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朝暉︱任你風動幡動,我自不為外界所動

常朝暉︱任你風動幡動,我自不為外界所動

調朱研墨,意興噴發

文/硯者

常朝暉

Chang Zhaohui

1968年生於青島即墨市,1991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曾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省美術館專職畫家、文化部青聯委員、山東美協理事。

紹興書塾故園即景

50cm×30cm 2016年

為文寫作,需要環境安靜。

繪畫也一樣,身邊常有人影晃動,聲音嘈雜,怕就不行。

1

朝暉卻不是這樣,畫友相聚,品茗說話之間可以揮毫灑墨,信手之間,旁逸橫出,東塗西抹,似不經意,耐心收拾,雲煙繚繞,水氣氤氳,尺幅山水已躍然紙上,呼之欲出。禪家有典:「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心動。」朝暉進入畫境卻任你風動幡動,我自不為外界所動,心有大靜,又有大動,為一腔畫意而心潮湧動。

向王希孟先生致敬系列

120cmx240cm 2016年

2

看朝暉作畫,會想起蘇東坡謂文與可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文與可胸中不過有竹,朝暉胸中卻不知有多少萬水千山。這萬水千山,有從案上得來,他自小隨舅父、山水畫家陳維信先生學畫山水,臨摹沈周、石濤、龔賢、董其昌等人的作品,「後又鍾情『元四家』,深受王蒙、倪瓚的影響,集米芾、龔賢、董源、巨然以及近代黃賓虹等諸家之筆墨精神,創造了水墨與重彩有機結合的小青綠山水新樣式,風格繁複細密、蒼莽渾厚、奇崛古雅、別開生面。」

延安勝景清涼山

50cm×30cm 2015年

3

既轉益多師,也師法自然。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一次次與山水交往,交往得久了,得許多山水之靈氣,就如清人張潮所說,遊歷山水貴會心,心領神會之中,眼中之山水與胸中之山水相互映襯,相互激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少氤氳多少蓊鬱藏乎於心,就差出之於手揮之以筆落於絹幅之上了。

4

但是,要以為朝暉胸中所藏案頭地上山水太多,畫時只要撒豆成兵那樣搬出來就行了,卻又錯了。朝暉所畫,也既不是古代畫卷上的山水,也不是自然天地間的實象,卻是他胸中的積蓄、醞釀與洶湧,這就既不屬於古來哪家,也不屬於南宗北宗哪門哪派,諸法皆備於我,可以滿紙氤氳,也可以「半邊」「一角」,或設色或著墨無可替代出於一心這隻能是常氏山水。

從清涼山上望寶塔山

50cm×30cm 2015年

5

朝暉性格瀟洒,每使人想到魏晉竹林中人。生在中國,又即彩即墨,自然會飽受中國哲學精神的浸潤。但是,常朝暉畢竟是現代人,他涉獵龐雜,廣收博納。讀過的書,在思想中會沉積,也會作用於目光,采東西古今之靈氣,在看山看水的時候就會有哲學的思考,會有人文關懷,一旦發之為畫,自覺不自覺地就會有相應的蘊涵,有相應的噴發與呈現,這就無疑會使作品更具內涵和分量。

人生在世

難免迷惘,難免蹉跎,

看朝暉的畫,

能讓人精神朗澈,胸懷開闊。

(文字略有刪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記 的精彩文章:

范揚:跟著時代前行
宋豐光先生藝術自述

TAG: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