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秋季「三捂」 防秋涼

秋季「三捂」 防秋涼

秋季「三捂」 防秋涼

捂肚臍

肚臍歸屬任經,對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歸這裡管,風寒入侵會誘發痛經等婦科疾病。晚上睡覺喜歡蹬被子的人就別指著被子護肚臍了,還是穿上睡衣更保險。

肚臍著涼容易拉肚子。因腹壁脂肪層對維持腹腔內臟器的正常溫度起重要作用,而肚臍部是腹壁的薄弱部位,缺少脂肪覆蓋;肚臍位於腹部中心,又恰是小腸及腹腔神經叢的位置所在,對冷熱刺激較為敏感。肚臍著涼輕則腸管痙攣,腹部隱痛,重則內環境紊亂,導致腸炎腹瀉。

捂後背

入秋後,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只有聚足陽氣,才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襲了。

後背上的督脈有溫陽作用,因此,養護陽氣要讓後背暖一暖。睡覺應撤下涼席。

後背受凍易燥咳。入秋後不少家庭還墊著席子睡覺,由於夜晚溫度較低,不少人睡覺時後背直接與涼席接觸,容易損傷沿後背巡行的督脈的陽氣,呼吸系統不好,易誘發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患。

捂雙腳

「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可見足部應保暖。腳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陽經的起點,掌管著肝脾腎等重要器官,受風著涼自然會影響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

熱水泡腳、入秋不穿涼鞋都是暖腳的好習慣。還不捨得脫去涼鞋的人,一定要穿上襪子再穿涼鞋。手腳冰涼及體弱的人,不妨晚上穿雙薄襪子入睡。秋天皮膚干,腳跟容易裂,洗腳後穿上襪子睡,還有保濕效果。

雙腳受凍身體抵抗力下降。「腳冷冷全身」,腳部若受凍,身體抵抗力易下降,病邪便「有機可乘」。足部受凍,可反射性地引起相關部位的毛細血管收縮,對於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包括足底在內的雙腳更要時時保暖。不少人覺得冬季才適合用熱水泡腳,其實秋涼時節也適合在睡前用熱水泡腳,容易使足部氣血順暢,預防寒氣侵襲。

秋季「三捂」 防秋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智慧 的精彩文章:

秋季養生最佳方法
處暑節氣養生三原則
秋三月 秋氣之應 養收之道
秋季胃病患者重「五養」
秋季養生三方法

TAG:岐黃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