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最想表達的東西,決定了作品的價值和獨特性——專訪導演姚婷婷

你最想表達的東西,決定了作品的價值和獨特性——專訪導演姚婷婷

作為中國內地最年輕的女導演之一,姚婷婷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絕對真實的自己,以及一顆絕對熱愛電影的心。

姚婷婷老師在 「雲萊塢·中國新編劇」周賽現場

她熱愛拍紀錄片,因為拍紀錄片能「幫助你去認識不一樣的、從未接觸過的人。」

她在拍電影《青茫》(《誰的青春不迷茫》,下同)時,找真正的學生演,在真正的學校里拍,因為相信「真實的氣場跟人為偽造的氣場不一樣」。

網劇《匆匆那年》播出後,她特意去B站看了一遍彈幕版的劇,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交流方式」,因為「沒有辦法去採訪每個觀眾,但通過這個方式會發現自己創作上的一些問題」。

作為中國內地最年輕的女導演之一,姚婷婷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絕對真實的自己,以及一顆絕對熱愛電影的心。她說自己的high點在於「我所表達的是不是我真正想去說的那句話,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把自己全身心的放到這個作品裡面」,她希望新編劇「一定要堅持自己內心裡最想表達的東西,它決定了作品的價值和獨特性」。

以下為採訪中自述精華

上高二的時候,我擔任班長,在班會的時候給同學做了一個MV,那時候我就習慣帶DV上學,每天瞎拍,覺得好玩。因為也不懂剪輯什麼的,就拿那些素材做出MV,做出來同學看了後特別感動,淚流滿面,從那時起開始覺得影像的魅力特別大,覺得我以後想做跟影像方面相關的事情。

電影《青茫》里的女主角,有我自己的影子在,我也是自己想去學導演,但又有家裡和學校的壓力,得去考那些大家所謂好的大學。所以那個矛盾點是很像的,不同的地方可能在於我沒那麼愛學習,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想做什麼事情心裡比較清楚。後來考導演系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好奇怪,為什麼要考藝術專業,因為我們學校基本全是考清華、北大的。

當我考上之後,我發現自己好像跟別人差特別多,因為很多同學從小就看了很多電影,或者從小就特別喜歡這一行,但我進入的比較晚,高二才開始去關注一些電影。所以剛上大學的時候挺自卑的,覺得很多同學都在某一個方面,比如說表演、劇作、攝影很有天賦,而自己好像什麼都不太行。

有時候跟別人講,我是學導演,我以後想當導演,也沒有人相信,覺得你看起來不像能做這件事的人。所以那個時段是被質疑和打擊比較多的一段時間,「自己到底有沒有影像方面的天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因為認定自己肯定沒有什麼天賦,只能靠後天的努力去彌補。所以我那時候的目標就是好好完成學校老師的作業,爭取考個高分。

做編劇或者做導演,天賦很重要嗎?我覺得每個導演能做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有很多天賦型的人,他做出的東西會非常有個性,或是有極其強烈的個人特色。你自己要反覆去衡量自己的能力、特長、喜好,然後去想怎麼樣把這些東西轉換成影像,怎麼講故事,這又與後天的努力有比較大的關聯。

拍紀錄片讓我對人

的觀察有很大幫助

我拍的第一部劇情短片《頂缸》,故事的靈感是看了一個新聞報道,深圳有一個富二代撞車了,撞車之後他爸給他找了一個小孩,給小孩錢,讓他去頂包,這麼一個事。當時看到這個事覺得很氣憤,但同時又在想這個小孩為什麼會接受錢,去做這樣的事。所以它其實最早是從這樣一個矛盾開始的。

發現靈感是一個尋找的過程,包括現在,我也在尋找很多東西。比如我之前拍的《特殊交易》,那個短片的原型也是真事,是我媽學校發生的一件真事,我媽跟我講的,當時我就想怎麼樣去做戲劇加工,讓這個故事的矛盾衝突更好看。每個人創作的靈感來源不一樣,有一些可能是自己可以想很多,但是比如我,可能更習慣從現實或者從小說里去汲取這樣的題材。

另一方面,早期做紀錄片對我後來的影響挺大的,而且我很熱愛拍紀錄片。因為你直接去拍一個人,你用鏡頭直接去跟這個人對撞的時候,會有非常多意想不到的東西發生,而做故事片,所有東西是我們在設計,所有最終呈現的東西都在意料範圍之內,符合我們之前的設想,這兩者的創作快感是不一樣的。

拍紀錄片這件事更多在於幫助你去認識和你不一樣的、從未接觸過的人。如果你的劇本里要寫一個撿垃圾的人,沒相關的經歷或閱歷,你很難寫出來,可能根本不知道他們會怎麼說話、怎麼生活,他們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而通過拍紀錄片,你拍的這個人,他所有的東西會處在一個慢慢去挖掘的過程里,他在你的鏡頭底下是非常真實的,你可以了解到很多人特別真實的一面。所以後來我做的所有劇情片,和紀錄片一樣,其實也是現實主義,拍紀錄片讓我對人的觀察有了一個非常大的幫助。

劇情短片《頂缸》《特殊交易》海報

做電影《青茫》是一個

從內心往外找的過程

我很相信真實的氣場,跟人為偽造的氣場是不一樣的,拍電影《青茫》時用學生做群演也是因為這種真實性,還因為青春片最動人的地方是它的生動、真摯,如果找一幫(有專業訓練的)群演去演,那還不如找真的學生演,找一個班的學生,他們會真的擁有那種氣場。

《青茫》里另一個追求真實性的地方是外景的選擇,電影里的那所學校是由五所大學組成的,因為我們拍的時候已經是10月份,學生在上學,很多學校不允許拍戲,當時外景的選擇性非常少,得學校先同意用,在這個基礎上再選,這也是當時比較遺憾的地方。

而且從製片的角度考慮,一定是考慮到整體拍攝周期以及方便程度等各個方面,當時也有人說能不能不要那麼追求真實,找個教室搭個棚就行了。但是我覺得,本身演員就很生澀,基本上都是沒有演過電影的,如果又讓他們在一個非常假的環境里演,出來的東西一定會有點假,但如果給他們一個真實的環境,又因為每個人都上過學,都知道自己上學時是什麼樣子,演員更容易去代入自己。所以當時就堅決提出了這個標準,堅決不進棚拍拍學校的戲。

說回《青茫》這個故事,《青茫》這個項目比較特殊,它不是小說改編,是包括編劇田博、劉同,我們大家一起重新做的原創。它是一個主題先行的項目,先有了主題,有了表達,再去塑造這個故事,再去想市場。所以並不是說市場需要什麼樣的青春片,我們不是這種思考方式,我們的思考方式是,我們所在意的或者我們想表達的問題,它是不是當下大部分年輕人或者我們這代人當時所困惑的問題。所以它是一個從內心往外找的過程,而不是從外往內找的。

「誰的青春不迷茫」這個主題非常廣泛,它可以代表很多人的青春,當時我看到這個主題,就想到我們每個人的青春成長,而且不光是青春期,三四十歲、五十歲的人其實都有迷茫的時候。所以我們在做這個故事的時候,其實也涵括像父母、老師他們的迷茫,但每個人迷茫之後他們心裡怎麼去選擇自己的方向,這是我們想去表達的東西。

可能每個人的high點不一樣,我是屬於比較high那種——我所表達的是不是我真正想去說的那句話,這對我挺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把自己全身心的放到這個作品裡面,在這個作品裡面其實也是在找自己的影子。其實我覺得每個導演在拍自己片子的時候都是在認識自己的過程。

當時與其說從《誰的青春不迷茫》那本書里去抽出什麼東西,不如說是我們拿「誰的青春不迷茫」這個主題去重新塑造一個故事。有了這個主題,在這個框架下,人物是什麼樣的,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這些是沒有的,所以當時也寫了三四個故事,最後選定了拍出來的這一個。當時我們還考慮到,迷茫的這個點,大家能不能共通。後來我們選擇的是——當你在面臨選擇時,是選擇自己心裡喜歡的那個,還是選擇別人覺得這樣是對的的那個。所以當時扣住這個點的時候,就覺得找到了故事的方向,我們做了一些調研,這是很多年輕人都會迷茫的一個問題。

我後來自己看了一遍《青茫》,它有一些地方是不足的。如果對比之前的很多青春片,我們確實是沒有一些撒狗血的情節,但從票房的角度來說,也沒有衝突矛盾特彆強烈的那些青春片的票房好,這是它自己的局限性。

比如我很喜歡的《我的少女時代》,它把少女心,一個女孩暗戀一個男孩寫的很透徹。但我們在寫《青茫》的時候規避了這些,其實是規避了觀眾很想去看的那部分——情感。我們的情感不光是男女生的朦朧感情,還有她跟閨蜜、父母的情感。因為當時我們考慮的主題是成長,一個人的成長一定不是只通過愛情成長,尤其在青春期的時候,她一定受到周圍所有東西的影響。所以成長這個主題可能對大部分觀眾來說比較嚴肅。

《誰的青春不迷茫》電影劇照

《匆匆那年》《青茫》給我的

創作總結:堅持是對的

我做《青茫》的時候,國產青春片其實已經是快到「末路」,比如說最開始《致青春》、《同桌的你》剛興起時,觀眾還很有熱情,但我們在做《青茫》的時候已經非常能感受到觀眾對青春片的疲憊,尤其是對校園青春的疲憊。

雖然我們做了一些嘗試,去講成長而不是講愛情,希望能在這一點跟之前的青春片有所區別,但是它畢竟還是校園青春,還是比較窄的一個故事。所以我一點都不意外這兩部作品的豆瓣分差挺多的。

然後做《匆匆那年》時,當時這種青春題材很少,它很真實。我從小看了很多台灣或日本、韓國的青春片,一開始做這個項目,就覺得為什麼我們沒有一個特別寫實的青春故事。我記得上一部(覺得特別寫實的)還是看了《十七歲不哭》,在這麼長時間我感覺都沒有看到新的、很真實的學生故事,所以當時就想要做一個屬於我們80後這代人,非常寫實的青春故事。

當時看了《匆匆那年》,我還是挺感動的,因為它裡面有很多細節都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一些事。這部小說有一個很好的基礎。在做改編的時候,我們首先是抓住了它很真實、很寫實的一面,所有的人物關係是我們沒有大改動的,比如男女主角。我們改的更多可能是比如喬燃、林嘉茉、趙燁他們之後的命運,這個命運可能在小說里最後沒有寫,或者沒有那麼大的波折,影像化之後會需要更激烈的矛盾和衝突。《匆匆那年》是我做的特別愉快的一個項目。

《匆匆那年》給我最後創作總結就是堅持是對的,《青茫》給我的提示則是在堅持的同時,有時候要融合一些東西。因為每個項目大家的想法會非常不一樣,作為一個導演面對問題的時候,因為做的是一個面向大眾的東西,有些東西你要堅持它的質量標準,但也有些東西要去融合很多人的想法,要有一個包容的心態去做這件事,但是做《匆匆那年》確實我們遇到的很多非常大的問題,最後是通過堅持解決的。

比如說我們在開機前一天,都還沒有女主角。因為之前我們選定的女主角在排練的時候,我們覺得不太合適就換掉了,換掉之後找到了一個覺得相對合適的,但她在開機之前突然覺得自己沒法演這個角色,就提出不演了。所以開機那天我們是沒有女主角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後堅持住了底線,不管怎麼樣都要選擇到我們認為合適的,最後選擇到了。當時如果妥協,可能最後呈現的不會是現在這樣。

作為導演,在寫一個角色時,會開始想這個角色應該是誰來演,當時我們好多角色選演員時也經歷了非常漫長的過程,因為不可能每個演員他正好就是這個人物,當然我們也有很幸運的時候,比如像《匆匆那年》里的趙燁,就神一般的感覺這人太像了,但是這種情況特別少,更多是這個演員身上有這個角色的影子,你怎樣去挖掘,怎樣把他的那一面完全呈現出來。我會覺得導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責就是選擇演員。沒有不好的演員,只有不好的導演,因為選擇演員本身就是導演的功課之一,如果選擇了一個不適合的演員,其實對演員是很大的傷害。

《匆匆那些》播出後,我特意去B站看了一遍彈幕版的劇,看大家都在說什麼。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渠道和交流方式,因為我沒有辦法去採訪每個觀眾,但通過這個方式會發現自己創作上的一些問題。做這一行就是要接受別人的觀點,因為你拍了一個東西,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審美,都會說幾句或者有自己的判斷,這是必須要接受的。

《匆匆那年》網劇劇照

新編劇要去挖掘自己,

不要固化在一個題材里

我拍的這些片子裡面,最能代表自己的是《特殊交易》,一個短片,它可能是我自己最想去講的類型,它是個劇情片。我對人與人之間,尤其是陌生人之間在特殊情景之下產生的情感,以及他們如何面對自己的命運這種主題會比較感興趣。

我自己是一個超級細節控,但我覺得先有結構再有細節,因為首先我得知道這個故事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大的結構怎麼去搭,搭完了整個結構再考慮其中人和人之間更細膩的部分,這一定是一個從外往裡的過程。

對新編劇來說,我建議多嘗試各種類型,尤其在起步的時候,我自己拍的像《頂缸》、《特殊交易》、《匆匆那年》,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在你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多嘗試,而且要放心大膽的嘗試。就像我剛才說的,你拍的每部片子,做的每個項目其實是越來越了解自己的過程,你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潛力或者最大的能力在哪,所以一定要挖掘自己,不要固化在一個題材裡面。

另外,我認為編劇不一定要有導演思維,但是編劇一定得有畫面思維。通過一個劇本,我們應該能去聯想到文字背後的畫面,這是電影劇本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要什麼東西都通過台詞去交代,電影它其實還是在用畫面講故事,那麼編劇他首先應該有一個畫面的思維,這跟導演思維是不一樣的。

導演還是用整個的表演,比如說我看到一個劇本,我會想這場戲應該怎麼拍,我的人物應該從哪調度,更多是想這些方面的東西,但編劇還是從一個故事文本的方向入手。自編自導的時候基本上是在寫的時候就知道怎麼拍,是完全按照自己想拍的過程去寫的。因為最後其實好多劇本寫完之後,導演要做分鏡頭,或者是做導演工作台本,其實就是去重新調整的過程。比如一場戲編劇可能寫到先從太陽升起開始,那麼導演可能就會從一個人物開始,會有這樣的一些調整。所以自編自導的好處就是,我寫的就是我想拍的,我所有寫的順序就是我的鏡頭順序。

我希望新編劇一定要堅持自己內心裡最想表達的那個東西,因為那是非常非常寶貴的,它決定了你這個作品的價值和獨特性。

採訪:毛毛

編輯:自由

攝影:良辰

「雲萊塢·中國新編劇」

100位資深評委,100家評審機構

等你來會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APP 的精彩文章:

無音樂,不打劫
《二十二》票房超1.5億破紀錄片記錄,但隨之而來的並非一邊倒的好評和稱讚
這5部黑幫片,看完不寒而慄
第十八周「奇遇」通宵放映預告:好膽你就來
喜歡看電影的你快點進來

TAG:輕芒APP |

您可能感興趣

她取代趙麗穎成為新任迪奧大使!網友:這是迪奧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東西文明較量中的決定性因素:緯度決定歷史?
謝娜還是謝娜,吳昕卻變得更好,網友:最正確的決定
沈佳妮離開陳思誠,而選擇朱亞文是她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你的手指長度,決定了你的性格!超準的!
你的性格決定你的愛情和婚姻
盧指導:安吉很精明 總是做出正確的決定
父母經常說的話,決定了孩子的潛意識,也決定了他的性格和出息!
俄羅斯決定轉讓一敏感技術給中國,讓美國很不高興,看西方人評價
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你的格局
劉燁發福真的老了?謝娜選擇張傑才是最明確的決定
心理測試:你的手指長度,決定了你的性格
最睿智,做的決定很少出錯的生肖
蘇東坡:你的逆商,決定了你生命的質量
你的性格決定你的命運,你的心態決定你的人生
寶寶的性別,長相和智商由誰決定?最科學的答案在這裡
幸福唯一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佐菲奧特曼的力量是否比奧特之王的力量還有決定性
新的演算法決定了理想的咖啡因劑量和警覺性的時間
清朝多爾袞的性格決定了他是與眾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