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8日機構強推買入 6股極度低估

28日機構強推買入 6股極度低估

天齊鋰業:業績符合預期 產能持續擴張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唐凱日期:2017-08-25

公司發布2017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收24.15億元,同比增長41.57%;歸母凈利潤為9.24億元,同比增長23.73%;每股收益0.93元/股,同比增長24%。

事件點評:

業績符合預期,產能持續增擴。上半年鋰礦銷售較上年同期量價齊升,實現收入9.21億元,同比增長86.09%;鋰化合物及衍生品銷量有所提升,實現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23.13%。公司鋰化工品業務主要有射洪和張家港兩個生產基地,合計產能3.4萬噸。公司目前正積極增資擴產,收購重慶天齊的金屬鋰及其型材產能,並在澳洲投建新生產線,預計2020年鋰化工品裝置產能將累計達到10萬噸。

管理費用大幅增加,財務費用銳減,系短期因素所為。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為1690萬元、1億元、731萬元,同比增加19.98%、41.98%、-71.83%。其中管理費用大增主要是新增天齊澳大利亞的管理費用,新增江蘇改造停產損失等原因所致;

財務費用大幅下滑主要是澳元升值導致匯兌收益大幅增加。除新增天齊澳大利亞的管理費用外,其餘均為短期影響,不具可持續性。

未來鋰需求持續向好,產能釋放驅動增量收入。根據Roskill預測,到2026年全球鋰需求量預計將達到100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

公司在鋰化工品業務上積極布局,澳洲的一期2.4萬噸氫氧化鋰生產線將於2018年年底投產。此外,公司還與遂寧市合作投建生產線,一期為2萬噸碳酸鋰當量的生產線,二期產能待定。未來產能釋放將大幅驅動公司業績,夯實公司龍頭地位。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7-2019年歸母凈利分別為20.02、23.24、30.61億元;EPS分別為2.01、2.34、3.08元,以2017年8月18日股價對應P/E為30.9X、26.6X、20.2X,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下滑,鋰價不及預期。

長春高新:生物葯保持強勁增速 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沈贇日期:2017-08-25

事件:

公司於近日布2017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分別為16億、2.84億,同比增長25.44%和32.25%,扣非後歸母凈利2.73億,同比增長27.59%,實現EPS1.67元,業績增長略超市場預期。

投資要點:

金賽業績保持較高增速,看好長效等品種未來表現

2017年H1,公司營收16億,其中生物葯部分實現營收12.48億,同比增長64.15%,是公司整體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因素;中成藥實現營收3.06億,同比增長11.72%;房地產業務由於結算周期因素,上半年營收為0.3億元,同比下降87%。子公司金賽實現凈利3.48億,同比增長56%,核心品種生長激素系列產品及重組人促卵泡激素快速放量,目前樣本醫院中公司生長激素產品已佔據同類市場份額約60%,未來生長激素產品在學術營銷和基層市場推廣作用下市場滲透率有望逐步提升,同時,隨著長效產品的四期臨床臨近尾聲,即將進入市場放量期,公司業績有望受益於「粉針-水針-長效」的高端替代效應,未來幾年以「水針-長效」為主的生長激素系列仍將維持快速增長。

疫苗業務增速較快,中成藥業務增速穩健

子公司百克生物17年H1實現營收和凈利分別為3.03億和0.63億,分別同比增長127%和61%,增速較快主要原因是逐漸擺脫山東疫苗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一票制」政策帶來的價格高開。邁豐葯業狂犬疫苗產品已完成有效期延長至1.5年的工作,同時生產工藝穩定及放大工作取得成效,未來產能仍將進一步擴大;華康葯業實現營收和凈利分別為3.05億和0.19億,同比增長11.7%和17%,保持穩健增速。

現有產品新增適應症以及儲備品種支撐公司未來成長

報告期內,金賽旗下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產品增加新產品規格,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產品獲准免臨床試驗增加因Noonan綜合征所引起的兒童生長障礙、因SHOX基因缺陷所引起的兒童生長障礙適應症。研發布局方面: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注射用醋酸奧曲肽微球獲批進行臨床試驗,此外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三期臨床進展順利,有望今年底報產。我們認為現有主力品種市場放量+新增適應症+儲備品種保證了公司未來業績成長性。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國內重組蛋白藥物龍頭,看好公司以生產激素系列為主的生物葯產品未來一段時間市場表現。我們預計17-19年公司歸母凈利分別為6.03億、7.87億、10.23億;EPS分別為3.54、4.63、6.02,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39、30、23倍,繼續強烈推薦,提升至「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生產激素市場放量不及預期的風險、新葯研發失敗的風險。

雲南白藥(000538):業績符合預期 期待混改帶來新增量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胡博新日期:2017-08-25

Q2收入增速平穩,H1毛利率提升,銷售費用拖累業績。Q2營業收入60.52億元,同

比增長14.57%,與Q1收入增速14.28%持平。H1毛利率31.78%,同比增長1.67pp,主要因為工業收入的毛利率提升4.8pp,佔總收入的41.6%。H1銷售費用率約15%,同比增長3pp,增速較明顯,我們估計因為公司加大對普葯產品以及健康日化產品的市場推廣所致。

健康日化增速顯著,藥品平穩增長。2017H1公司工業收入49.75億元,同比增長9.5%,高於去年同期增速6.6%,主要因為健康日化的佔總收入比重加大和快速增長。我們估計,健康事業部加大對牙膏和養元青等產品的市場推廣,上半年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20%+,增速約23%,預計公司依然會深耕健康日化市場,優化產品結構,保持穩定增長;藥品事業部平穩增長,受藥品高開和部分產品提價影響,收入增速提升約17%,去年同期僅約9%。公司商業收入69.23億元,同比增長17.53%。

混改引入新活力,期待管理優化後的新增量。6月魚躍入股白葯控股後,民營股權比例提升至55%。預計未來管理更趨市場化。白葯原有管理層優異的經營能力已從過去的業績中驗證,但受制於管理考核束縛,公司在健康日化市場的開拓,中藥資源整合等方面依然有較大的挖掘潛力。期待管理優化後在原有資源整合以及外延併購上的速度加快。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EPS為3.27、3.78和4.38 元,對應當前股價的PE為27、23和20倍。公司作為中藥消費的龍頭白馬,控股混改的最終落地,資源潛力的發掘將拓寬公司的成長邊際,有望繼續提升公司的估值溢價,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激勵落實對公司經營的提升低於預期;大健康消費品市場拓展風險,公司未來業績的不確定性。

志邦股份:廚衣協同拓展營銷網路

順應趨勢擁抱大宗業務類別:公司研究機構: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申燁日期:2017-08-25

事件:全屋定製深耕細作,收入利潤快速增長。志邦股份(603801)2017H1 實現營業收入8.29 億元,同比增長39.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30萬元,同比增長29.39%;扣非後凈利潤6418 萬元,同比增長43.61%。其中2017Q2 收入增長40.89%,環比繼續加快,受非經常性損益影響,凈利潤4396 萬元,同比增長21.34%。廚衣協同拓展營銷網路,順應趨勢擁抱大宗業務。

今年上半年,公司大力發展經銷商渠道,立體式品牌營銷傳播體系與公司的主動營銷模式相結合,繼續加密開店,下沉銷售網路至三、四線城市,並注重廚衣協同效應,截止報告期末,志邦廚櫃共有經銷商975 家,經銷商專賣店約1190 家;法蘭菲衣櫃經銷商188家,經銷商專賣店約22 家。

於此同時,公司積極迎合精裝房趨勢拓展大宗業務,成立專門的事業部實現銷售到生產和交付的自循環,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15 億元,同比增長75.87%。外貿部積極開拓國際業務,已建立以澳洲、北美為中心的核心市場,同時拓展美國、加拿大、中東等地區業務,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444.萬元,同比增長84.16%。

在生產端,公司採用德國豪邁等先進數控設備,信息化水和生產效率位於行業領先水平,實現了前端設計、下單、生產、倉儲物流等全流程的貫通。募投項目(年產20 萬套整體廚櫃和年產12 萬套定製衣櫃)順利推進,預計今年年底投產後,廚衣櫃產能將達到55 萬套。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志邦股份在櫥櫃行業具備品牌知名度、強大的營銷網路建設能力和豐富的定製化產品生產經驗,並基於以上優勢適時開展定製衣櫃業務,有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預計公司2017-2019 年的歸屬母公司凈利為2.53、3.42 和4.62億元,按最新收盤價對應26.1、19.3 和14.3 倍PE,維持「買入」評級。風險提示。房地產調控政策出現超預期緊縮,導致家具行業整體景氣度下降;衣櫃產品的盈利能力不達預期;新銷售區域拓展不力導致收入增長低於預期。

美的集團:KUKA半年報亮眼 家電業務增長可持續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陳顯帆,周爾雙日期:2017-08-25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2017年7月全國家用空調內銷量同比增長66%,2017年6月全國洗衣機內銷量同比增長22%,冰箱內銷量同比增長-19%。根據產業在線,截至2017年7月空調累計銷量同比增長47%,截止2017年6月冰箱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2%,洗衣機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5%。我們預計公司上半年家電板塊整體收入增長超35%。下半年公司毛利率可能會受到原材料價格(鋁、銅)上漲影響,但不改全年業績向好的預期。

KUKA於2017年8月2日公布二季度報告,實現單季收入10.08億歐元(同比+43.1%),單季新增訂單10.07億歐元(同比+12.8%),單季凈利潤3.36億歐元(同比+253.7%),均創歷史新高。半年報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7.99億歐元(同比+35%),凈利潤0.6億歐元(同比+98%),毛利率22.5%(同比-4.6pct),凈利率3.3%(同比+1pct);在手訂單合計22.37億歐元(同比+16.3%),員工總數達到13755人(同比+8.5%)。由於收入增長強勁,公司上調全年保底收入預期至33億歐元(之前預期為31億歐元),EBIT利潤率有望超5.5%,歐洲市場將繼續穩健,北美市場和中國將保持強勁。

1、機器人業務景氣度高:二季度收到單季新增訂單3.5億(同比+38.8%),實現單季銷售收入3.5億(同比+40.8%),在手訂單合計3.5億歐元(同比+35%),EBIT利潤率10.8%(同比+0.5pct);

2、系統集成業務受歐洲項目拖累:收到新訂單4.39億訂單(同比-0.3%),銷售收入4.81億(同比+53.2%),在手訂單合計11.8億歐元(同比+4.1%),EBIT利潤率4.7%(同比-1.6pct);

3、SWISSLOG業務繼續向好:收到2.35億訂單(同比+11.7%),銷售收入1.93億(同比+30.3%),在手訂單合計7.38億歐元(同比+4.1%),PPA後EBIT利潤率0.6%(+0.3pct);

4、北美市場驅動強勁。從全球市場來看,北美當前是驅動KUKA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對KUKA整體收入佔比超三分之一。

5、美的集團(000333)與KUKA的協同效應將逐步顯現。美的集團收購KUKA之後,將在渠道建設、智能工廠和服務機器人等業務領域逐步發揮雙方的協同效應,但是當前KUKA的增長主要源於內生增速,預期2018年將看到更多美的集團與KUKA的協同項目落地;

預計美的集團在2017/2018/2019年營業收入為2050億元/2257億元/243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8%/10%/8%,歸母凈利潤為168億元/188億元/2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12%/11%,對應EPS為2.58元/2.89元/3.21元,對應PE為16倍/14倍/13倍;基於美的集團在家電行業和機器人行業龍頭地位,維持「買入」評級。

桃李麵包:收入高增長可持續 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兌現

類別:公司研究機構: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李強日期:2017-08-25

收入增長符合預期,利潤端環比改善:公司17H1實現收入18.16億元,同比增長24.4%;實現歸母凈利1.83億元,同比下降3.2%。17Q2收入為9.96億元,同比增長24.8%;歸母凈利為1.12億元,同比增長5%,利潤增速環比17Q1上升18.8個pct。

大單品戰略疊加區域擴張和渠道下沉,收入延續高速增長:從產品來看,17H1公司核心的麵包及糕點業務實現收入18.09億元,同增24.4%,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其中奶棒、醇熟等明星產品穩步增長,紅豆燒等新品增長較快。節日食品粽子實現收入696.76萬元,同比增長16.9%。從區域來看,上半年華南地區實現收入0.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6億元,而16H2新進入的華中地區實現收入0.12億元,兩大新市場均呈爆髮式增長。同時東北、西北、西南等成熟市場受益渠道下沉,估計收入增速均達兩位數。目前公司在15個中心城市及周邊地區建立起17萬多個零售終端,較2016年底增加了約2萬個。預計天津友福、重慶桃李、武漢桃李等項目落地後,公司收入端高速增長仍可持續。

銷售費用上升利潤端承壓,規模擴大後有望恢復至合理水平:17H1公司毛利率為35.46%,同比下降0.17個pct,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上升;凈利率為10.09%,下降2.88個pct,主要系開拓新市場銷售費用大幅上升。17H1公司銷售費用率為19.26%,較去年同期上升3.24個pct。

其中工資保險及福利費大幅增長52%至0.98億元,產品配送服務費大幅增長54%至1.97億元。但二季度開始銷售費用率環比改善,17Q2為18.94%,環比下降0.72個pct。預計隨新市場規模擴大,銷售費用率將逐漸恢復至合理水平,盈利能力逐步兌現。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2017-2019年EPS為1.09元、1.46元、1.93元,對應PE為32倍、24倍、18倍,考慮到公司穩定的增長趨勢,股價短期調整或現投資良機,維持「買入」評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花順 的精彩文章:

今日公告透露利好:8隻個股有潛力
食品飲料行業2017中報業績前瞻 白酒景氣延續 食品環比改善
易觀發布企業「第四張報表」前百名 微信、QQ、王者榮耀助騰訊登上榜首
10大數據解碼中國經濟「半年報」
17部委發文 推進家政服務行業標準化

TAG:同花順 |

您可能感興趣

1月4日機構動向:上機數控機構買入1497萬元
機構今日買入這2股,拋售中科曙光1.2億元
300點下跌背後 機構逆市買入29股
機構今日買入這9股,賣出勝利股份4152萬元
小米股票迎來超好消息,八大機構支持買入,最高目標價30.3港元
機構今日買入這3股,拋售航天信息3.16億元
機構買入這9股,拋售三聚環保8135萬元
機構今日買入這4股,賣出宏發股份7276萬元
機構今日買入這6股,賣出寒銳鈷業4189萬元
機構今日買入這3股,賣出渤海金控1.5億元
機構買入這2隻股,拋售德邦股份4731萬元
中國長城三日漲超23%,一機構買入1.4億元
機構今日買入這8股,拋售樂普醫療9613萬元
機構買入這5股,拋售黑貓股份3088萬元
機構買入這9股 賣出風華高科1.24億元
機構買入這10股 拋售黃河旋風逾1.6億元
6隻個股獲機構凈買入
格力電器監事配偶昨日買入10萬股,獲深股通連續4日凈買入
機構今日買入這4股,賣出海康威視1.6億元
機構買入這4股,拋售康力電梯100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