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盜車神》再次證明,音樂從來都不是電影的附屬品
優秀的音樂電影好聽又好看,正如《極盜車神》——「在我的BGM里,無人趕超。」
小編有話說
《愛樂之城》和《速度與激情》結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血與冰淇淋三部曲」(包括《殭屍肖恩》《熱血警探》和《世界盡頭》)導演埃德加?賴特的新作《極盜車神》(Baby Driver)告訴你答案!
8月25日,《極盜車神》正式在國內上映。這部電影在3月首映時,其在爛番茄的新鮮度達到了100%。雖然之後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維持在94%。
即使是嚴苛的Metacritic,也打出了86分的高分。
埃德加 ? 賴特打破「飆車」套路,讓音樂成為勾勒故事情節的「驚鴻」之筆,因此《極盜車神》被稱作「2017年最具創意的電影」。《滾石》雜誌表示,電影的酷炫值已不能用普通語言表達,必須要通過符號宣洩。
《極盜車神》的主角「寶寶」(沒錯,就是B-a-b-y)有聽力障礙,需要一直靠聽歌來消除耳鳴。因此電影劇情全部根據音樂起伏變化,時而優雅綿長,時而火爆激揚。影片開頭,為了展示「寶寶」的神車技和性格,導演讓「寶寶」隨著The 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樂隊的《Bell Bottoms》搖頭晃腦;「寶寶」前往咖啡廳取拿鐵、然後再返回時,音樂是Bob & Earl的《Harlem Shuffle》;「寶寶」所在的盜匪團隊準備與敵人大幹一場時,響起的是The Champs 的《Tequila》……
導演埃德加?賴特為演員們的動作都安排了時間,以配合歌曲的節拍。甚至連子彈發射的時間都要在精準的音樂節奏上。對此,埃德加?賴特表示:「音樂永遠都是劇情的一部分,無論是在他(寶寶)的耳朵里,在音響里,還是廣播里,電視里……挑對了歌,他才有動力。」
事實上,《極盜車神》並不是好萊塢第一部大放異彩的音樂電影。前有《雨中曲》,近有《愛樂之城》,《極盜車神》只是再次證明,音樂從不是電影的附屬品——優秀的音樂電影,既好聽又好看。
好萊塢音樂電影的百年沉浮
音樂電影( Musical film),又稱歌舞片,是種以歌唱與/或舞蹈貫串劇情的電影類型。最初是把百老匯的東西搬上銀幕,後來發展為具有特殊形式的類型片。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以音樂為題材的影片,電影中穿插著音樂或者專門以音樂為主題,如《愛樂之城》;另一種是以音樂家紀錄片或虛構的音樂作故事題材的故事片,如紀錄鮑勃?迪倫音樂生涯的《沒有方向的家》。
音樂電影誕生於1920年代末,幾乎與有聲電影同時誕生。在這之前熟悉了默片的觀眾,不太適應銀幕上突然開口說話的演員,因此華納兄弟將電影中的注意力放在了音樂而不是對白上。
1927年,華納改編音樂劇,製作電影《爵士歌手》,這標誌著早期歌舞片的誕生。《爵士歌手》引起了美國觀眾的熱烈反響,票房收入達到260萬美元,而該片的成本僅約42.2萬美元。
之後,更多的百老匯音樂劇逐漸被改編成電影,大部分的百老匯詞曲作家都和好萊塢製片廠簽訂了電影合約。1930年代適逢美國經濟大蕭條,人們對生活失去希望,而歌舞片中的美好往往能帶給觀眾心靈上的慰藉,所以音樂電影成為那個時代觀眾逃避殘酷現實的一種工具。
這樣的市場熱度一直延續到1950年代,1940年代與1950年代是影評人公認原創力最高的歌舞片黃金時代,包括《雨中曲》在內的許多知名歌舞片都產出於這個階段。那之後,傳統音樂電影開始沒落。
唯一例外的是1965年誕生的《音樂之聲》,該片不但是1950年代後少見的歌舞片佳作,也是歷史上最賣座的歌舞片。《音樂之聲》之後,歌舞片型態已不復1930年代所沿襲的「邊演邊舞蹈邊唱」的模式。
到了80年代,電影行業一致認為傳統的音樂電影已經回天乏力,取而代之的是動畫音樂電影,比如1989年的《小美人魚》是當年最紅的影片,票房收入超過1億美元。1991年的《美女與野獸》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音樂電影之一,不僅榮獲奧斯卡最佳歌曲,甚至還被提名為最佳影片。
進入21世紀,2001年的《搖滾芭比》掀起了一股新的音樂片浪潮。《搖滾芭比》將目光放在變性人的身上,這一創新,為音樂電影鎖定了新的商業觀眾。同年,紅極一時的音樂電影《紅磨坊》透過音樂講述了一個酗酒、吸毒和跳康康舞的青年詩人與一個高級妓女間的愛情故事,受到影迷的熱烈追捧。這部製作成本5300萬的電影成功包攬了無數獎項和全球1.79億票房。
2002年由環球電影公司出品,柯蒂斯?漢森執導的《8英里》第一次將嘻哈饒舌音樂融入電影,並將其作為故事主線的一部分,將目標觀眾鎖定在年輕一代,用年輕人喜歡的音樂元素開拓出了新的市場。
歷史總是在某種意義上不斷重複,從《悲慘世界》《澤西男孩》到《爆裂鼓手》,再到《愛樂之城》《極盜車神》,好萊塢的音樂電影正呈現出一輪新的熱潮。
中國音樂人的音樂電影
不同於美國,中國很少有好萊塢標準的音樂電影。
中國最早的音樂電影是根據好萊塢歌舞片模式改變而來的歌唱片,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便是中國最早的歌唱片。
在抗日戰爭時期,歌唱片已經作為一種典型的類型片活躍在中國銀幕上了。在這個時期,國內出現了諸如岳楓、陳寅青等電影導演,他們積極地探索歌唱片。而周璇、陳雲裳、李麗華等演員更是憑藉歌唱片走上演藝事業的巔峰。《舞宮血淚》《孟姜女》《三笑》《西廂記》《董小宛》等優秀作品的面世,標誌著中國歌唱片類型逐步成形。
新中國成立後,歌唱片開始出現表現少數民族風光與特色的電影,呈現出把舞台劇(歌劇)搬上銀幕的趨勢。在此期間出現了《阿詩瑪》《五朵金花》《劉三姐》等音樂片,同時還出現了中國第一部音樂傳記片《聶耳》。
文革結束後,中國的歌唱片停滯不前,好萊塢此時也不再青睞音樂片。但一切都在《芝加哥》和《紅磨坊》出現之後逆轉,美國出現《歌舞青春》《舞出我人生》等系列影片,而中國也出現了陳可辛導演的《如果?愛》。
憑藉《如果?愛》的東風,中國在2005年之後出現了一批以新生代導演為主創作的小成本音樂電影,其中以《鋼的琴》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音樂人在音樂電影中起到的作用。
張國榮、Beyond等音樂人都曾參與創作過音樂紀錄電影。在豆瓣上搜索音樂電影,該標籤下按評分排序,五月天的《搖滾本事》排在了第二位。
《搖滾本事》是五月天的自傳式紀錄電影,之後五月天又推出了《五月天追夢3DNA》《5月天諾亞方舟》等電影。另一位流行音樂偶像周杰倫也有《不能說的秘密》《天台愛情》等電影。
從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誕生到現在,中國電影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如果把戲曲算作音樂的話,可以說,中國的第一部電影、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彩色電影(《生死恨》)都和音樂有著絲絲縷縷的關係。但到目前為止,中國仍未誕生出能走向國際的音樂電影。為什麼?
8月25日,既是《極盜車神》在國內公映的日子,也是今年「國產電影保護月」結束的日子。在「保護月」里,保護的到底是什麼?在這種保護之下,中國誕生出能暢銷國際的音樂電影,甚至只是電影了嗎?
有人說,《極盜車神》更像搖滾樂中插入了電影。但其實,人家只是找准了自己的BGM。就像五月天在《搖滾本事》里唱的,「因為我是我,我的對手就是我。」國產電影吶,在「保護」之前,「打鐵還需自身硬」,還是先練好自己的本事吧。
點擊展開全文


※都說網劇太「匆匆」,《無心法師2》也難逃「續集爛尾」的命嗎?
※楊德昌未完成的動畫遺作獲准開拍,但可能並不會是想像的那樣
※我要是安心相夫教子,那誰來守護銀河系?
※講規矩的《師父》,折射出了《心理罪》的原罪
※網綜發展進入快車道,誰是最有力的推手
TAG:傳媒十 |
※李冰冰實力演繹電影角色,票房就是最好的證明
※崔永元曬電影拍攝進度,一句話證明自己在劇組地位,電影不會差
※他被譽為音樂才子,卻偏要在電影上證明自己,今《無問東西》讓他心寒!
※抖音上「網神」級別的人物,能認得出來就證明你已經「中毒」不淺了
※田壯壯通過《我們的後來》證明,他才是中國電影的掃地僧
※事實證明,即便你打戲再優秀,音樂再動聽,也救不迴文戲的敗筆
※她曾被娛樂圈封為最丑影后,用演技證明,內涵是最好的整容刀
※《武動乾坤》證明,不是一流導演就能駕馭所有題材!
※黃曉明被稱沒演技、唱歌差!但這兩電影足以證明他是影帝!
※這部電影證明,演員再好也沒用
※娛樂圈實力的證明,就是不靠身材,況且也靠不住!
※《紅海行動》的票房成功登頂,再一次證明口碑可以改變電影命運!
※《無問西東》和《芳華》票房的大爆,是否證明口碑電影時代已到來?
※世上最神秘的皇帝,或許來自另一時空,一物件就能證明!
※證明你是否已中了抖音的毒,抖音上的五位大網紅,最後的居然是它
※你的音樂品味潛在證明了你是否長得好看!
※影史上最好看的8部科幻電影,看過一半證明你是老影迷了
※女明星不靠緋聞與炒作,照樣可以走紅,這幾位就是最好的證明
※娛樂圈中的她們,用眼神就能夠證明自己的演技,有你喜歡的嗎?
※長得不好看卻連徐崢都讚不絕口的演員,今用一部電影為自己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