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月影下重檐,輕風花滿簾

月影下重檐,輕風花滿簾

~~~

簾,是中式建築環境與文人生活空間中,特別的存在。

《說文·竹部》中解,「簾,堂簾也。」清段玉裁又注,「簾,施於堂之前,以隔風日而通明;簾,析竹縷為之,故其字從竹。」

簾,本從竹而生,置於居室;所有作用,大抵是阻隔視線、障蔽戶牗、分別內外。

「細雨無妨燭,輕寒不隔簾。」

《莊子》中,曾有「高門縣(懸)薄」之字句記載,可知春秋戰國時,「簾」已初見影蹤。南北朝的道家典籍《天隱子》,則將「簾」的作用與寓意引申到修身養性的高度。

「何謂安處?……吾所居座,前簾後屏,太明則下簾以和其內映,太暗則捲簾以通其外曜。內以安其心,外以安其目,心目皆安,則身安矣。」

簾,至此成為內外通融、身心暢達的象徵。

「不下竹簾怕燕瞋,梨雲如雪冷清明。」

簾,再造了建築空間。

中國傳統建築多為敞開式結構,牆只是空間分隔,而少用於承重;這便需要牆體可以任意洞開門窗,以實現室內外密切的轉換關係,自由靈活的空間再造。垂簾、屏風、帷幕,也由此成了室內空間分隔、再造、裝飾不可或缺的存在,使生活空間的形式、尺度與層次產生豐富變化。

中國文化中的尚竹情懷,則讓竹簾成為中國式居室的特色。漢劉歆《西京雜記》中載,「漢諸陵寢皆以竹為簾,皆為水紋及龍鳳像。昭陽殿織珠為簾,風至則鳴如珩佩之聲。」竹簾在成為居室重要組成後,又逐漸由粗而工,轉向對審美的需求。

「向夕開簾坐,庭陰落景微。」

「通」,是竹簾的品格。

竹簾,在收放之間,便營造出隔中有通、實中有虛、靜中有動、動靜轉換的幽遠意境。簾里,是閑枕、涼簟、凈幾、靜硯、書卷、新詩;簾外,有清風、明月、煙雨、修竹、花影、閑雲、流水、飛鳥。「目送千山爽氣,簾卷一城風月」,當竹簾捲起,萬物都敞開懷抱;「簾深酒暖,細雨斜風渾不管」,當竹簾垂下,簾內又成為可以「觀萬物,得神妙」的獨立空間。

「飲硯時見鳥,捲簾晴對山。」

文人,尤愛竹簾。

白居易於廬山築草堂,「砌階用石,冪窗用紙,竹簾幃,率稱是焉」;劉禹錫造陋室,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文震亨《長物志》寫竹簾妙趣,「長夏宜敞室,盡去窗檻,前屋後竹,不見日色,列木幾極長大者於正中,兩旁置長榻無屏者各一,不必掛畫。北窗設湘竹榻,置簟於上,可以高卧。……湘簾四垂,望之如入清涼界中。」

草堂陋室,有一席竹簾便得無盡清韻;無需畫飾,有天然竹色便可見氣象萬千。

「竹床藤簟茶初熟,消受山人午睡長。」

花邊置酒,竹里供茶

中國人愛竹,也愛茶。而竹與茶,都是天地生髮、山野潤養的清物,是人與自然溝通的媒介,是文人雅士寄寓情懷的載體。

竹有賢德虛心,茶有性潔不污;竹有清光幽影,茶可疏寂空靈。織竹為席以置茶,便如對雨思君子,竹染茶色,茶借竹幽,相映成趣。

竹簾與居室,是空間的對話;竹席與茶桌,則是知音的呼應。

茶香滿院,花陰滿地,雲淡天青風細;

竹簾半卷,柴門不閉,好個仲夏天氣。

不如,置一卷清簟,於翠幕下、竹席上,汲泉煮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鎮的詩 的精彩文章:

遇到你,時間正好
詩醒了?總有一首詩可以讓我們忘掉憂傷
康有為的得意弟子,陳丹青說他是生逢其時、死逢其時,佔據了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國寶級大師
初國卿?美食是素心人的事,收藏是深情人的事
詩醒了?時光中那些樸素的事物,讓我們心懷感激

TAG:小鎮的詩 |

您可能感興趣

沉寂了這麼久的重檐八角亭,現在是個什麼樣子?
這個車站,每天16次奏響東方紅,重檐黃瓦間迎接千萬他鄉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