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謁姚秉霖先生書

謁姚秉霖先生書

謁姚秉霖先生書

——沒有地址,直達心靈。他,能收到……

譚文富/文

《姚秉霖肖像之一》王老五畫

秉霖先生:

都說你去西藏寫生,結果,你卻去了天堂。這玩笑開大了。我生氣了,真的生氣了。別怪老弟不尊。

大家熱切期待著那個圓眼睛、笑眯眯、白髮白須連在一起的「姚克思」,期待著系列卓瑪,結果,這次你失信了……

天堂還好嗎?蘇東坡說,高處不勝寒。深秋了,你那件灰得發白的襯衫外面,也該再加一件夾克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我相信你不會寂寞。地上有什麼,天上就應該有什麼。在這個季節,天堂也應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也應有「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意境。你也應該是打開畫夾或寫生本,用你那黑黑的溜圓溜圓的眼睛發現美,用你那笨拙的巧手記錄美。

你平時很少言語,大千世界、美的意蘊、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在你的心裡。但,你不說。了解你,需要讀你;而讀你需要認真。你既簡單,又深刻。簡單得像個孩子,深刻得讓任何語言都蒼白。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你很年輕的時候就選擇了藝術道路,從此,你就沒回過頭。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0年代,這四個年代,跨越兩個世紀,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唯獨不變的,是你,是你這個鬚髮連在一起的「姚克思」。你在藝術的道路上追求,你在藝術的道路上奔波,你在藝術的道路上蹣跚,你在藝術的道路上攀登。你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但沒有阻擋你追求藝術的腳步。你只顧攀登不問高,汗水與筆墨齊飛,銀須共白雲一色,圓圓的、黑乎乎的大眼睛一直牢牢地盯著前方……

孔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你是個認真的人,又是個馬虎的人。在藝術上你一絲不苟,百幅卓瑪,百幅精品。有一次在我家,咱們已豪飲一天。有朋友讓你畫卓瑪,你問我還有酒嗎?我說酒有的是,隨即我搬出一箱教士。你憨厚、天真地一笑,說先啟開五瓶,於是我就啟開十瓶。你愈加天真地笑了起來,先咕咚咕咚吹了一瓶,瀟洒地在我畫案上拿起一支我早已廢棄的筆,頃刻之間,大雅迭出。我問你,為什麼不用好筆?你咕咚咕咚又吹了一瓶啤酒,圓圓的眼睛略微眯起來說,劍客還用挑刀嗎?淡淡的一句話,道出了一切真諦。你居然有哲學家!在做人上,你堂堂正正、磊磊落落、乾乾淨淨,與人不論,與世無爭,圓圓的眼睛始終閃著真誠,黑黝黝的臉龐始終透著善良。你每次外出寫生,都會經歷一些艱險。在藏區漆黑的古道上,你迷了路,手拿石塊與野狼對峙;在雲南,你也多次迷失在大山中,無奈何望著天,難難地把頭搖。然而你回來後,總是把你的冒險收穫無私地分給朋友們;你自己卻空著兜,端著酒杯,眯起圓圓的眼睛,與朋友講述冒險經歷。真誠,容易;一輩子真誠,難。善良,容易,一輩子善良,難。你真誠了一輩子,你善良了一輩子。孔子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在他那個時代,禮崩樂壞,沒有這樣的人。他是期望出現這樣的人。果然,兩千多年後,你出現了。但在生活上,你太簡單,太隨意了。你對衣食無所求。你好像天天都在過寒食節,隨便幾口零食就算用餐了。打從我認識你,就是一件灰得發白的襯衣,20多年,日月怎麼改換,這個顏色始終沒變。但有時,你可能也「奢侈」一下,頭一天晚上,你和朋友吃了餃子,第二天與別的朋友見面,天真的憨笑中,牙上的一縷韭菜迎著朝陽……孔子誇讚他的學生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活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哪是在讚揚顏回,分明是在讚揚你!不信,你打聽打聽道,去問問孔老爺子,估計離你不遠。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你為人是謙遜的,低調的,但你的骨頭是硬的。你一身本領,在有些領域已執牛耳;但你從不以此炫耀,從不以此尋達,更不以此諂媚、以此摧眉折腰。在權貴面前,你那顆白花花的「姚克思」頭永遠高昂著!秉霖,你個微弱黢黑的小老頭兒,卻是個大丈夫!

老子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不建者才是善建者,不抱者才是善抱者。你終生不建,終生不抱。你只是不停地在大自然中跋涉,不停地在民族風情中思索,不停地在人間正道上喝酒、創作、交友、生活。你從不回絕任何一個朋友包括新認識的朋友期待你筆墨的目光。求你畫,你就畫;讓你畫,你就畫。你無償地把你的畫作送給朋友,送給喜愛你的追隨者,送給青年學生,送給人民。那個時刻,你圓圓的眼睛眯了起來,與白髮連在一起的鬍鬚伴隨惡劣的下巴動了起來。那笑是天真的、純潔的、溫馨的、燦爛的……正因如此,你成為善建者,「建」在人們的靈魂中牢不可「拔」;正因如此,你成為善抱者,「抱」在人們的心靈里固不可「脫」。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說的正是你。秉霖,你和老子是相通的。

《壇經》曰:「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秉霖,我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也兼涉佛學。我知道,《壇經》標誌著中國思想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換期,也是佛教對現代思想最具有影響力的活水源頭。它代表了中國佛教一種特殊的本質所在,更表現了中國文化奇特的生命智慧。以前,我僅是這樣認識而已。現在,我忽然覺得,秉霖,你,在這裡面。你真是自性本心廣博浩大,否則,你不會把自己交給朋友、交給社會、交給藝術、交給大江大海、交給大自然。你真是體悟到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所以你始終是一,一一得一,一一自一,一一樂一,一一超一 ,一一勝一,一一游一。而我們感受到的,卻是一人一姚老,一姚一春天,一姚一世界,一姚一生情。

秉霖先生:

你是搞藝術的,我是笨笨磕磕跟王老五學點文字的。儒、釋、道,中國的文化你幾乎都佔全了。我發自內心地認真讀你,但費勁;我發自內心地認真說你,但費勁;我發自內心地認真寫你,更費勁。你下手太狠了,不給搞文字的人留活路哇,老傢伙!

秉霖先生:

2017年7月17日,你眯了一覺,大家嚇了一跳。於是,大家都很悲痛,萬分想念你,萬分懷念你。藝術家到一起,話題都是你。你無言的零散的事迹在大家真情回憶中形成了犖犖藝術脈絡,你的音容笑貌在大家的淚痕中更加清晰。

但,我沒覺得你走了。你根本沒有離開人間。卓瑪是限制不住你的藝術才華的。你只不過是按照你的藝術理想,執著地又開始了一次長途藝術寫生,去拓展卓瑪之外的更廣闊的藝術世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已經完成了人法地,地法天,到天堂去實踐天法道,進而體悟道法自然……

祝你成功!

文富

2017年8月27日

我叫怡謙 攝影

姚秉霖的畫

姚秉霖的卓瑪閉著眼睛

DOG&CAT

姚秉霖的卓瑪閉著眼睛

閉著眼睛的卓瑪

心是亮的

姚秉霖畫

《姚秉霖肖像之二》王老五畫

《姚秉霖肖像之三》王老五畫

《姚秉霖肖像之四》王老五畫

《姚秉霖肖像之五》王老五畫

《姚秉霖肖像之六》王老五畫

我叫怡謙 攝於2017年齊齊哈爾電視台

我叫怡謙 攝於2017年齊齊哈爾電視台

姚秉霖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詩班 的精彩文章:

TAG:童詩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