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識人察人有七種失誤 不可不知

識人察人有七種失誤 不可不知

知人善用是管理的關鍵。古往今來,「用人失察失誤」的現象不勝枚舉。

趙括「紙上談兵」的故事說明了「用人失察失誤」的危害。諸葛亮一生深謀遠慮,明察秋毫,尚且避免不了用人失察失誤,上演了「揮淚斬馬謖」的歷史悲劇,難怪他曾感嘆說:「夫人之性最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

如何知人善用,避免用人失察失誤呢?三國時期劉劭所著的《人物誌》是古代人才學的經典之作,列舉了鑒別和考察人才時可能出現的七種失誤,可資我們借鑒。

他說:「人物之理,妙而難明,以情鑒察,繆猶有七」。

「一曰察譽,有偏頗之繆」

考察人的聲譽時有偏頗的繆誤。

劉劭認為,考察人才不在於獲取情況的多少,關鍵要了解到真實情況。

要了解真實情況,必須親自去調查。耳朵聽到的不一定真實可靠,不能「信耳不信目」。必須用眼睛看到的,糾正用耳朵聽到的,「知人者,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敗目」。

劉劭充分意識到了人才的複雜性,提出要客觀看待人物的聲譽,評價人才也不能簡單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根據。

眾口一詞肯定的人,也有邪惡不善的,因為有的人違背正道,屈從派別利益,聯合起來稱讚他。大家一致非議的人,也可能才華奇特,與眾不同。

有的因為上下級關係處理不好而遭到非議,有的因為曲高和寡,鶴立雞群而受到排斥、孤立。

因此,劉劭說:「故皆合而是,亦有違比;皆合而非,或在其中。」得出的結論是:「耳聽所采,以多為信,是繆於察譽者也。」只偏聽偏信多數人的意見,也會造成識人不準。

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示:考察人才不能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不能只聽部分人的褒貶毀譽,應加強實際考察,客觀分析,全面評價。重視徵求大多數人的意見,但不能以聲譽取人,避免重用那些善於沽名釣譽的人,遺漏那些敢於擔當的人才。

「二曰接物,有愛惡之惑」

待人接物容易受到個人愛好的迷惑。

「夫愛善疾惡,人情所常;苟不明賢,或疏善善非。」喜愛善良,厭惡邪惡,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不能認清人的實質,也許會疏遠善良的人,親近不良的人。

邪惡的人,既有百非,必有一是,「以其所是,順己所長,則不自覺情通意親,忽忘其惡」。正因為邪惡的人所具有的長處正好順應符合了自己的長處,就可能覺得情投意合,忽略了他的邪惡。

「善人雖善,猶有所乏;以其所乏,不明己長;以其所長,輕己所短;則不自知志乖氣違,忽忘其善。」善良的人也有不足之處,他的不足之處,不能用來證明自己長處,其長處又貶低了自己的短處,所以覺得志趣不投,精神相離,忽略忘掉了他的善良。

評價人才時,僅憑個人喜好,「惑於愛惡者也」。

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示:考察人才要客觀、公正、摒棄個人好惡和偏見,避免好同惡異,不拘一格,廣納賢才。

「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誤」

審查人的心志時,容易出現對志向大小不做具體分析的錯誤。

劉劭認為,心志也是考察人才的基本內容。「志欲宏大,心欲嗛小。」「志大所以戡物任也。心小所以慎咎悔也。」志向宏大,才能擔負重任,謙虛小心才能謹防過失和悔恨。心胸狹窄,目光短淺的人,就會拘謹懦弱,缺乏勇氣和擔當。

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示:考察評價人才,要對人才的志向大小做具體分析,避免誤判。

「四曰品質,有早晚之疑」

評定人的素質時有分不清聰慧早成與大器晚成的可能。

要以發展的眼光,全面地考察人才。有些人的才華早年就鋒芒畢露,「材質精達」,有些人「晚成者奇識而舒遲」。

二者要區別對待,適時選用,不因年幼而輕視,不因年高晚成而嫌棄。

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示:選拔人才應不拘泥於年齡,給不同類型、不同年齡的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和舞台。

「五曰變類,有同體之嫌」

辨別人才類型時,有對同類人才相敬或相爭的疑惑。

劉劭深刻地洞察人性,描繪了考察和評價人才時的微妙心理。「皆親愛同體而譽之,憎惡對反而毀之,序異雜而不尚也。」親近喜愛與自己同類型的人,並給予讚譽;憎恨討厭與自己類型相反的人,並進行誹謗。

「性同而材傾,則相援而相賴也;性同而勢均,則相競而相害也。」性情相同而才能有別的人,相互援助,相互依賴。性情相同而能力相當的人,就相互競爭、相互嫉妒。以至於在選拔人才時出現了「助直而毀直,與明而毀明」的現象。擔心別人的正直、廉潔、英明超越了自己,而誹謗詆毀他人。

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示:選拔舉薦人才應該避免自私、嫉妒等陰暗心理作祟,真正做到無私舉才。

「六曰論材,有申壓之詭」

評論人才可能犯提攜富貴者,壓抑貧困者的錯誤。

由於各種原因,有些人獲得施展才華的機會而富貴順達,有些人能力受到壓制而貧賤窮困。「富貴遂達,勢之申也;貧賤窮匱,勢之壓也。」

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示:不能根據目前的境遇、現狀評價一個人的能力,歧視那些時運不濟、懷才不遇的人。選拔任用人才應不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

「七曰觀奇,有二尤之失」

觀察奇才時,有認識尤妙尤虛之類人才的失誤。

尤妙尤虛的人與眾不同。「尤妙之人,含精於內,外無飾姿;尤虛之人,碩言瑰姿,內實乖反。」尤妙之人外表平淡,不愛偽飾而精明深藏胸中,尤虛之人言辭誇大其實,姿態優美動人而內心不實。一般人無法看透本質,容易形成錯誤的認識。

這一點對我們的啟示:選用人才不能信偽迷真,誤用夸夸其談、華而不實的人,遺漏了踏實能幹、質樸無華的人。

宋代的阮逸評論《人物誌》說:「王者得之,為知人之龜鑒;士君子得之,為治性修身之檠栝。」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春秋》:見微知著 絕亂塞害於未行之時
學問貴勤:敏而好學 是為孔子
接你 不怕水遠山高
什麼是讀書之前應該學習的事?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閱兵失誤不常見,這兩個國家總有失誤,另一個國家失誤卻被人敬重
女人嫁錯人是很可悲,而比嫁錯人更可悲的,是對婚姻「判斷失誤」
古代人類5種最嚇人的比賽,失誤就可能導致死亡,只有少數人通過
不可不知的「零失誤」戴錶禮儀
不愧是鬼才控衛!隆多這種失誤方式一般人都玩不出
盆景創造有方法,這些失誤可不要犯,要不然會事倍功半的!
《舞林大會》吳昕這樣處理失誤,眾人給好評,只有他們2人不太滿意!
誰還沒有犯迷糊的時候,讓人哭笑不得的8種裝機失誤
閱兵式上失誤的一幕,但這個失誤不但沒人責怪,還贏得了尊重
不要刻意試探男人愛不愛你,否則男人「將計就計」,你會判斷失誤
如果你一直對一個人太好,偶爾有點失誤大多會招致不滿
為什麼有些人的失誤更容易被原諒?
不服?小卡失誤他也失誤,同樣是失敗人家依舊第一,馬刺則危險了
盤點各國閱兵出錯,英法失誤,印度搞砸,我們失誤,國人都不知道
幸虧還有5失誤5犯規,要不然說他是新秀,絕對沒人相信
劉備託孤叮囑諸葛亮,此人不可用!諸葛不聽,致失誤而失國
害怕被人指責,有失誤就是不承認的4個星座男
易烊千璽因為一個失誤被辱罵,選手還原事情真相!看完所有人都驚呆了!
不必要的失誤別老犯,不然隊友會傷心的……
不堪大用!這人一拿球不是回傳就是失誤,他被巴薩給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