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見識少的人,都有這個特點

見識少的人,都有這個特點



文:Jenny喬丨來源:Jenny喬(Jenny-Qiao-Love)




—01—




周末,和朋友聊起人生規劃。大家一如既往地提到一個說起來都是淚的目標:財富自由。


這四個字,我們說了快十年。從剛上班的第一天起,就盼著有一天躺著就能賺錢。

十年過去了,有人離目標越來越近了,有人卻離目標越來越遠了。


席間,有人提起劉大神。叫他劉總,不是恭維,而是他真的在一家估值幾十億的公司當了財務一把手。


他是我們這群人里,離財富自由最接近的人。


可是十年前,很少有人記得住他的名字。只是隱約記得有那麼個靦腆的男同學,不愛說話。


這十年里,劉總的變化是驚人的。性格依舊沉悶,但事業卻是風光無限。十年里,換了四份工作,甲方、乙方換著做,每換一次,職位和薪水就漲一波。

我特別佩服他的魄力。換工作、炒老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02—




兩年前,他就曾經問過我,要不要跟他去一家互聯網公司闖一闖,機會不錯,錢給的也不少,做這行永遠不會落伍。我心動了。


那時,碰巧我和直屬上司有點矛盾,跟大老闆聊了幾次,他也就是和稀泥地安撫我。


於是,我心想,乾脆辭職,換個環境,說不定有更好的發展。沒想到,老闆一聽我要辭職,給了我一個選擇:換組。


我糾結了很久,問了很多意見,最後還是決定留下。老闆的一番言論最終說服了我:「我們認識這麼多年,彼此都了解,既然條件差不多,做生不如做熟。」

想想是這個道理,我和劉總雖然是同學,但畢竟沒有共事過,這些年各自奔忙,真正的了解也少得可憐。那時,我不會想到,兩年後,我還是跳槽了。浪費了兩年的時間來證明,目光越短淺的人,越喜歡依賴熟悉。


熟悉未必比陌生更好。有時候,熟悉感是一種拖累,它會不停地告訴你,外面的世界不安全,不熟悉的人會欺騙你,它把你困在舒適地帶里。


越有見識的人,越願意去相信未知的東西,他們不擔心受傷,不害怕犯錯。反而是見識少的人,害怕陌生,抗拒改變。

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正是面對未知時,你有沒有放棄一部分安全感的勇氣。






—03—




一個九零後姑娘曾經問過我,在體制內工作了五年,晉陞之路遙遙無期,每天和一群六零、七零後的阿姨們一起混日子,聊天的話題不是熱門電視劇,就是怎麼帶娃。


她很苦惱。


我勸她換個工作。鐵飯碗不是不好,但未必適合所有人。


她卻搖了搖頭說:「算了,在哪兒工作都一樣。」


我問她:「你怎麼知道一樣呢?」


她說:「你看看身邊那些換工作的人,哪個不是成天在朋友圈訴苦。工作又忙又累,老闆、客戶都很難搞。沒有一份工作不難受啊。」 她一邊說一邊嘆氣。


我又問她:「那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你才願意換呢?」


她說了一句,當時我就傻了:「我想找個知根知底的。」


按照這個標準,她可能這輩子都換不了工作了,因為最知根知底的,永遠是現在這份的工作。


不過,我還是繼續問她:「你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應該會給你介紹公司的情況吧?」


她瞪大眼睛,驚訝地看著我:「老闆的話怎麼能信啊。我只相信熟人。」


她的話,讓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見識越少的人,越喜歡活在熟人社會。


他們之所以不相信未知,也不願意改變,不是因為懶散、安逸,而是被一種熟悉的確定感麻醉。


比起理想中可能出現的喜悅,他們寧願承受現實必然的痛苦。因為熟悉就會讓他們覺得安心。他們相信自己看見的東西,相信熟人說的話,卻從來沒有想過,全部這些加在一起也不過就是河伯觀海,井底之蛙。


熟悉,有時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拖累。




—04—




萬維剛老師曾經提到過美國社會學家Herbert Gans的一項研究。


研究中,他比較了波士頓工薪階層和精英階層的文化差異,結果發現:工薪階層的一個特點是

只相信自己的親友,而非常不信任外部世界

,甚至可能對陌生人有一種自發的敵意。而中產和精英階層的人

沒有那麼強烈的親緣意識

,他們很容易跟陌生人合作,而且非常信任辦事規則。


這種差距,出國旅遊的時候,感覺特別明顯。


在國內,坐公交車,售票員像防賊一樣盯著乘客,稍晚一點買票,就一臉不高興地數落你。在歐洲,費了半天勁,找到售票處,買了票,發現根本沒人查票。


越發達的社會,越容易得出人性本善的推論。


有人說是因為我們沒有人家富裕,但我覺得1塊錢一張的車票背後隱藏的其實是眼界的差距。有時候,真的很難說,是國人真的素質差,還是社會人性貪婪的推論讓人們失望。


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進步都離不開一點盲目的信任。


李笑來曾經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里講過一個故事,幾乎所有低等動物的眼睛都是長在兩側的。它們沒有視覺盲區,可以同時看見上下左右,這是生物進化史上最安全的一種配置。可是,這種配置有一個巨大的副作用,就是無法長期、仔細地觀察任何一個點。


後來,當所有物種的雙眼都進化到了正面,他們才有了機會長期地進行觀察,終於有機會進化出大腦皮層,也就有了思考。可缺點就是他們出現了視覺盲區。



從這個角度來看,幾乎所有進步都是放棄了部分安全感才獲得的。


見識越少的人,越難說服他相信你。他們中有很多是強烈的懷疑論者,看見別人募捐,就說是行騙。看見有人捐錢,就說是作秀。


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來形容最適合,你覺得故事太假,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講故事的人閱歷太淺,二是聽故事的人見識太少。


仔細想想,這個世界上哪有百分之百的安全和確信,就算你了解的再多,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見識少的人,總是喜歡熟悉的東西。

在他們的觀念里,世界就是圍繞自己的一個圓,只有站在圓里才是安全的,圓外的一切都很危險。他們不知道,恰恰是這種以偏概全的否認和蜷縮在熟悉中的膽怯,讓這個保護傘成為一種局限。


一個人有沒有見識,其實很明顯,看他對陌生事物的態度就知道。


*

作者:Jenny喬,自由撰稿人,用女人的方式生活,用男人的方式思考。理性成功、感性成長,微信公眾號:Jenny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晚一本書 的精彩文章:

50本好書限時免費閱讀,定期更新書單,先到先讀!
關於生孩子的一段話。哈哈哈哈哈哈太扎心了!
跟廣東人做同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高人的處世四則

TAG:每晚一本書 |

您可能感興趣

怪我見識少,小米還能這麼吃,同樣很養胃!
這種榴槤你見過嗎?可能是我見識少,我真的第一次見
印度人:中國沒有這麼大的海鮮,更別說吃過了!網友:那是你見識少
小姐姐腿上寫了幾個字,我研究了半天都看不懂,是我見識少的原因嗎
錢多見識少?新加坡人的錢很好騙
3個朋友講的靈異故事,不是我迷信,而是你見識少!
第258期:見識少,可樂這麼貴的嗎?
《阿修羅》製片人表示:投資7.5億不算多,還說有人見識少?
你說啥都有杠精不信?說白了不過是因為他們見識少
唐朝皇帝原來為作樂都這麼會玩,見識少真的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姜文竟給自己孩子取日本名?原來含義是這樣,網友:怪我見識少
夢幻西遊:大俠在世界上5萬收海毛蟲卡,於是我M了他!是我見識少
原諒我見識少!印度阿三為了「要飯」竟主動的遵守秩序排隊了?
薛之謙前女友談「渣男」只怪自己見識少,網友:指桑罵槐
19歲娜比和27歲娜扎同穿卡通T恤,終於見識少女和女神的差距
老婆非要師傅用水泥做「浴缸」,不理解!完工後,才知自己見識少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別讓孩子輸在見識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