Boost頻率高達1677MHz,有效頻率更是可以達到1750MHz,這個頻率可以說是AMD顯卡史上的最高頻率。

玩家可通過PCB板上的小開關切換高性能和平衡兩種BIOS模式。

背面的支架可以起到固定底座,為GPU核心輔助散熱的作用。

如此高的頻率肯定需要超強的供電設計,12相核心供電+1相顯存供電,每一相都是採用了IR DirectFET plus MOSFET組合,這對於公版顯卡來說堪稱豪華,並且為了減低PCB整體元器件高度,使用了超薄的貼片式電感,電容也全部使用了KEMET家的KO-CAP鉭電容。8+8pin的外接供電設計,也足以看出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對與顯卡的功耗需求真的非常高。再看散熱底座,純銅的散熱底座上覆蓋有大量的散熱貼,保證顯卡得到充分的散熱。簡單拆解後,可以看到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採用了酷能至尊的水冷方案。

輸出介面對應的電路用料和做工非常細緻。

顯卡使用12相核心供電+1相顯存供電,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豪華的公版顯卡供電了吧。

外接供電為8+8pin設計,可見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顯卡對於顯卡得的功耗需求真的非常高。

Vega實戰,擊潰GTX 1080

相較於底層理論解析,我相信大部分遊戲玩家可能更希望馬上看到Vega的實際性能表現測試,畢竟這才是和玩家們關係最大的。廢話不多說,下面就讓實戰派代表Kent哥帶你進入Radeon RX Vega 64液冷版的性能評測世界。

AMD為Vega 64設置了兩種BIOS模式,分別是面向高性能的「Primary BIOS」(本文簡稱P模式)和面向平衡性能的「Secondary BIOS」(本文簡稱S模式)。如前所述,這兩種BIOS狀態可以在關機狀態下通過PCB肩上的一個按鈕來切換。同時,在Vega 64的驅動設置界面中,AMD還為玩家預設了三種不同性能的功耗模式,分別是「Power save」、「Blance」和「Turbo」。其中「Blance」對應的是Vega 64的默認狀態,而「Power save」則是功耗降低約25%的節能模式,當然性能也隨之有一定的減弱,而「Turbo」相對於「Blance」在功耗上則大約有15%上下的提升,不過在性能上也有一定的增幅。這樣組合下來,Vega 64就將為玩家提供多達6種不一樣的能耗比工作模式,可選的餘地非常大。

接下來,我們將針對Vega 64的這6種不同能耗比狀態進行逐一測試。站在遊戲玩家的角度上考慮,我們選擇了3DMark作為基準性能測試,同時還加入了《怪物獵人OL Benchmark》、《奇點灰燼》、《殺出重圍4:人類分裂》和《幽靈行動:荒野》這4款較有代表性的遊戲進行4K解析度和1080p解析度下的測試。

在Vega驅動界面的「全局Wattman」中,可以設置Vega 64的三種不同能耗比工作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關閉應用程序和遊戲,再切換模式,並點擊「Apply」後再啟動應用程序或遊戲,模式的切換才算成功。

當然,也許有玩家會說我們的遊戲測試項目偏少,不如有些評測動輒使用十幾款甚至幾十款遊戲,但是我們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測試出Vega 64的真實性能,有具有代表性的幾款遊戲已經足夠說明問題,再多也只是多餘的,對結論而言沒有絲毫的影響,除了浪費版面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當然,作為Vega 64在明面上的目標競爭對手,我們也將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公版顯卡加入了統一平台和標準下的測試,以便檢測Vega 64是否能在性能等各個方面足以與競爭對手一戰。

Vega P Power save:代表Vega 64液冷版Primary BIOS設置下的Power save模式,其餘以此類推。

Vega S Blance:代表Vega 64液冷版Secondary BIOS設置下的Balance模式,其餘以此類推。

3DMark TimeSpy測試(越高越好)

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測試(越高越好)

3DMark FireStrike Ultra測試(越高越好)

從整體測試的情況來看,在與目標競爭對手GTX 1080 FE的全面測試對比中,Vega 64液冷版可以說是全面勝出。在3DMark基準性能測試中,Vega 64液冷版在性能最強的Primary BIOS及Turbo模式設置下,其性能相較同平台下的GTX 1080 FE領先約10%左右。即使在功耗最低的Secondary BIOS及Power save模式設置下,Vega 64液冷版都仍然略勝出GTX 1080。

《怪物獵人OL》測試(fps,越高越好。紅色4K,藍色1080p。)

《奇點灰燼》測試(fps,越高越好。紅色4K,藍色1080p。)

《幽靈行動:荒野》測試(fps,越高越好。紅色4K,藍色1080p。)

《殺出重圍4》測試(fps,越高越好。紅色4K,藍色1080p。)

在我們所選擇的4個遊戲測試中,《怪物獵人OL》算是一個「異類」,在這款遊戲的測試中,無論是1080p解析度還是4K解析度下,GTX 1080 FE相比Vega 64液冷版都有明顯的優勢,而且領先的幅度相當大。不過《怪物獵人OL》在之前的多次測試中都已經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N卡優化傾向,對於這款圈內玩家戲稱的「黑A」遊戲測試成績,僅供大家參考。

而在其餘三款遊戲的測試中,最終的結果也基本與3DMark的基準測試結果較為一致,Vega 64液冷版都表現出了勝出GTX 1080 FE的性能在不同的功耗模式下,領先幅度大致在1%~10%之間波動。

拷機溫度測試(℃,越低越好)

作為液冷版的顯卡,Vega 64液冷版在溫度的控制上相比GTX 1080 FE的確要優秀了許多,即使最高性能的Primary BIOS+Turbo模式設置下,GPU的拷機溫度也沒超過65℃,而同比環境下的GTX 1080 FE的溫度已經接近85℃。不過用液冷對比風冷似乎有些不太公平,測試成績也僅供大家參考而已。目前風冷版的Vega 64尚未到達MC評測室,我們也將在風冷版Vega 64到達之後,為大家獻上更具參考性和對比性的詳細測試,敬請期待。

勝過GTX 1080無懸念,高端顯卡市場足以一戰

在完成了Vega 64液冷版的測試之後,最初本想在此處來一個長篇大論的評測總結來彰顯實力,但到行文時卻突然發現長篇大論毫無意義,不如總結出我們從測試中得到的結論與心得,以最簡潔明了的形式告訴大家,這樣或玩家們所想要看到的。

1.性能。從多方面測試結果來看,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公版的Vega 64液冷版已經全面超越了其目標競爭對手GTX 1080 FE,即使在最小功耗的省電模式下,其性能也小勝GTX 1080 FE,不出意外的話,風冷Vega 64在默認狀態下的性能也應該是勝過GTX 1080的。時隔多年以後,AMD終於宣告重返高端顯卡市場競爭序列,對於此前Polaris核心最多只能與GTX 1060競爭的A卡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不過相對於目前的頂級旗艦N卡GTX 1080 Ti來說,Vega 64仍力有未逮。畢竟GTX 1080 Ti相比GTX 1080性能領先在35%~40%,而Vega 64液冷版在最強性能模式下也不過在性能上領先GTX 1080 FE 10%左右。顯然AMD也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從而將首發的對手定位在了GTX 1080。而後續是否有新的核心,比如Vega 20之類,與GTX 1080 Ti直接對戰,還有待AMD的進一步消息。

2.功耗。功耗問題或許會是Vega容易受到玩家詬病的一個小瑕疵。在高集成度、高頻、高性能的模式下,Vega 64的熱功耗會飆升到一個有些不可思議的地步。Vega 64液冷版在最強性能模式設置下,其TDP功耗實測甚至超過了350W,和GTX 1080 FE標稱的180W而言,的確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火爐」。要知道,即使不少高頻版的GTX 1080,其TDP一般也不會超過250W。不過在Secondar BIOS及Power save模式下,Vega 64液冷版的功耗也只在180W上下徘徊,和GTX 1080相當,但性能反而要小勝一籌。而為了應對性能模式下的超高功耗,AMD也專門設置了6種能耗比的工作模式,玩家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從我們的實際測試結果來看,最低功耗模式下Vega 64液冷版就能獲得小勝GTX 1080 FE的性能,絕大多數遊戲玩家選擇這一模式即可完全滿足需求,而且能獲得最好的能耗比與靜音效果。

3.價格。用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來形容現在的Radeon RX Vega遊戲顯卡市場可能是非常合適的。在AMD發布RX Vega顯卡時,給出的指導價格是標準風冷版Vega 64 499美元,限量版風冷銀色版與水冷銀色版只在Radeon Pack中打包出售,價格分別為599美元和699美元(Pack中還包括價值120美金的正版遊戲以及320美元的主板、處理器和顯示器購買優惠券)。如果按照這個價格策略,即使加上國內供貨的溢價部分,也將在性價比上擊潰目前的GTX 1080。但AMD或許是低估了挖礦風潮的影響,也低估了遊戲玩家對Vega的渴望。到截稿時,RX Vega 64顯卡基本是處於一卡難求、長期斷貨的狀態,而價格也分別報出了4899元(標準風冷)、5299元(銀色風冷)以及5699元(液冷版)的高價。偶爾遇到有貨的情況,但是原本發售價格499美元的標準風冷Vega 64卻標價5999元,也確實讓人有些無語。

總的來看,Radeon RX Vega顯卡的面世可以說是AMD在高端市場端的一次成功逆襲,RX Vega 64已經成功躋身GTX 1080與GTX 1080 Ti之間的頂級市場,對長期在高端市場只有N卡可選的玩家來說,也是喜聞樂見的。但挖礦風波造成Vega上市卻讓玩家無貨可買的局面也確實有點尷尬,我們對此也沒有太多的辦法,相信AMD同樣沒有太好的辦法對其進行控制—畢竟終端的銷售不可能做到對消費者的甄別審核。

但目前Vega顯卡無法到達玩家手中,而且價格虛高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在一段時間內AMD和AIB們還無法解決這一窘態的話,遊戲玩家們在中端、高端遊戲顯卡市場將繼續只有N卡可選擇—畢竟現在不少非公版GTX 1080 Ti也只報價5699元且還是長期現貨,相比某些報價5999元的RX Vega 64標準版來說,性價比要高得多。這也讓本來性價比突出的Vega變得非常不親民,讓玩家們只能徒呼奈何。

當然,本次評測也留有一些「尾巴」與遺憾。首先是到達評測室的只有Vega 64液冷版這一款產品,或許風冷標準版的Vega 64測試成績會更有說服力一些;其次是對「Power save」、「Balance」和「Turbo」三種模式的研究測試沒能徹底進行;最後就是顯卡能耗比價值的評估,即每瓦特性能的測試沒能徹底完成。我們也會在風冷版Vega 64到達評測室後,為大家獻上這一系列的後續補足補全評測,希望大家能繼續保持關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給你點顏色看看!羅技G433 7.1聲道遊戲耳機開箱體驗
三星旗下最強旗艦!Galaxy Note 8攜雙攝、全面屏驚艷登場
真正1比1感測器,賽睿Rival 310
AMD要免費送遊戲 Adobe套件;iPhone 8新功能一覽!
衝上雲霄,AMD EPYC雲霄處理器的到來意味著什麼?

TAG:微型計算機 |

您可能感興趣

Dota2:Liquid守住位置!2:1擊潰TNC,從敗者組晉級!
S8:LPL賽區第3日3連勝!RNG擊潰VIT,玩家:UZI的小炮200斤!
1-10慘敗!星際2職業高手史上首次被AI擊潰,AlphaStar一戰成名
原來Viper才是EZ人柱力,格里芬2-0輕鬆擊潰KT
「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 領軍 Bucks 客場擊潰 Warriors
走A怪祭出黑科技:亞索ADC! RNG擊潰RW, SMLZ大嘴慘被打成0-5!
LOL-LPL:豹女擊潰RW,新軍SDG 2:0輕鬆獲勝
Uzi招牌卡莎瘋狂收割,RNG三路開花2-0擊潰V5!
走A怪祭出黑科技:亞索ADC!RNG擊潰RW,SMLZ大嘴慘被打成0-5!
SN-FPX第2場:Doinb潘森全球支援 完美節奏擊潰對手
MSI:SKT會輸但iG不會!Theshy化身天外飛仙率隊擊潰G2
2019LPL春季賽RNG擊潰 甚至開始想念Uzi一人吃四路
LOLS8:大師兄表現完美!TL發力擊潰EDG!玩家:EDG7打3還是輸!
ESL敗者組首輪:Secret硬實力碾壓擊潰OG
Bang狀態神勇擊潰KSV,網友:Deft瑟瑟發抖,SKT又要一穿四了!
LOL:FPX無敵中野連下兩局,Doinb「混子」中單成功擊潰BLG
Mlxg現身MSI小組賽解說席 iG擊潰SKT創造歷史
LOL:Bang卡莎一打三天秀擊潰KSV!網友:SKT還是那個SKT!
RNG擊潰SKT,Faker目光獃滯,網友:心疼李哥
S8小組賽首日:EU賽區雙殺LCK,被韓式運營擊潰的AFS與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