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今年的七夕时间为2017年8月28日,农历丁酉年 七月初七 星期一

情恋·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是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也是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凡间的妇女在七夕之夜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

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河的东西两岸,

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

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情恋·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相传,每逢七夕之夜,抬头就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以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夜深人静时,在浩瀚无边的星空下,

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在坐看牵牛织女星,

坐看天上人间的思念终相逢,坐看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大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夜。

情恋·七夕

问世间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有时候,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天高水长,各自分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因为分离,因为等待,

因为思念,因为重逢,

爱情就有了永恒的期待。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节日起源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妇女乞巧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里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情恋·七夕

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古代人们崇拜天上的星星,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

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情恋·七夕

时间崇拜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情恋·七夕

数字崇拜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

“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情恋·七夕

生命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七"这个数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诞生。

《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来复"是去而复来,也就是重生,轮回循环,所以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散尽,又七七四十九天魂魄丰满。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节日发展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在南北朝时,祭拜双星、月下穿针、蜘蛛网丝等已成为七夕乞巧的主要习俗。

在唐代,七夕乞巧已经盛行。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情恋·七夕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就跟过春节一样。

情恋·七夕

后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希望能看到鹊桥相会,乞求智慧和巧艺,也祈祷自己有个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节日别称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节日美食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节日习俗

情恋·七夕

情恋·七夕

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情恋·七夕

喜蛛应巧

女子在七夕之夜捕捉蜘蛛(也称喜子)放在事先准备妥当的小盒子中,翌日清晨打开盒子,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标准评价蜘蛛一夜所织,来研判得巧丰寡。

历代验巧之法也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情恋·七夕

兰夜斗巧

这种斗巧方式在民间并不常见,相传是汉朝宫廷里的游戏,说有位宫女拥有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的技艺,她将这些小工艺献给皇上,皇上便在晚上将之放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情恋·七夕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穿针乞巧者,在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

情恋·七夕

晒书晒衣

《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

情恋·七夕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情恋·七夕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

事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情恋·七夕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情恋·七夕

我们都在茫茫人海中寻访那唯一的灵魂伴侣,

期待在有生之年,寻得那有缘人,

如牛郎和织女一样,

即使天上人间,仙凡有别,

爱也能跨越这一切。

情恋·七夕

我们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了想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那就拍一拍他的肩膀,轻轻问一句,

好久不见,等你很久了。

情恋·七夕

若你真的有幸,遇到了对的那个人,

不要犹豫、胆怯,勇敢走上去,

大声说出藏在心底的爱恋,

那一刻,你的世界春暖花开,

你的脸上会洋溢最温暖和幸福的微笑,

人生,惟有爱不可辜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典书城 的精彩文章:

因为一首诗,爱上一座城
红楼梦99人物介绍,让你迅速读懂红楼梦
“四书五经”精华96句,值得收藏!

TAG:古典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