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夕佳節,吃這種避孕藥才能保護自己

七夕佳節,吃這種避孕藥才能保護自己

七夕節,「媽媽得知17歲女兒懷孕當街暴揍」的新聞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憂慮。被稱為東方情人節的今天,除了鮮花、飯店、賓館的生意火爆,避孕套,避孕藥也是搶手的禮物之一。提到避孕藥,很多姑娘有本能的排斥恐懼感,是葯三分毒,吃了會不會身體浮腫?吃了會不會影響生理周期?

會,也不會,需要根據避孕藥的類別區分,市面上常見的避孕藥有緊急避孕藥和長、短效避孕藥兩種,前者屬於事後補救,後者屬於提前預防。

緊急避孕藥的常識

緊急避孕藥是指無保護性生活或避孕失敗後,為防止非意願的妊娠而採取的補救避孕法。緊急避孕藥可使意外懷孕的風險減少到70%—85%。常見的緊急避孕藥有兩種,一種含有大劑量的孕激素,另一種通過拮抗孕激素起效。

左炔諾孕酮也稱「毓婷」是國內最常見的口服緊急避孕藥,含有大劑量的孕激素,劑量可達口服短效避孕藥的5-10倍。大劑量的孕激素可以迅速地起到抑制排卵的作用,並且可以使宮頸粘液變粘稠,阻止精子通過;此外,它還能夠影響子宮內膜,阻止受精卵著床,通過這些效應的共同作用防止懷孕。

緊急避孕藥的原理

只是,不良反應較多,可見月經改變,具有輕度噁心、嘔吐、乳房觸痛、頭痛、眩暈、疲勞等癥狀。不宜作為常規避孕藥。

米非司酮,劑量小,通過拮抗孕激素髮揮作用,除用於抗早孕、催經止孕、產外,還用於婦科手術操作,如宮內節育器的放置和取出、取內膜標本、宮頸管發育異常的激光分離以及宮頸擴張和宮術。由於其藥物劑量很小,副作用較輕,不良反應主要有噁心、乏力、下腹痛等。

長、短效口服避孕藥的常識

長、短期避孕藥與緊急避孕藥相比,危害小,益處多。長效避孕藥一般是在月經過後第五天開始服用一片,20天後在服用一片,有效率不及短效避孕藥。

口服短效避孕藥模擬了人體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正確服用短效避孕藥後,大腦以為機體處於懷孕狀態,就發出指令讓垂體和卵巢開始休息,這期間便不再排卵,在身體里代謝迅速,停葯次月就可懷孕,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短效避孕藥的服用周期

短效避孕藥需要按周期服用。一般從月經第5天開始服用,每天1片(丸),連服22天,不能間斷,若偶然漏服應於24小時內補服1片。停葯後2~4天來月經,避孕效果較好,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的一類甾體避孕藥。

最常見的有三相避孕片,復方炔諾酮片(口服避孕片1號)、0號避孕藥片,進口葯有媽富隆、敏定偶等。少數人服藥後有噁心、嘔吐等類早孕反應,還具有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緩解經前綜合征、痛經等功能。

頗具爭議的副作用

避孕藥自1960年開始使用,世界上採用避孕藥進行避孕的婦女約有7500萬。無論是緊急避孕藥、短效口服避孕藥、還是長效口服避孕藥,裡面都含有雌激素雌二醇和孕激素,目的是能保護女性避免意外懷孕。但其副作用和是否對女性身體有害還有爭議。

2011年中國婦產科學術會議上程利南教授《復方口服避孕藥的長期安全性》報告中指出:口服避孕藥「停葯後即可妊娠,不用停葯 3-6 月」;「無明顯致畸作用,與出生缺陷沒有相關性」

2012年9月,一項發表在《英國癌症期刊》(BritishJournalofCancer)上的研究顯示,過去十年里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降低了近一半。但是專家認為服用避孕藥需衡量利弊,因為用藥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要更高。數據顯示,與普通女性相比,過去十年里每10萬名服用避孕藥的女性中,患乳腺癌的病例會多出50例,而患卵巢癌的病例則要少12例。

並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適合服用避孕藥,患有急性肝炎、腎炎、心臟病、高血壓、惡性腫瘤、良性乳房腫塊、子宮肌瘤、乳腺癌、有糖尿病家族史、哺乳期的不適宜服用。平時服用抗生素和激素葯的適齡女性,也不宜服用。

今晚,你會怎樣選擇?

良辰美景,為免後顧之憂,姑娘們請把「安全」放在首位。

如果你今天恰好大姨媽過去,建議你服用短效避孕藥,否則,再吃短效避孕藥來不及了。

如果你今天沒有任何安全措施,那麼你就只有事後做補救措施,服用緊急避孕藥,切記,越早越好,不要超過72小時。不應作為常規避孕方法反覆多次使用;避免在同一周期內重複使用。

如果你對這方面的安全知識毫不知情,幾個月後,今天新聞里的事件有可能重蹈覆轍在你的身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避孕 的精彩文章:

七夕情到深處自然啪?忽視產後避孕可會出大問題!
一篇文章讓你讀懂——緊急避孕藥
這些「避孕大法」,可能讓你們一秒當爸媽!
不吃藥不戴套能不能避孕?「安全期」其實並不安全
七夕避孕指南:8種女用避孕法優缺點PK

TAG:避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