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魏碑:上承漢隸,下啟唐楷

魏碑:上承漢隸,下啟唐楷

魏碑風格多樣,樸拙險峻,舒暢流麗。

極有名的如《鄭文公碑》、《張猛龍碑》、《高貞碑》、《元懷墓誌》及《張玄墓誌》,已開隋、唐楷書法則的先河。

清代中期倡導「尊碑抑帖」,衝破「館閣體」的束縛,碑學興起,書風為之一變。

魏碑上承漢隸傳統,下啟唐楷新風,為現代漢字的結體、筆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適應社會意識需要的佛、道之學勃然興盛。佛、道的宣傳方法是以寫經為一大功德。尤其佛學,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學之士,撰寫文章以紀其事。或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岩壁摩崖刻寫,一時間,從漢代風行的立碑時尚,轉向佛學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四海之內雖戰亂不止,造像求長生的心理卻更加熾烈,刻石佛記文字漫山遍谷,不下數千萬。魏碑應運而生。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疏放妍妙,長於尺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

魏碑書法筆劃嚴謹、樸厚靈動,豐腴不失於板刻,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兼有隸楷兩體之神韻。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楷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的,堪稱漢碑中的上品。古今書家對此碑都給予最高評價,可謂漢碑集成之碑。

近現代書法家,對魏碑甚為推崇,臨學者眾多,尤以我國北方地區更興,也許雄強古樸的魏碑與北方人豪放的相符,有較高造詣者也為數不少。如南京的蕭嫻為康有為的學生,用筆瀟洒中參透魏碑的筆意。李志敏遍學歷代書法大家,倡導「碑帖結合」,「引碑入草」是他的一大貢獻。于右任的行楷書藝術,便是在北魏楷書中融入了行書和隸書的筆意,可謂融碑帖於一爐,形成他獨特的書作。武中奇,慰天池等書法造化出奇,凝神透勁,其魏碑味道仍是很濃的。他們書法之高,在於取魏碑之神,而創造出有自已個性特色的藝術境界。書法的最高境界在於入門而取形,出門而取神。

清朝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讚譽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與魏為可宗。可宗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鍾致帥《雪軒書品》稱:「魏碑書法,承漢隸之餘韻,啟唐楷之先聲。」唐初幾位楷書大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空間 的精彩文章:

趙孟頫夫婦的《深秋貼》,你儂我儂的浪漫!
他用嘴寫字,卻獲得了中國書法的最高獎
教您秒辨「歐顏柳三大唐楷」區別
這字越看越有味,比唐楷耐品多了!
吳冠中:美盲要比文盲多

TAG:書法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從漢隸到唐楷【上篇 隸書】
《西嶽華山廟碑》,漢隸的代表
劉帆:韻走漢隸
學隸書,先了解下漢隸、唐隸、清隸的不同
如何臨漢隸?請看何紹基、沈尹默、林散之
何紹基,沈尹默,林散之臨漢隸:內行看門道……
漢隸的《曹全碑》
漢隸書欣賞《張遷碑》
漢隸《張遷碑》臨習
寬博豪放、樸厚遒潤:東漢隸書《封龍山頌》書法欣賞
漢隸欣賞《西狹頌》
漢隸:集史晨碑隸書《愛蓮說》
東漢隸書碑帖欣賞《曹全碑》
「每日一碑」漢隸逸品:《史晨碑》碑陽欣賞,收藏版!
唐玄宗李隆基書法《石台孝經》,漢隸風麗腴美
西漢隸書《萊子侯刻石》欣賞
漢隸書欣賞《曹全碑》
東漢隸書欣賞《白石神君碑》
東漢隸書石刻欣賞《孔褒碑》
東漢隸書欣賞《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