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基斯坦人馬基隆用半生跨國找尋救母恩人

巴基斯坦人馬基隆用半生跨國找尋救母恩人

導讀:馬基隆(右)在烏魯木齊見到曾經參與他母親救治工作的護士唐秋香(左)(8月5日攝)。因為一場救母之恩,巴基斯坦人馬基隆用半生時間,大海撈針般地找尋著中國醫生王先知。因為一場救母之恩,巴基斯坦人馬基隆用半生時間,大海撈針般地找尋著中國醫生王先知。

馬基隆(右)在烏魯木齊見到曾經參與他母親救治工作的護士唐秋香(左)(8月5日攝)。

因為一場救母之恩,巴基斯坦人馬基隆用半生時間,大海撈針般地找尋著中國醫生王先知。今年8月,當他們終於約好在烏魯木齊相聚,王醫生卻在約定日期前3天因病去世。 1968年,受巴方政府委託,一支近萬人的中國築路隊援助建設喀喇崑崙公路巴基斯坦段。在新疆一家醫院工作的普外科醫生王先知加入援巴醫療隊,成為喀喇崑崙公路第三期築路隊的一名醫生。當時16歲的巴基斯坦少年馬基隆為了給母親治病,找到在當地修路的中國築路隊。此前,馬基隆的母親已經被腹部的腫瘤折磨了10年。馬基隆說,中國醫生很快接受了他的請求,決定進行手術。手術成功,馬基隆母親3個月後康復回家。隨後的一年間,馬基隆家不時會有前來複診的中國醫生,雙方也越來越熟悉。這場在當時看來充滿風險的手術,被當作奇蹟在當地流傳。事實上,包括馬基隆母親在內,王先知等中國醫生在築路期間為250人動了手術,接收住院病人1200多人次,門診2400多次,並開展巡回醫療3900多次。兩年後,喀喇崑崙公路建成,王先知和隊友一起返回了中國。因分處兩國、通訊落後,馬基隆與中國醫生失去了聯繫。「母親常拿出兩張當年與中國醫生合影的黑白照片,念叨著要找中國恩人。」帶著母親的囑託,在中巴公路上當司機的馬基隆行車途中一遇到中國人就打聽。1995年,馬基隆帶著攢下的一點錢,赴新疆烏魯木齊學習中文。在烏魯木齊街頭,他一次次拿出照片,用生疏的中文詢問路人,打聽王先知等中國醫生,但卻一無所獲。 2014年深秋,馬基隆86歲的母親離開了人世,臨走前她拉著馬基隆的手說:「我的夢留給你了。」

一次偶然,當年的中國築路隊隊員田念勝赴巴基斯坦交流,遇到當地派出的翻譯——馬基隆。在田念勝的幫助下,2017年7月,馬基隆通過中國媒體,終於找到了當年的醫生王先知、張永水、尚繼越等人的下落。距約定日期前一周,馬基隆與王先知通了視頻。屏幕里的王先知老人躺在病床上,插著氧氣管,氣息微弱,微笑著對馬基隆說了聲「中巴友誼萬歲」。但命運卻並未能如馬基隆所願。已然頭髮花白的馬基隆跨國找尋了半生,卻只差3天就能圓母親的「夢」。「這是我永遠的遺憾。」馬基隆說。

新華社記者王菲攝

在烏魯木齊舉辦的一場紀念修築喀喇崑崙公路員工回國40周年的活動上,馬基隆(右)在安慰王先知的遺孀吳建邦(8月6日攝)。

王先知(左)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內與馬基隆視頻聊天(7月28日攝)。

這是馬基隆珍藏的他與父母和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的合影照片(8月3日攝)。多年來,他就是憑藉這幾張照片在茫茫人海中尋找醫護人員。

馬基隆(左)與田念勝走在烏魯木齊街頭(8月5日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界網 的精彩文章:

萬人揮師 決戰津門
南岸或新添一個4A景區!
星光熠熠全運會
全運會空手道比賽收官
卓爾客場拿一分

TAG:視界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是蒙太奇理論的奠基人,還是前蘇聯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下半生卻無比坎坷:謝爾蓋·愛森斯坦
太極與我——西班牙人的半生中國武術情緣
尋一方庭院,慰半生辛勞
李東方,紮根戈壁大半生複製國寶
半生歸來初心依舊 爭做食安衛士先鋒——訪哈爾濱靈椿味道健康產業集團運營總裁陳繼龍
為什麼說詹姆斯後半生之敵是庫里,而不是杜蘭特?
美是生活——在坐牢和流放中度過後半生的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
能海上師:半生戎馬半生僧
最美退役軍人王啟榮:守陵人用半生踐行諾言
愛名馬,愛美人,愛豪賭,半生瀟洒,半生赤貧,他的人生如過山車
古墓「麗影」的前半生 勞拉原是男人?
解讀《弗洛伊德傳》,今天我們先來說說弗洛伊德的前半生的故事
後半生貴人運旺的人
最美退役軍人王啟榮:守陵人用半生踐行對戰友的諾言
爺爺是「國賊」,自己加入美國國籍,後半生和妻子攜手為祖國奮鬥
小半生的愛人
談往︳張大千與張伯駒的半生緣
司馬懿最慘的子孫,前半生享盡富貴,後半生為活命替敵人拿馬桶蓋
待我半生戎馬,歸來與你共話桑麻
《半生素衣》:民國四大美女,陸小曼愧對人生,半生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