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名联掌故:“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对个下联

名联掌故:“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对个下联

有人说,中国的对联是文字游戏,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意义。说西方人在忙着搞科学研究,东方人在忙着搞文字游戏,所以东方落后于西方,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了。这其实是大实话,但也有另外的一面,就是因为中国在文字上极尽游戏研究之力,所以东方的中国要比西方的其他国家文化深厚得多,西方人重点在科技,决定了现实,决定了物质;东方人重点在文化,决定了理想,决定了精神。东西方人各自所取的是他们看重的东西,价值观都无可厚非,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名联掌故:“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对个下联

(杭州东方文化园)

中国的对联文化雅俗共赏,几乎遍及各行各业,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个对联迷,甚至传说“春联”这个概念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传说朱元璋打下南京建都之后,下旨,除夕起,公卿士庶家,每家每户都必须加挂对联一幅,为了看落实情况,朱元璋微服出行,检察效果,结果看到其中有一家没有挂对联,上前责问,得知这是一家阉猪的,请人写对联未请到,朱元璋一听,提笔写了一幅对联:

名联掌故:“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对个下联

(朱元璋画像)

上联:双手劈开生死地;

下联:一刀割断是非根。

后来这家人知道是当朝皇帝御笔所书之后,立即将这幅对联收藏了起来,不挂门口而是悬挂中堂,每日烧香礼拜,终极来说,这是一幅描摹精确,既讲清了行业特征,又气量宏大,的确是大手笔,大气象。

名联掌故:“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对个下联

(石达开像)

中国的对联,在两个时期被大力推广,一个是朱元璋以国君之力以制度推行,一个是太平天国时,为了推行起义,联络和推广政治主张而大量使用和推广对联的时期,太平天国的各位领袖,其实也都是对联高手,比如翼王石达开,他在起义前,曾经为自己的一位剃头铺的朋友写过一幅对联,那个传说是他自己的对联的传说是不对的,这幅对联是这样的:

上联: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下联: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何如!

一问一答之间,气魄非凡,像大将军执枪横站路口,“此路是我开”的劲头,霸气无边啊。但是理发店的对联写得好的,还有一幅,据说是清道光年间长沙北门的一家理发店,对联是这样的:

上联:虽是毫末生意,

下联:却是顶上功夫。

毫末说的是细碎的头发,指的是细小;顶上说的是头上,指的是最好,既实写自己的服务项目,又夸赞了自家的服务水平。我这虽然是收拾头发的小生意,但是我的技术水平却是极好的。

名联掌故:“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对个下联

(影视剧中的韩信)

对联的欣赏价值,更重要是他的艺术感染力。比如霍县韩候岭有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十年成败一知己;

下联:七尺存亡两妇人。

司马迁《史记》淮阴候韩信投军之前,没有饭吃,一位洗衣妇叫“漂母”的每日供应他饮食,投军之后,先入项羽军中,只做了一个站在军账外面的小兵,后又投刘邦,但是依然不受重用,刘邦的谋士萧何知道他是个人才,星夜将他追赶回来,就是所谓的“月下追韩信”。高祖二年,韩信拜为大将,后为刘邦平定天下,西汉立国,但是国为军功太高,刘邦怕他谋反,就将他拘禁,高祖十二年,韩信为吕后所杀。上联所谓十年成败一知己,讲韩信人生最重要的十年,因为有了知己萧何而展开,下联的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一让他生,一让他死。上下联仅用十四字,讲述了韩信一生,成败因由,读罢让人唏嘘不已,相当有感染力。

名联掌故:“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对个下联

(《唐伯虎点秋香》中对穿肠与唐伯虎)

对联也出现在影视作品里,比如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里对穿肠跟唐伯虎有一幅对子:

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其实,这是杭州西湖湖山春社的对联。一联上下,全部是迭词迭韵,更重要是这些字,如果不是重叠起来读,根本读不通,只有叠了之后,读起来才音调铿锵,平仄和谐,语义顺畅。叠字的对联还有更精彩的,如民国时期有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下联: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惨惨凄凄。

这副对联写的是军阀混战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读起来不仅如情真意切,生动鲜活,刻画世情,入木三分。

这种叠词当然还有很多,我们试试,以“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为上联,对个下联吧。

(图片来自网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谈艺录 的精彩文章:

你以为金庸《天龙八部》小说前面的印章是瞎盖的?其实学问大着哩
对联掌故:“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对个下联

TAG:谈艺录 |

您可能感興趣

懋勤軒三迤掌故專欄《南中壘銘之:羅荃吉珍》
懋勤軒三迤掌故:勤勇巴圖魯、鶴麗鎮總兵朱洪章
懋勤軒三迤掌故:大清朝的飛虎旗
懋勤軒三迤掌故:明定陵出土花絲鏤空金盒玉盂
掌故 | 馬斯圖爾:出道即巔峰,墜落如仲永
懋勤軒三迤掌故:珍貴的紅九軍團險渡漁壩灘文獻
懋勤軒三迤掌故:明熹宗天啟皇帝五年草契
懋勤軒三迤掌故:吳昌碩先生《漢三老石室記》舊拓
懋勤軒三迤掌故:萬曆皇帝的大碌帶
天下掌故——春秋故事
【掌故】夷陵之戰與漢嘉郡叛亂
懋勤軒三迤掌故:雍正皇帝硃批奏摺
懋勤軒三迤掌故:九品芝麻官的補子與喜報實物
懋勤軒三迤掌故:麗江美國援華空軍第二十轟炸機隊烈士墓碑拓片
懋勤軒三迤掌故:石屏哈尼族思陀土司
懋勤軒三迤掌故:委辦後營後路先鋒鈐記
懋勤軒三迤掌故:大明弘治七年,趙州為大羅衛城燒造城磚
歷史掌故《樑上翁》
掌故 | 諸葛亮在武陵的「政略」
掌故 | 馮玉祥常德禁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