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藏夢裡對話
這是「字學大中華」系列——藏。
某天,有個行游的詩人在野外睡著了,醒來覺得肚子劇痛,仔細一看,原來肚子上有個刀口。等創傷好了,他便出口成詩。西藏史詩《格薩爾王》就這樣從他的嘴裡,傳遍前藏後藏。這個詩人認定,是詩神趁他熟睡時,把《格薩爾王》埋藏進了他肚裡。這是《格薩爾王》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傳說。
創從倉從刀,指「用刀捅開裝滿穀粒的糧倉,穀子流出」,寓意「創傷」,引申「創造」。
有人確信,《格薩爾王》的故事就是「創」字的寫照。詩人滿腹經綸,就像儲藏滿糧食的倉庫,他的才華在經過創傷後傾瀉而出。
大約公元6世紀,西藏社會部族趨於統一。唐代,西藏已經建立了吐蕃政權。唐太宗為了強化藏漢政權的關係,採用了「和親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
吐從口從土,指「嘴裡有泥,要吐出來」,寓意「噴吐」。
蕃多音字,在此讀「bō」,還可讀「fán」。從草從番,番表示「野獸的腳印」。蕃,指「草叢野獸的足印眾多」,寓意「草木茂盛」。
「吐蕃」是藏語的音譯。「吐蕃」的藏語意思是「藏族人在野外草甸遇到危險時,喊叫夥伴」。
「西藏」正式得名於清朝初期。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藏多音字,讀「zàng」或「cáng」。讀「藏(cáng)」表示「奴隸為了躲避被抓壯丁,藏在草叢」,寓意「躲藏」。
藏(zàng)是音譯詞,寓意「藏族人生活在雜草叢生的偏遠地方」。
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是拉薩。西藏有兩個著名城市,拉薩和日喀則。拉薩是前藏的中心,日喀則是後藏的中心。元代之前,日喀則比拉薩繁榮。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拉薩逐漸成為西藏的中心。
「拉薩」是音譯詞,源於「惹薩」。在藏語中「惹」意思是「羊」;「薩」意思是「土」。「惹薩」的意思是建設「大昭寺」的時候,用了「羊拉土填湖」(大昭寺也曾被稱為「惹薩」)。
拉從扌從立,指「拉著小朋友站立」,寓意「扯動」。
薩指「一種生活在山區的草」。
漢語選用「拉薩」兩個字音譯這座城市,決不是「率性而為」,而是暗喻了拉薩建城的艱辛。它需要去除雜草,填平凹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在許多人眼裡,西藏是聖潔的天堂。西藏除了具有高原地貌外,其濃郁的文化和宗教,才是真正震撼人心的力量。西藏的天珠和唐卡,是遊客的最愛。西藏最著名的藏傳佛教是格魯教(也叫黃教)。格魯教共有四個教派,其教宗在其領地具有崇高的聲望。比如歷史上,達賴在前藏,班禪在後藏,章嘉呼圖克圖在內蒙,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在外蒙,都深受信徒的愛戴。
作家阿來在創作小說《格薩爾王傳》中,設計了格薩爾的「夢裡對話」。在我看來,它就像西藏與許多游者的「夢中對話」:
「那個人,你進來吧。」
那人說:「沒有房子,沒有帳幕,沒有門,我怎麼進來?」
「我是說到我的夢裡來。」


※七夕,給女朋友最安全的保障
※西方藝術最簡史——古埃及的永恆之美
※那個大明湖畔的夏紫薇,這段經歷可不那麼簡單
※每日名方043期
TAG:公眾號 |
※西藏遊記——夢裡桃林
※夢裡南方 如墨如硯
※回歸自然,夢裡相逢西子湖|北京萬科翡翠西湖
※心理學家:我們在夢裡看見的「東西」,背後都隱藏著「特殊含義」
※浮生若夢,夢裡無問西東
※經典對聯:「住紅樓看水滸胸有三國夢裡西遊」下聯如何去對?
※江南是文人的夢,我們都在夢裡
※心理學家:我們在夢裡看到的東西,其實背後都隱藏著「特殊含義」
※博山蝴蝶峪村:夢裡夢外總回望 泉水淺淺思故鄉
※人皆尋夢,夢裡不分東西
※雜·怪味·少女心背景圖:情話躲在風裡,喜歡的人藏在夢裡!
※奇石欣賞:歸來對石心還靜 夢裡登山氣亦豪
※佛說你在夢裡邊
※回歸自然,夢裡相逢西子湖
※夢裡夢外尋答案
※邱的夢裡夢外閑言碎語
※詩意美文∮夢裡江南
※紅樓夢裡徘徊在愛與痛邊緣的賈寶玉
※西塘古鎮·夢裡水鄉
※詩詞故事:蘇東坡夢裡做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