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謠言可以有多逼真?你們就騙我吧!

謠言可以有多逼真?你們就騙我吧!

2014 年 6 月 6 日下午,浙江省建德市姚晏村發生了一起嚴重車禍,一輛載有高危化學物品的貨車一頭栽進了新安江里。

事故現場組織打撈的村民

貨車出事地點是姚晏村村民的水源地,大約有 250 余戶村民的飲水受到了影響。

本來事態並不嚴重,但本地微信群開始流傳「喝了新安江的水會導致癌症」,一夜之間,建德當地幾乎所有人都在傳播這個消息。兩天後,經過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推波助瀾,整個建德都炸毛了。

因為建德取水源來自於新安江,一時之間,所有人都不敢用自來水了。當地超市的礦泉水被一搶而光。迫於無奈,政府緊急組織了消防官兵,給居民區臨時供水。

村民們前來打水

事情還沒完,大家知道,因為新安江的下游是千島湖水庫,千島湖的下游是富春江,再往下是錢塘江。於是,又隔了一天,杭州地區也瘋傳這個消息,謠言說是整個新安江、錢塘江地區都受到了嚴重的水污染,尤其是淡水魚,誰吃魚誰就得癌症。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超市所有的淡水魚全部下架。

空蕩蕩的超市水產區

當地記者調查,杭州 180 家超市中,僅有 2 家有出售活魚。

由於此次事件是從 6 月 6 日下午 6 點的車禍導致的,所以也被稱為「 666 事件」。

以上文字來自知乎用戶 @沈問 的胡編亂造。只是給大家示範一下,什麼叫謠言。

GIF/249K

銀河系一樣的網路里,我們每天都要攝入海量的信息,那些聳人聽聞的標題正在拼盡渾身解數吸引你的眼球和手指,在《驚!60 張罕見的歷史傳奇人物照片讓你大跌眼鏡!》和《難以置信,狗仔捨命拍下》的帖子里,我無數次見過這些照片:

女王坐馬桶

肯尼迪和夢露偷情

菲利普親王饒有興緻地觀看夢露的照片

女王觀看馬交配

黛安娜王妃比中指

小布希智商捉急

英國皇室裸體趴

凱特偷戴女王王冠

一直讓我好奇的是:這都能拍到?!這誰拍到的?!這咋拍到的?!我國這屆狗仔姿勢水平明顯不行啊!

直到我帶著景仰敬畏之心去外網上搜了搜,一個不小心,就搜出了這些更加喪心病狂又讓我欲罷不能的照片:

克……柯林頓偷情現場,電視上是希拉里

川普在白宮辦公室,手機殼是亮點

紙醉金迷的川普大帝

川普與 3K 黨達成一致共識

還有更勁爆的

坎爺與卡戴珊

貝式熱狗

比爾蓋茨用蘋果電腦

皮特和茱莉領養孤兒

Tom Ford 給 Paris Hilton 定製內褲

被雕像的普京大帝

震驚了,髮指了,辱美了,每張都是大新聞好嗎?!看看別人家的「名偵探趙五兒」,國內狗仔怎麼還不集體羞憤而死?

GIF/973K

不過,以上照片看起來如此恥度爆表,然而實際上都是英國藝術家 Alison Jackson 的藝術作品。

通過找特型演員,設定特定場景,她像變魔術一樣拍攝出了逼真的名人「照騙」,裡面埋下了種種或幽默或諷刺的梗。

用遮掩、朦朧、抖動的手段,使這些圖像呈現出一種毋庸置疑的真實感,寫實指數高達 99.99% ,甚至可以說比名人本人還要真實,以至於瞞過了大多數人的眼睛,一度被當成真實的證據傳播。

是什麼讓這些照片產生如此強烈的吸引力?是人們的窺私慾。

人們想要看到自己相信的東西,在這些窺視的角度下,那些人們都曾想像過卻從來沒有見過的場景,被詳盡地展現了出來,在互聯網的傳播過程中,產生了一浪又一浪的共鳴。

這些照片以及產生的轟動說明了一個事實:我們願意看到我們相信的東西,我們的想像完全可以掩蓋客觀事實。

那我們到底怎麼去區分「真」和「假」呢?

郭敬明被控性侵男作家,截止到目前還沒有確切的事實證據,只是單方指控。

但江湖流傳許久郭敬明包養男明星的傳聞,以及他本人的拜金、抄襲的污點,已經讓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開始攻擊了。

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人討厭郭敬明,我們願意相信,郭敬明就是會做出這種敗壞之事的人。

即使目前還不能證明郭敬明性侵他人的事實,這也是一場完美的網路狂歡。

古往今來,人類最感興趣的 G 點亘古不變:重口味、恐懼、極端、色情、和自己的利益切身相關的東西、別人的隱私醜聞,還有愛好不幸、災禍、死亡的病態傾向。

謠言是最古老的傳媒,只要這個消息符合人們感興趣的點,就會造成大量的傳播,不管它是真的還是假的,謠言就像一塊巨大的集體口香糖,在人們嘴裡翻來覆去。

希特勒與 iPhone

變形金剛在二戰中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只要知道別人想看到什麼,就給他們看什麼,進而就可以操縱他人的思想呢?

一條完美而具有魅惑力的謠言應該具有以下幾個條件:

1. 內容最好貼近日常生活,尤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比如吃飯睡覺等等,可以廣泛傳播並引起恐慌。

2. 有可靠的消息來源:強調信息是權威/官方渠道得到的,最好是由沒有利害關係的人傳出的,增強可信度。

3. 消息似乎是真的,但不那麼確定:科技的發展使一切知識都可以懷疑,過於絕對的語氣和判斷是不可信的。

4. 謠言最好有一個複雜的解釋:因為人們喜歡複雜的解釋,這樣顯得自己聰明,一般人也不那麼容易證實。

5. 讓不同的人重複說明同一件事,這樣可以越發凸顯事情的真實性。

6. 謠言表達和證實了我們思索已久或不敢希望的事情,可以在自己身上得到共鳴,獲得心理慰藉。

7. 人們把周圍發生的一切都會視作謠言的證據,自動將原因歸結於此,以便使謠言生效。

8. 如果謠言在人群中激起恐慌或者厭惡等強烈和極端的情緒,謠言就會更廣泛地傳播。

1939 年,德軍在波蘭的照片,上圖為真,下圖為假。

那麼我們就來動手炮製一條謠言吧!

和我們的日常密切相關的,一般是和科學有關的謠言,它們經常模仿「常識」,與各類信息混在一起,讓人難以分辨。

我們聽說自己的每日活動中存在「可能的危險」時,第一反應總會是「如何避免」,而不是「這個信息是正確還是錯誤的?」

所以,「 WiFi 致癌」、「食鹽抗癌」這類消息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引起關注,並呈現出爆炸式的傳播趨勢,而像「北極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星」這種謠言呢?

所以,不接地氣的謠不要白費力氣造。

比如,如何炮製一條「喝可樂致癌」的謠言呢?

第一步,我們需要一些來源正規的文獻和研究,可以從各種專業期刊資料庫里搜索關鍵詞「軟飲」,「健康」,直接拉到結論部分,挑選材料。

第二步,總結信息,會發現對於軟飲料對體重和鈣攝入影響的研究,各種結果的文獻都有。

第三步,組織文字,編造謠言:

可樂殺精?可樂致癌?骨質疏鬆都是可樂惹的禍?

長期以來,這些傳聞都被認作是謠言。然而,在 2007 年《美國公共衛生雜誌》中引用的 Dr.Lenny R 的一項研究 [1] 中,證實了可樂確實會對人的身體機能造成一系列嚴重影響,甚至危害健康。

一罐可樂中含有的糖分已經超過了聯合國健康組織推薦的日最高攝入量,容易引起蛀牙、免疫力下降、營養不良、肥胖等後果。看了這些科學報告,你還敢喝可樂嗎?

這則謠言中,我們採用了科普套路的寫作模式,將軟飲的概念轉換為可樂,選擇性無視了對文章不利的事實,過分演繹危害,並模糊引用劑量,把「大量飲用可樂與肥胖有關」誇張成「飲用可樂肥胖」。

一張圖示範什麼叫斷章取義

其實粉碎一個謠言最有效的方式,不外乎從它最明顯的漏洞入手。」95% 以上經不起網路搜索,不論是搜索文章來源也好,詢問專業人士也好,多關注專業機構和社會化組織的信息,三思而後信。

如果掌握的事實不夠多,在這些錯綜複雜的事實和背景下,無從確定真相,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呢?

最好的做法是沉默。不要被熱情沖昏了頭腦,永遠保持審慎、旁觀、懷疑的態度,去儘可能地了解事實,接近真實,還原真實。你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Wezeit 的精彩文章:

把花園裝進便當里,單身狗拿去假裝有人愛吧
夢幻青春 攝影
餐廳與美食的統一配色
蘇格蘭邊境雕塑公園的充氣雕塑
想不到瓶蓋是這樣的神器,後悔以前都扔了!

TAG:微在Wezeit |

您可能感興趣

這麼逼真誰不會被騙啊
沒有錢買褲子?來看看她們都是怎樣穿的?網友:「逼真」!
蛋糕究竟可以多逼真?看到最後驚呆了……
聽說你們在找光腿神器?超逼真又保暖我都幫你們整理好了!
看著超逼真的這些東西只要你喜歡,隨時可以吃掉它們!
本周知乎熱門問題 | 謠言可以有多逼真?
你信這是畫嗎?畫的太逼真了,不可思議!
因為這些石頭太逼真了,很多人都把它們看錯了!
模擬蛋糕有多驚艷?魏無羨才是真絕色,圖5更是逼真到不敢信!
如此逼真可愛的石頭畫,你見過嗎?
誰說國畫不逼真?是你看的不用心!
他們把人物畫的這麼逼真!我要相機有何用!
他們把人物畫的這麼逼真!我要相機有何用?
逼真到讓人害怕的買家秀,蜂窩煤不敢下口,店家:太逼真怪我咯!
這家公司能作出99%逼真「永遠的毛小孩」,就算痛失寵物後還有它可以陪你
你能想到嗎?這些逼真的傢具,其實只有幾厘米高
3D做出來的坦克效果圖逼真到真假難辨,你知道是哪款嗎?
多肉「種」在蛋糕上?逼真又可愛,咬一口怕扎嘴!
蛋糕做得太逼真,她被罵「變態」,一刀切下去,網友:你這是在虐待動物!
這些娃娃太逼真了,好怕她們會突然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