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的竹從日光月影中得來,如此脫俗!

他的竹從日光月影中得來,如此脫俗!

他,一生愛竹畫竹,畫出了竹的精神,畫出了一個竹的世界,傳之後人,可謂流芳百世,啟迪來者。他說:「畫竹意在筆先,用墨干淡併兼」(題《竹圖》);「不拘古法,不執己見,惟在活而已矣。」(題《竹石圖》);「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亢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題《竹石圖軸》)。「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虛心竹有派頭葉,傲霜梅無兩百枝」,他以自然為師,在《題雨後新笙圖屏風》中寫道:「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笙初放,綠蔭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冬冬作小鼓聲。於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可。

他畫得的竹子體貌疏朗、筆力瘦勁,自有一番超凡脫俗的風格,時稱「鄭竹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又稱之為「文湖州竹派」。

——他,就是鄭板橋。

他的竹子為什麼畫得好?! 原來有這個秘密:

板橋畫竹,「神似坡公,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清代學者像傳》他一生的三分之二歲月都在為竹傳神寫影,他曾有詩寫道:「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少年時,屋旁有一片竹,他於是在窗上糊上白紙,當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將竹影投射到窗紙上時,覺得零亂卻飄搖的竹影宛如一幅幅天然圖畫。

後來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過觀察和藝術創作的實踐,提煉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論.「眼中之竹」是自然實景,是對自然的觀察和從中體驗畫意;「胸中之竹」是藝術創作時的構思;「手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實現.他把主觀與客觀、現象與想像、真實與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創造了師承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境界。

在《題畫竹》中,他總結自己的畫竹之法:故板橋畫竹,不特為竹寫神,亦為竹寫生,瘦勁孤高,是其神也;豪邁凌雲,是其生也;依於石而不囿於石,是其節也;落於色相而不滯於梗概,是其品也。的《墨竹圖》,嫩竹老竹,潑墨有香有淡,11枝竹,新、老、前、後,層次清楚,既互相交叉,又各自獨立,極富立體感,是一幅優秀的作品。

欣賞提示:請仔細欣賞板橋筆下竹枝及其「竹影」:

《蘭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尺寸: 127.8×57.7cm

年代: 1740

《墨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湖北省博物館藏

尺寸: 121.5×62cm

年代: 1753

《墨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南京博物館藏

尺寸: 137.5×72cm

年代: 1753

《墨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南京博物館藏

尺寸: 125×54.5cm

年代: 1753

《蘭竹菊》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濟南市博物館藏

尺寸: 116×55cm

年代: 1752

《墨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天津歷史博物館藏

尺寸: 170×91.5cm

年代: 1757

《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尺寸: 170×90cm

年代: 1756

《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上海博物館藏

尺寸: 217.4×120.6cm

年代: 1754

《蘭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上海市文物商店藏

尺寸: 184×93cm

年代: 1756

《修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武漢市文物商店藏

尺寸: 129×66.7cm

年代: 1754

《蘭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揚州博物館藏

尺寸: 88.3×59.5cm

年代: 1758

《竹子石筍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廣州市美術館藏

尺寸: 140×91.5cm

年代: 1760

《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上海博物館藏

尺寸: 171×91cm

年代: 1758

《蘭竹荊棘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常州市博物館藏

尺寸: 178×110.3cm

年代: 1757

《墨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廣東省博物館藏

尺寸: 170×75.2cm

年代: 1757

《蘭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上海博物館藏

尺寸: 172.7×91.5cm

年代: 1761

《墨竹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浙江省博物館藏

尺寸: 128.8×68.5cm

年代: 1759

《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榮寶齋藏

尺寸: 197.5×108.8cm

年代: 1759

《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上海博物館藏

尺寸: 178.8×103cm

年代: 1758

《山頂妙香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尺寸: 131.5×72.2cm

年代: 1758

《華封三祝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尺寸: 167.7×92.7cm

年代: 1762

《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泰州博物館藏

尺寸:

年代: 1762

《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旅順博物館藏

尺寸: 324.6×136cm

年代: 1762

《竹石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濟南市博物館藏

尺寸: 155.5×54.5cm

年代: 1762

《 蘭竹芳馨圖》

作者: 鄭板橋

收藏: 南京博物館藏

尺寸: 189.6×49.5cm

年代: 1762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我們誤解了石濤十多年!「筆墨當隨時代」原來是這個意思
上海博物館藏古印璽專輯
「教育部」對在校學生的藝術課有新規定了!
傅抱石的扇面畫,真·難得一見!
中國漆畫之父喬十光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她是最美抗日女兵,以微笑赴死的照片是如何得來的?
上海又冷了,春天還回得來嘛?
崔天凱:中國成功從來不是、今後也不會靠「偷」得來
揮別昨日的傷痛,得來今天的美好
她以微笑赴死的照片是如何得來的?從此被人熟知
閑要從勤中得來,靜要從動中修來,樂要從苦中享來
開始上班了,今天早上的你還起得來嗎?
能聊得來:在聊得來的人面前,像是打開了話匣子,有說不完的話
日本人的愛乾淨習慣竟是從一場「戰爭」中得來
落伍解放鞋如今成為歐美時尚元素,看來以後得來我國辦時裝秀
養了月見草,記得來點「它」,花兒躥、枝幹壯,年年開花爆
8月4日明日運勢大公開,這些生肖遇上談得來的知己漸漸感受到愛情
痛苦是比較出來的,幸福是珍惜得來的。
餘生,和與你聊得來的人在一起!
這就是我的心聲!(懂得來)
瞎子阻攔皇帝:出去就回不來了,皇帝:回來殺你!結果真沒回得來
「我很怕 往後的日子找不到合得來又有趣的人」
生肖猴「囍」事衝天!中年有大「囍」前來,得來不易請珍惜!
玩得來,互相遷就,你就是我對的人
進圈十年,從龍套到如今的一線女星,網友:多年努力才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