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溯源 17 老子的函谷關

溯源 17 老子的函谷關

說明:本文約4500字,圖片約30張,又臭又長。請謹慎閱讀。

說出來未必人人相信,本次出行前的計劃都是媳婦做的,我只是在中國地圖上畫了個圈。男人么,抓點大事就行了。

這麼做的另一個可能性是,不喜歡做出詳盡的旅行安排。出來玩就要有新鮮感,有些隨性,如果在一個月前就計劃好了某日幾點到哪裡,幾點集合,那不就是我的課表么?

當然,僅僅畫個圈也不成,總要在某些要點做出指示。比如特區的選址,比如到某個省要去哪兒看看。對於河南,我有一個要求,去趟函谷關。

是因為老子。

從石器到青銅,再進入到鐵器時代,文明的水平逐步提高。在這一進程中,通過對普遍的和基本的問題的思索,誕生了人類思想上最高級別的學科——哲學。

註:這裡的哲學亦包括神學,即學科化的體系與研究,並非薩滿教之類的低級崇拜。

縱觀世界歷史,具備一流哲學體系的民族才有更強大的文化傳播(侵略)能力,也更具備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存力,得以長期屹立於文明之林。例如,古希臘發展出的西方哲學、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西亞的猶太教一神論等。

在中國,哲學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排名第一的是老子。並非道家的哲學水平最高,而是一般認為老子的年代最早,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哲學家。

老子騎牛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史傳,老子見周朝衰落,為避禍而西出函谷關。過關之時,留下五千字《老子》,即《道德經》,華夏文明的第一部最具影響力的哲學作品自此誕生。至今,《老子》是《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函谷關在三門峽靈寶市,距離市區約15公里。靈寶是個縣級市,位於陝西、山西與河南的交界處,歷史上這裡就沒有消停過。

因為沒有做攻略,到了景區也懵懵懂懂的。看景區介紹,裡面的景點一個接一個,一時糊塗,沒坐電瓶車就走進去了。

景區圖

這地方真挺好的,既有江南之錦繡,又有北方的氣派,團花簇錦,大橋流水。在黃土高坡中一路走來,真難想像有這等風景。

團花簇錦的函谷關景區

風景也能夠獨享。今天最高氣溫大約39度,下午兩點,天清氣爽。走在這新建的景區里,路旁的樹木全是移植的,太矮,沒法遮陰。十分鐘後就陷入深深的絕望。沒遇到一個工作人員,沒一輛車,沒一個遊客。所有服務部都關著門。若不是帶了兩瓶水進來,不用多久就成了木乃伊。

在煎熬中前行,眼前竟然出現了一尊巨大的金像,足有七八層樓高。這金像著布衣,持竹簡,半禿,長髯。基本可以肯定是老子。沒想到,這位周王室的圖書管理員竟有如此待遇。在我印象中,北大的圖書管理員之前也沒這麼高大雄偉的塑像吧?

老子塑像

塑像的一側有堵長數十米,高八九米的石牆,刻滿了巨大的篆字,幸虧筆者也曾背過些經典,能勉強猜得出蝌蚪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五千言的《道德經》。

我是來看個關口,怎麼是這種情形?超乎我的想像。

雄偉的老子塑像

或許是因為還停留在年少的記憶中。對於函谷關,最初的印象來自於魯迅《故事新編》中的《出關》。總是木頭般枯坐的老子,獃頭獃腦。他笨拙地試圖爬過城牆,卻被官兵「請」到關中。雁過拔毛,不得不講了幾堂課,被迫留下一本講義。就是這《道德經》。

魯迅先生的這部小說雖是戲謔、嘲諷之作,卻營造的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氛圍。總覺得,那才是我想像的函谷關:早已看破世事卻不肯言說的老人,孤獨地騎著老牛,淹沒在黃塵滾滾中。在他的身後,是官兵們無情地嬉笑。

還有另一個故事。有一天,函谷關令尹喜見有紫氣東來(就是這成語的來歷),就宣稱百日之內有聖人光臨,立即吩咐手下人清掃房舍,夾道焚香。多日後,見一矍鑠老人,鶴髮半禿,腦袋頂上冒著仙氣,騎著只牛兒,扭著屁股向著關口而來,「得兒得兒得兒……」為什麼扭屁股呢,因為老子是倒騎牛,為什麼是倒騎牛呢?因為是聖人吧。已經沐浴凈身,N多天沒碰過女人的尹喜,見此情形雙目放光,嗷地一聲撲上前去:「師父!」

兩個故事,哪個是真的?

現代繪畫 老子出關

過了老子的金像,總算是到了主景區的門口。其實遊覽從這裡開始就行了,前面那麼長的路就是白走。到處都是這樣,你可以認為這麼做是為了保護景區,也可以認為就是要宰你一刀內部交通費。

主景區

走進這主景區發現,這不是函谷關,而是「太初聖宮」。一個道觀,看建築年代也挺有歷史的,搞不好有三十年吧。

太初宮正門

之前在外旅遊,也進過不少道觀,大多很小,也沒多大氣派。和佛教相比,道教著實衰落得厲害。這太初宮,寓意著道教的誕生地,規模真挺大的。進了山門,左右分別是三皇殿和三清殿。三皇殿供奉的是天皇(伏羲)、地皇(黃帝)、人皇(神農)。三清殿供奉的則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看過《封神演義》的對這些名字應當熟悉。

有意思的是右側還有個偏殿,是「送子觀音殿」,裡面有張破舊的供桌,排著八九尊神佛,有的造型甚是可愛。國人宗教信仰的實用主義可見一斑。

送子觀音殿

院子中間的大殿就是太初宮了。當然供奉著老子,對道教不甚了解,看不懂左右兩位使者是誰,我猜測右面那個可能是函谷關令尹喜。

太初宮內

注意到一旁有個大圓筒甚是古怪,像是蒸饅頭的籠屜。仔細端詳才明白居然是個簽筒,可以旋轉。殿內兩個道士模樣的過來勸我抽個簽,要知道這可是兩千多年的古簽呢,相當靈驗。

簽筒

我當然會的。走哪兒遇到都會抽籤的,很好玩的事兒。推著這簽筒轉幾圈,抽出一支竹籤,按照上面的編號找到對應的小抽屜打開,裡面是一摞子簽。這技術真先進。

簽筒盒

我可不會讓他們解簽。再怎麼說也研讀過幾天《周易》,大學時也做過給女生掐指算命的事兒,這簽上的打油詩真難不住我。

太初古簽

是個中上籤。求財,虛,功名,輕。別說還挺準的。

媳婦兒湊過來看,欣喜地道:「看到了吧,你就是生女兒的命!」

真是沒文化,那上面寫的是「六甲」,若是懷孕了抽到這簽才有指導意義。不給我生兒子還找理由!

出了這聖殿,本以為就看完了。不成想後面竟然還有殿,重檐的,更是闊大,也更新。但見那牌子上寫著:函谷關大道場。

函谷關大道場

走進去看,當前的三尊,左邊是釋迦摩尼,中間是老子,右邊是孔子。這是什麼意思?三教合一?和諧社會?後排,有燃燈古佛,有玉皇大帝。左右還有好幾尊神像,長春子丘處機,還有……諸葛孔明?諸葛亮怎麼冒出來了?他也是神?

大殿的兩側還有些塑像,十八羅漢的樣子,但見四個眼睛的倉頡、趙公明、蠶神等等,居然最後還有個夸父?繞到大殿的背後,果然,觀音菩薩。這是三教九流開大會么?政協?

長見識,道教真熱鬧。

三教合一

從《老子》一書,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流派——道家。也是以這本書,誕生了影響力最大的本土宗教——道教。兩者的關係,且留在下一篇評述。

聖殿後牆上有段文字,介紹老子的生平,是《史記》中的一段。其實這段文字後面還有不少,只是不太適合公之於眾。因為司馬遷也說不清老子是誰。

史記節錄

司馬遷寫的老子的列傳靠譜么?當然不,稍有常識的人會相信老子活了160甚至200歲?胡適先生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將老子列在第一。然而那一篇的第一句就是:老子的事迹,已不可考。

老子是不是姓老?他生在孔子之前還是之後?史學界從未有過結論,馮友蘭先生認為,《老子》一書,誕生在戰國末年而不是春秋,且非一人一時之作。可能根本就沒有老子這個人。

回到前面那個問題:老子出關,是魯迅先生描寫更真實,還是傳說更真實?

都是假的。以嚴謹的哲學、科學語言描述:老子騎牛出了函谷關不可證實。真,需要確切的證據。對於老子,並沒有可靠的證據,歷史上對老子生平的描述都是相互矛盾的。

來這函谷關之前當然知道,但我還是要來看看。

老子是否從這兒出關真的很重要麼?《老子》是不是一個人的著作很重要麼?其實並沒有關係。

我們只要知道,是我們的先人寫出了這部著作,《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重要代表,它所包含的思想其實早已滲透到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中,《老子》是華夏民族走向高級文明的標誌。來這裡看看,因為函谷關是個符號,這兒是中國哲學之源。

《道德經》英文版

轉完了道觀,竟然還沒找到函谷關。卻總聽到雞叫。這也真是奇怪了,大夏天的,下午三四點鐘,哪只公雞發了瘋?尋路的時候看景區介紹才恍然大悟,這裡是「雞鳴狗盜」成語的發生地。

昔日,齊國貴族孟嘗君從秦國逃竄,到了這函谷關,靠著手下門客學雞叫,才騙得守衛提早開門,逃出關卡。

春秋時期,秦國修建函谷關,用以守衛關中,防禦六國。這裡發生過太多太多的故事,「伏屍百萬,流血漂櫓」,說的就是這兒。

從太初宮側門出去,繞了半圈,總算是找到了函谷關。然而,眼前的情形與我的想像差距更大。來之前,曾經在洛陽博物館看到一幅彩色照片,標明是漢代函谷關。照片里的關口雖然殘破,依然有著雄壯的氣勢。

漢代函谷關

現在怎麼是這個模樣?太大了,形制也不對。難道靈寶人會將一個舊城門全拆掉,換個模樣建個更大更新的?

偌大一個4A級景區,收80元門票,依託的是古文化,居然找不到對於老子、道家和函谷關歷史介紹的展廳,更不用說博物館,卻砸那麼多錢挖個完全不搭的人工湖,真是沒法理解。

現在的函谷關

總算是在城門洞里找到三五張舊照片,裱在相框里。這其中有漢墓磚拓的函谷關,現在這個所謂的函谷關就是依照圖片復建的。

秦函谷關圖

然而,旁邊還有兩張照片,都標明的是函谷關,分別是1923年和1935年,其中一張還說明了是魏函谷關。圖片中的建築與洛陽博物館的那一張明顯不同。

我真的被弄糊塗了。

1923年函谷關照片

離開這景區後,上網查資料才知道,函谷關其實有三個。一個是秦函谷關。當年那段歷史或許有人還記得,劉邦項羽等人相約「先佔關中為王」,結果項羽打硬仗,與秦軍主力對決,狡猾的劉邦卻繞過函谷關,率先進入陝西(即關中,關就是函谷關)。於是項羽攻下函谷關後一怒之下放火毀了這關口。很可能之後再也沒重建。

1935年魏函谷關

到了西漢,函谷關則建在洛陽的新安縣,距離洛陽城不遠,到這兒竟有150公里。我在洛陽博物館看到的函谷關照片,就漢函谷關。現在,舊城門尚存。

第三個是魏函谷關,也在靈寶縣,是三國曹操和馬超打仗時,因為舊函谷關太窄,不便於糧草運輸,在黃河邊劈山開道所建設的新關,抗戰時毀於著名的函谷之戰。這也是函谷關2000多年歷史上最後一場大戰。上世紀50年代,三門峽水庫蓄水,魏函谷關被淹沒。

原來,千里迢迢跑來看的是一座2000多年前就沒了的所謂的「第一關」,追尋的是一件早就被認為瞎編的出關故事。這裡沒有一磚一瓦是歷史的殘留。

函谷關變遷圖 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而又有什麼關係呢?追尋遠古的歷史這幾乎就是必然。來到函谷關,更需要理解的是它的地理價值。

年少時讀書,總是不注重地理。腦子裡裝了一堆地名,多是只知道所在的省份,具體在地圖上哪一點,大多也是模糊的。後來才理解到,地理決定論的意義所在。不理解地理,也沒法搞懂歷史。

比如,之前只知道老子出關去了西域,一直就認為,這關應當是在甘肅西部,出去就到了新疆。後來才注意到,函谷關居然是在陝西、河南交界處。到那時候才理解,其實春秋的時候,中原就只有這麼大,那時候的秦國,就相當於現在的新疆。

函谷關航拍圖 左上為道觀 右上為古道 圖片來源於網路

站在這新建的雄偉的函谷關大樓上,眺望前方,但見兩邊是黃土塬,並不算高,中間一條道路,蜿蜒向前,頗有些狹窄。函谷的名稱即來自於對這地形的描述。還是有些形象的,若兩邊的山都是尖尖,也就不像「函」了。路的中間,立著塊牌子,隱約可見「函關古道」四個字。遠處還有個關樓模樣的建築。更遠處是座公路高架橋。本想去古道里走走,但在這一瓶水都買不到的景區里,酷暑中讓我實在鼓不起勇氣。

函關古道

然而我仍然沒法理解,就這麼幾十米的山丘,昔日六國伐秦,居然「伏屍百萬」?函谷關是秦人修的,為什麼關口卻朝著陝西?這明擺著是為了防止秦人進攻么。

關口的對面有座高山,應當是崤山,算得上險要,山前那條河卻是又窄又淺,這兒真算得上天險么?

出去總算是找到了電瓶車。坐在車上,司機解答了我的疑問。他說,以前這一片並非如此,比如眼前這條小河,據老人們說,幾十年前必須坐渡船,只是因為上世紀60年代,動員全縣男勞力在上游修建了水庫,才變成現在的模樣。千百年來,就是這條道,是陝西、河南唯一的通道。

不能以現在的眼光看待過去。歷史在發展,既有地理的變遷,也要考慮科技交通,甚至氣候的變化。看看下面這張地圖,紅心所在是函谷關,上面是黃河、中條山,下面是崤山、秦嶺,黃河在這條狹縫中穿流而過,再考慮到2000年前的氣溫更高,黃河及支流的水量更加充沛,或許現在看起來低矮的黃土塬以前更加高峻,這一段真就是咽喉要道。

函谷關周邊地形圖

離開景區,踏上回程。走了不多久,心有所悟,急叫妻子停車,正是在一座橋上。走到欄杆旁看,下面就是函關古道,遠處是那新建的關樓,更遠就是崤山。原來在這條被稱為靈函路的縣道上,就足可以看懂函谷關,若想體驗古道,繞個圈下去就行,那80塊錢的門票,真不太值。

俯瞰古道

溯源之旅到了靈寶,也到了河南的盡頭。若還想體會關隘,向前幾十公里進入陝西,就是比函谷關更有名的潼關。由於政治經濟的變化,函谷關在漢代以後就逐步被廢棄,潼關成為了「三秦鎮鑰」,更多影響歷史進程的戰爭發生在潼關。

然而,同樣是因為三門峽水庫,古潼關已經沉沒在黃河中。

那就只有離開河南,跨過黃河,進入山西。

河南之旅,比原計劃提前三天結束。是因為太熱了,在景區里頂著烈日孤零零逛,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山西更涼快么。

出行第7天,行程約1500公里。溯源河南之旅階段性結束,河南,我還會回來的。

感謝您的欣賞。

溯源第一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曉暉 的精彩文章:

TAG:馮曉暉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10大精髓哲理,影響華夏2000多年!
2500多年前,老子會晤孔子
老子和孔子4段對話,影響中國2500年
老子和孔子哪4段對話,影響中國2500年?
厚重靈寶紀念老子誕辰2589周年
2500年的老子教我們的人生智慧
2018/04新番盤點之4-1.老子是魔法少女
32分鐘29+20+9帽!現在誰還敢交易老子?!
10.25丨老子就是天蠍座!
一本書,讓你讀懂《老子》5000言
范曾畫老子出關,從一幅414萬到1650萬,網友能不畫出關嗎
千古絕對!上聯:老子、兒子、孫子,三子三代,100塊錢求下聯!
老子當總統,兒子愛美人,兒子死時,1000多名女子送葬
狗狗游泳課一次208元,1對1私教,二哈:老子要你教
吟誦《道德經》,紀念老子誕辰2589周年
黃章:老子頂不住了?魅族16plus最高降價1200元?
生命的訣竅老子微言第48集
2018 F1電競大賽 法拉利:老子不玩了
恭祝老子誕辰2589周年,國家宗教事務局發來賀信
短史記396:兒子慘敗氣死老子,慕容垂的英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