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永強:滄桑三峽的活化石(下)

韓永強:滄桑三峽的活化石(下)

作者簡介:

韓永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民俗專家;宜昌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湖北三峽旅遊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高級編輯。

圖片資料由三峽影像網提供

僵持中,最美的風景出現了。名揚四海的「新灘的姐兒」,如仙女下凡而來了。她們三五成群,走到扯灘漢子們的身後,把軟乎乎的手放到漢子們光溜溜的屁股上,然後齊聲發力「幺二連三嘛,起喲,起喲,起喲!」

橈夫子們一個激靈,跟著「新灘姐兒」們的號子,亢奮地大叫著「起喲,起喲,起喲!」號子聲中,柏木船似乎被感動了,嗖嗖地逆流而上,很快就跨過了險灘。

在橈夫子們心裡,「新灘的姐兒」是他們的神,橈夫子們親切地稱這些神為「灘姐兒」。特殊的地理環境,特殊的勞作方式,讓「灘姐兒」的勞作成了峽江特殊的風景。

「灘姐兒」們的勞動被橈夫子們形象地稱為「添灘」。這個「添灘」中的「添」是添一把力的「添」,也是為橈夫子增添希望的「添」。「灘姐兒」們的丈夫絕大多數也是橈夫子,她們知道自己漂泊在外的丈夫危急關頭同樣需要有人幫襯。

因此她們淳樸地推己及人,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挺身而出來「添灘」,讓橈夫子們渡過難關。「灘姐兒」們一個個沐風櫛雨,但是膚色卻白裡透紅,沒有日晒雨露的滄桑;因為每天都在辛勤勞作,她們個個身材頎長而豐滿;她們幾乎每天都面對著赤裸著身子與死亡抗爭的橈夫子們,所以她們不矯情,而是落落大方。

那些早已哺育了孩子的「灘姐兒」,甚至在夏天為橈夫子們「添灘」時,赤著腳,只穿著寬鬆的「窯褲子」而赤裸著上身。那些飽滿的乳房隨著她們的勞作而顫抖著,很撩人的眼,但是沒有橈夫子輕薄她們,「灘姐兒」自己也從來沒有半點兒輕賤自己的曖昧。

她們沒有想到招搖,但是她們卻以罕見的形象讓江上往來人,記住了新灘,記住了「新灘的姐兒」,也讓某些心懷不軌的過客覬覦並編排出許多風花霜月的傳說。

船過險灘之後,所有船老大都會滿懷敬意地為「灘姐兒」們奉上自己的心意,或者大米油鹽,或者絲光襪子紗巾,或者口紅抹得兒(脂粉)小圓鏡子。

無論送的是什麼東西,「灘姐兒」們都會開心,因為她們心底有個意念,我為這些橈夫子們出力了,也等於為自己的丈夫出力了,她們的心裡會覺得安逸。

三峽崆嶺峽1938年

「打風」是橈夫子們最快意的事。順風順水時,橈夫子們把桅杆上的「布條」(橈夫子們最忌諱「翻」,而「帆」與「翻」同音,是絕對不能在船上說「帆」的)升起來,駕長喊來大徒弟掌舵,火頭軍就會把鍋娃兒爐子在官倉里燒起來。

西陵峽1938年

如果是春天漲桃花水,有人會拿起一張網,順水在江里往前推,一會兒就會舀起來活蹦亂跳的電魚子,不用開腸破肚,也不用洗來洗去,而是直接倒進麻辣鮮香、油湯滾沸的鍋里。

土碗里已經倒上了燒酒,筷子在鍋里攪幾下,剛才還活蹦鮮跳的電魚子,早已香氣四溢了。喝一口燒酒吃一條魚,用爺爺的話說,就是王孫公子也沒有橈夫子快活。鍋里的魚沒有了,又有人拿起網,在江水裡鼓搗三兩下,就又有魚跳進了沸騰的鍋里。橈夫子們吃著喝著,小調兒也漫溢出來了。

「郎從灘前過喲,姐在灘頭坐。郎朝姐兒打一望,姐兒正在看著郎,姐兒心裡裝著郎。」「桃子沒得李子圓,甜酒沒得情姐姐甜。去年同姐姐親噠個嘴,甜到今年還在甜,甜噠一年又一年。」也有橈夫子唱著比較憂傷的小調,「六尺白布四兩麻,情姐姐做個扯扯兒帕。

三峽巫峽1938年

早晨三纖慢慢悠,黑噠三纖奔碼頭,要同情姐姐共枕頭。」也有師傅用小調兒教徒弟的,小調兒不唱郎啊姐兒,只唱三峽沿途地名、險灘、水位等地標。

秭歸新灘1910年

這些小調兒易學好記,可以從重慶朝天門碼頭一直唱到南津關,唱著唱著,整個三峽的水道、地名、險灘都亂熟於心了。

從秭歸牛口開始,一直到南津關,沿途的山水地理,風物人情,險灘礁石,水文變化等等,橈夫子就是一輩跟著一輩,唱著漫水號子、搖擼號子流傳和記憶下來的。請聽那些橈夫子號子里的秭歸西陵峽:

牛口三漩不算惡,八斗放灘要掉舵。

張家溪,白水河,月亮太陽相對著,九子蓮母攆下河。

荒草背,不算狠,石門發漩賽鍋坑。

蟒蛇寨,雄黃山,七姊妹下頭柳樹灣。

羊子石,盧家坊,兩個幺姑睡氵曳灘。

流來觀,沙鎮溪,樹坪的柿子甜如蜜。

真武磧,墩子石,黃鱔洞,斗蓬子。

九蓮燈,沒有亮,一個老虎睡噠望。

人頭石,生得惡,插到水裡各泅各。

方灘坳,灘對灘,烏石烏牛在河中間。

眼莫眨,手莫停,秭歸是個葫蘆城。

四季盪,磙子角,蓮花三漩屈原沱。

屈原廟,燒柱香,保佑連手(夥計們)下宜昌。

鰱魚山,螞蟥沱,楚王就在對面坐。

窯灣溪,燈盞窩,香溪的煤炭真是多。

香溪河裡出美女,昭君姑娘桃花魚。

沒奈何,耍和尚,兵書寶劍抬頭望。

鎖住山,米倉口,蟒蛇倒掛一聲吼。

小青灘,對白沱,太公釣魚生得活,白狗藏在楊家沱。

山羊角,對青灘,青灘才算鬼門關。

雞冠石,生得高,豆子石上浪滔滔。

鳳凰展翅珍珠角,牛肝馬肺生得確(像極了的意思)。

廟河地方好靠船,大二三珠把河攔,崆嶺賽過鬼門關。

上虎頭,下鹿角,黑岩子凶水真正惡。

唐家妹子生得巧,芫荽曬在仙人橋。

寡母子爬在橋上看,獅子龍燈玩得歡。

心裡又想看燈影,西遊記的確打得好。

紅磧、黃貓喂不飽,野人把它管住了。

一根銀絲把野人拴,母豬吃了個稀扒亂。

白家嘴,南津關,不知不覺出了川。

尊聲客人你聽到,西壩靠頭把稅交。

宜昌風水真正好,到了街上真是屌……

當年的崆嶺鬼門關1910年

這些小調調式簡單,朗朗上口,橈夫子們一邊推著橈或者一邊搖著櫓(一般小型柏木船前行,由橈夫子推橈,而幾十上百噸的柏木船行走時,則必須以櫓搖之前行。),一邊唱著這樣的小調,不會覺得索然無味而睏倦,同時又像放電影一樣展示出一個個場景,讓人覺得生動可愛。

辛苦的橈夫子,不是每個季節都有電魚子下酒的,有時候「扎水」(躲避洪峰)甚至連青菜葉子都沒得一匹,更不用說肉啊魚啊。「扎水」的時間有長有短,橈夫子們喝酒是每餐必有的。沒有葷菜素菜,橈夫子們自有對付的辦法。他們獨出心裁,烹制出世上絕無僅有的峽江「大餐」,名之「嗦丟」。在宜昌語境中,「嗦」是一個生動的動詞,品嘗味道就叫「嗦味兒」。「嗦丟」的原材料就是河灘上的三峽石。

南津關宜昌磨基山下1938年

當然,不是每顆三峽石都可以用來做「嗦丟」的。那些太小的石頭不能用,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吞到肚子里去;太大的石頭也不行,太大了在嘴裡嗦的時候不靈巧;那些長的、方的石頭不行,那些坑坑窪窪的也不行。只有那些經過千百年江水打磨,大小合適,體型圓潤的石頭才可以成為「嗦丟」的原材料。

我吃過的最有味兒的嗦丟,也是從爺爺橈夫子們那裡享受到的。那年爺爺的船在廟河的柳林磧扎灘,船上有很多可以吃的菜,但爺爺為了讓我開眼界,特別安排伙夫做嗦丟給我吃。

在爺爺的指令下,伙夫端著一筲萁五顏六色的石頭兒來了,他把鐵鍋放到火爐上燒起來,等鍋底發紅了,把油倒進去之後,趕快把石頭倒進去,迅速翻炒幾下,加進鹽巴、辣椒、花椒和生薑,再翻炒幾下從火上把鍋端下來。

伙夫在翻炒時,鐵鍋里的石頭,發出悅耳動聽的叮叮咚咚的響聲,以至於後來我聽到交響樂的聲音,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在長江的波濤之上,那條柏木船上翻炒三峽石的聲音。

「嗦丟」做好了,爺爺夾起一顆石頭喂到我嘴裡,並告訴我只能嗦不能咬,不然的話牙齒都沒了。那顆石頭燙燙的,在我的嘴裡滾來滾去,麻辣鮮香味道十足。

爺爺問我,好不好吃?我沒有精力回答爺爺的問題,只是忙著吧唧吧唧地嗦著三峽石上面的味道。爺爺和他的夥計們看到我如此用力,都哈哈大笑起來!爺爺看我忙活了一會兒,告訴我快把石頭吐出來,別給吞到肚子里去了。聽到爺爺這句話,我把嘴巴馬上張開,咕咚一下,石頭就滾到甲板上,滴溜溜地滾了很遠。爺爺對我說,龜孫子快給我撿起來,明天還要吃的!

石頭從嘴裡出來了,味道卻還在嘴裡滿嘴跑,讓我的嘴巴不由自主地吧嗒著。有個橈夫子趁著酒酣耳熱,對爺爺起鬨:駕長來幾嗓子!其他人也跟著喊「駕長來幾嗓子!

駕長來幾嗓子!」爺爺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酒,又把「嗦丟」在嘴裡嗦了嗦,亮開嗓子用漫水號子的曲調唱了起來:「嗦丟」「嗦丟」,一嗦一丟,(幺兒連三喲)快快活活,活著無憂(喲嚯嗨咗),活著無憂(嗨咗)。在爺爺蒼涼的號子聲中,橈夫子們也情緒激昂地跟著「幺兒連三喲,嗨咗嗨咗!」地應和起來,江面上蕩漾起歡樂的回聲。

風裡來,雨里去,懸崖上奔命,大浪里穿行。橈夫子們天天遊離在死亡的邊緣,但是他們從不悲觀,從不怨天尤人。他們的肩頭拉著沉重的柏木船,還拉著妻兒老小的期待,拉著對商家和社會的責任!

歲月走了很遠了,真正的橈夫子們也漸行漸遠了,那些曾經驚天動地的「闖灘號子」、「漫水號子」、「搖櫓號子」、「扯灘號子」也日益模糊,但是我始終記得峽江里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人群,他們在與江水的僵持中,因為執著、絕不放棄而成為了僵持的勝利者。

因為血液中流淌著橈夫子的血,所以我總是在月白風清的夜晚,或者在凄風苦雨的深秋,能看到橈夫子匍匐在亂石叢中凸起的青筋,勒進他們肩頭的白官布扯扯兒帕子,能聽到他們悲情但不憂傷的小調兒。

聽啊聽啊,橈夫子們又在唱!那歌聲中有他們的豪情,有他們的悲愴,也有他們的倔強!他們天生卑微,但是他們卻以自己高貴的氣節,在天地間塑造出高大的形象。

船過西陵峽呀,人心寒,

最怕是崆嶺呀,鬼門關!

一聲的號子,我一身的汗!

一聲的號子,我一身的膽!

一聲號子我浪里鑽,號子一聲我過險灘!(《闖灘號子》)

領:也哦……合:咳咳!

領:也哦……合:咳咳!

領:咳力咳咳……合:咳咳!

領:咳力咳咳……合:咳咳!

領:呵哦……合:咳咳!

領:天色變了,合:咳咳!

領:要起風暴,合:咳咳!

領:大浪要起,合:咳咳!

領:不怕風,合:咳咳!

領:不怕浪,合:咳咳!

領:努把力,合:咳咳!

領:加把勁,合:咳咳!

領:衝過去!合:咳咳!

領:也啰咳……合:咳咳!

領:咳力咳咳……合:咳咳!(《見灘號子》)

今日一江春水的峽江平湖,早已疏遠了這些本應該熟悉的旋律和鏗鏘。今天在這些充滿陽剛之氣的吟唱中,一江春水顯得更加溫潤和多情了。

後記:如果有人讀了,就會明白為什麼我的網名叫橈夫子。我是想用橈夫子來激勵自己做一個永遠的「橈夫子」,永遠能負重致遠!是以為記。

責任編輯:李志偉

喜歡就請關注我們

宜昌最有影響力的影像門戶平台

已入駐 搜狐/網易/今日頭條/天天快報/同步推送

享受攝影,快樂攝影!

三 峽 影 像 征 稿

1、圖片:15~20張照片,能準確表達的主題,與攝影相關的內容即可。

2、文字:字數300左右,表述圖片內容和故事,散文、詩歌形式不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峽影像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三峽影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