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在法国阿尔伯特·卡恩博物馆,珍藏着一批拍摄于1909-1913年的彩色老照片。这些彩照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Autochrome(彩色玻璃正片)工艺,被认为是目前已知记录中国的最早一批彩照。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山东曲阜的一个青年。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1912年,瘦小的士兵。

阿尔伯特是法国屈指可数的富豪,自己开设有银行。从1908年开始,他投入巨额资金,他本人或派遣摄影师去世界各地,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彩色摄影技术,拍摄了7.2万张彩色照片和长达100小时的电影胶卷。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北京雍和宫的喇嘛。

阿尔伯特通过不懈的努力,打算建立“地球映像资料馆”。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了20世纪初叶,50多个国家的人物肖像、社会面貌和自然风光,成为名垂历史的一大壮举。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北京大通桥上的青年,撑着油纸伞,背影很忧郁啊。

1909年1月,阿尔伯特和他的助手到达中国,到上海、北京等地拍摄,在中国土地上最早的彩色照片由此产生。此时,小皇帝溥仪刚刚登基不久,大清的国运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国子监附近的师生。

在阿尔伯特之前,一些在中国拍摄的外国摄影师也弄出了所谓的“彩照”,但那都是后期手工上色而成的。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八达岭长城。

1912年,清帝逊位、民国初建,中国政局处于动荡之际,卡恩雇用摄影师斯特凡?帕赛,于1912年6月抵达北京。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家从事殡葬生意的店铺。

1912-1913年间,帕赛到了北京、山东、辽宁、蒙古等地,用摄影机拍摄了大量彩色、黑白照片以及记录影片,其中彩色照片将近500张。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1913年蒙古乌尔格的已婚妇女。

阿尔伯特为人低调,做事不张扬,终生未娶。他的一生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他也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相信这些影像的传播,能促进人类相互宽容,增加对他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沈阳金银珠宝一条街。

由于阿尔伯特把大量资金投入摄影事业,以及后期生意经营不善,他逐渐变得贫穷,拍摄计划也没有完全实现。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泰山中天门附近伏虎庙前的年轻女性。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颐和园内著名的景观之一清晏舫。

1940年11月,80岁的阿尔伯特在巴黎黯然离世,此时他已身无分文。他去世后,庞大的映像收藏被人遗忘,直到1970年代,才重新被发现整理。如今,这些影像资料价值之高,无法用金钱衡量。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历史 的精彩文章:

晚清“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竟被16岁少年砍死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民众痛哭长跪不起
清朝官员真实影像:中央大员有气派,严肃威风
晚清老照片:农村破败,缺乏生机

TAG:小历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法國珍藏的晚清最早彩照,民初社會風貌老照片!
緬懷甜歌皇后,為你送上鄧麗君一生中最經典的歷史舊照,值得珍藏
法國大亨迷上彩色攝影,拍下中國最早彩照,如今珍藏法國博物館
回顧黛安娜王妃一生中最經典的歷史舊照,值得珍藏
收藏家珍藏黛安娜未公開黑白照:與初戀情人依偎,初生在母親懷中
美國珍藏的罕見的晚清照片,第二張讓人淚目
看過《金粉世家》冷清秋、白秀珠珍藏的照片,你覺得誰更美?
18幅中國最珍貴的書法作品,珍藏
美國博物館珍藏的中美聯合抗日的照片,那時候的感情真鐵!
法國圖書館珍藏的晚清女子照片
這些照片很少有人看過!美國珍藏的中國晚清彩照
緬懷曠世才女,為你送上林徽因一生中最經典的歷史舊照,值得珍藏
18幅中國最珍貴的書法作品,珍藏!
美國大學珍藏的晚清老照片,首次公開,每一張都平淡無奇,很珍貴
美國大學珍藏的晚清老照片:香港貴婦,放風箏的人,很珍貴
山口百惠珍藏許久舊照:圖1甜蜜結婚照,見證了愛情的奇蹟
末代皇帝珍藏的奇珍異寶
大開眼界!故宮珍藏的中式奢侈品
故宮中珍藏的精緻文物:圖三威風霸氣,最後一件精美華貴
回顧格蕾絲·凱利一生中最經典的歷史舊照,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