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油 vs人造黃油,誰更健康?

黃油 vs人造黃油,誰更健康?

90後無敵美少女

8個半月萌寶麻麻~

韓國知名品牌嬰童用品設計師

科普扒文、產品評測

小能手

朱古力Zephyr~

特邀美少女麻麻——朱古力Zephyr~

文:朱古力Zephyr~ 圖:兔媽幫

喜歡做烘焙的媽媽們一定對黃油很熟悉,做餅乾、麵包過程中必不可少。我家冰箱還屯了一箱黃油呢。

最近關注的一個輔食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徹底顛覆我的三觀。

一直認為植物黃油(人造黃油)是植物油氫化後,加入人工香料模仿黃油的味道製成的黃油代替品。

裡面各種添加劑以及氫化植物油產生的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系統危害很大,所以我是從來不買植物黃油的,堅定的只使用動物黃油(天然黃油)。

結果現在居然和我說動物黃油的反式脂肪酸比植物黃油的高,我滿臉的黑人問號,納尼,那我要把我的囤貨都丟了嗎……

事件的導火索就是上圖:美國兒科協會提出的孩子應該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建議使用液體或軟式人造黃油替換

除此之外,動物黃油膽固醇含量高於植物黃油,因此這個輔食公眾號就得出結論:

選擇不含反式脂肪的植物黃油替代動物黃油,是2歲-99歲寶寶的健康選擇。

人造的比天然的好?

為了對我的錢負責,我搜了各種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的配料和營養成分表,挑選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四款,做了下面的表格,大家可以一起看看

從配料上可以明顯看出,植物黃油不含有任何天然牛乳,主要靠植物油氫化後再加上食用香料和添加劑做成

動物黃油兩種原料,稀奶油及水,這就正中了動物黃油的定義:用牛奶加工出來的,把新鮮牛奶加以攪拌之後上層的濃稠狀物體濾去部分水分之後的產物。

從營養成分上來看,首先兩者的熱量相近,都是高熱量的食物,脂肪含量也類似。產生最大分歧的是反式脂肪及鈉的含量

對於植物黃油來講,裡面的反式脂肪酸多少,主要取決於加氫步驟

植物黃油的原料是植物油,所含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如果完全加氫,那麼原來的不飽和脂肪酸就大部分轉為飽和脂肪酸,剩下的不飽和脂肪酸少,相應的反式脂肪酸也少(反式脂肪酸也是一種特殊的不飽和脂肪酸);

如果是部分加氫,那麼反式脂肪酸可能就多。所以人造黃油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不奇怪。

動物黃油來自於牛奶。天然牛奶、牛肉、乳酪等跟牛有關的食品裡面,一般都會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

牛奶一般是5%左右。這些脂肪酸主要來自於牛胃裡面的細菌(牛是反芻動物,需要共生的細菌幫助消化吸收食物)。

所以動物黃油里的反式脂肪酸高點,不奇怪。主要是天然來源的。

牛身上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是異油酸和2種共軛亞油酸。異油酸對人體的作用貌似現在還有爭議,有說不好的,也有說沒啥影響的。好在含量也不是很高,不需要太擔心。

至於共軛亞油酸,現在有研究說,這玩意對減肥有利。反而是個好東西。算是反式脂肪酸家族裡面的異類吧。

在看營養成分表,植物黃油一般都含鹽,鈉含量很高,寶寶食用損壞味蕾,更甚者造成腎臟和心臟的負擔。

脫離數量談效果是耍流氓

針對動物黃油和植物黃油哪個更好的說法,不考慮每天的攝入量就下判斷,純屬扯談。大量的科普文中都有這類情況,比如喝可樂會殺精不能喝,吃巧克力能減肥等。

選擇黃油或人造黃油是由個人和特定的飲食需求所決定的。國內沒有吃麵包塗抹黃油的習慣,家裡做菜也是以植物油為主,不太習慣用黃油烹調做菜。

我們吃到黃油較多的時候,往往是自己手工烘焙,做的餅乾甜品等。每人每年黃油的消費量遠遠低於美國的9.1磅(動物5.6磅,人造3.5磅)。

因為美國兒科學會權威組織的建議,不考慮自身情況,盲目跟風,談反式脂肪酸色變,放棄動物黃油的天然香味和口感,冒著超鈉的風險及烘焙過程的失敗,在我看來有點得不償失。

與其斤斤計較計算黃油中的反式脂肪酸量,更應該控制的是我們吃方便食品、油炸食品的數量,那才是我們大量攝入反式脂肪酸的來源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靈兔 的精彩文章:

陰陽師日服更新載入界面圖一覽 完爆大國服
DOTA2 TI7戰隊科普:劍指冠軍LGD
現在的小說都怎麼了,我有點讀不懂啊「我捂住自己的耳朵不讓眼淚掉下來!」「哈哈哈,他無聲的笑道」
聽說帶哈士奇出門買菜要夾住它的狗頭才能讓它聽話?網友的評論讓人分分鐘笑翻
印度運營商推出免費4G手機:像功能機 需支付押金

TAG:精靈兔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愛烘焙】黃油蒜香麵包
麵包家常做法,不用黃油不用烤箱,只需這樣做,柔軟又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