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伊斯蘭國」掀起「歐洲大戰」:挑起社會矛盾,搞亂政壇

「伊斯蘭國」掀起「歐洲大戰」:挑起社會矛盾,搞亂政壇

8月25日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英國首都倫敦分別發生持刀襲警案件。比利時宣布將此事件作為恐怖襲擊進行調查,英國警方分別於25號和26號逮捕兩名涉案男子。反恐專家認為,最近發生的一系列恐襲,尤其是發生在西班牙的大規模恐怖活動,表明「伊斯蘭國」重新展開了大規模的「歐洲戰役」。在「伊斯蘭國」受到日益沉重的軍事打擊的同時,其針對歐洲恐怖襲擊將愈演愈烈。

當地時間25日20時左右,一名30歲左右的索馬利亞裔男子在布魯塞爾市中心持刀襲擊軍警。襲擊者被軍警開槍擊中,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兩名軍警受輕傷,其中一人被送至醫院治療。比利時內政部危機中心在社交網站上表示:「這起發生在布魯塞爾的襲警事件是恐怖襲擊。聯邦檢察院已經展開調查。」

這起襲擊發生不到兩小時後,倫敦白金漢宮外也發生一起持刀襲警事件。倫敦警察局發布聲明說,當地時間25日20是35分左右,一名26歲的男子在白金漢宮外禁停區停車,警察看到車內有一把長1.2米的軍刀,於是上前試圖逮捕該男子。據警方描述,該男子在襲警時多次叫喊「真主至大」,在逮捕過程中,該男子和另外三名警察受輕傷,其中兩名警察被送至醫院治療。

英國白金漢宮廣場

襲擊者來自距離倫敦北部50公里處的盧頓鎮(Luton),事發時英國女王不在白金漢宮內。涉案男子期限因涉嫌嚴重人身傷害及襲警罪名被逮捕。26日倫敦警察局改以反恐法逮捕該男子,並宣布延長該男子的拘禁期直到9月1日。同日,英國警方宣布在倫敦西部逮捕了一名30歲男子,該男子被英國警方懷疑參與策劃組織恐怖襲擊事件並與白金漢宮門前的襲警事件有關。

8月26日早晨,法國馬賽市中心一男子持刀砍傷3名行人,目前已經被警方控制並被送往精神病醫院。襲擊者35歲,是巴黎本地人。當地媒體稱三名受害者均受輕傷。法國警方表示該男子與「聖戰」組織沒有關係。

8月25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男子持刀襲警現場

「伊斯蘭國」發起「歐洲戰爭」

近年來,歐洲國家多次遭遇恐怖襲擊,布魯塞爾、倫敦、巴黎、柏林等城市都未能倖免。前幾日,「伊斯蘭國」再次宣布對發生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和坎布里爾斯(Cambrils)的恐怖襲擊事件負責。《費加羅報》和《世界報》同時刊登了中東問題專家菲流斯的文章,稱此次巴塞羅那和坎布里爾斯的襲擊標誌著「伊斯蘭國」的恐怖主義戰爭已經蔓延到整個歐洲大陸。

8月17日和18日發生在西班牙的兩起恐怖襲擊表明,「伊斯蘭國」想要在歐洲繼續散布恐怖主義威脅。從今年年初開始,「伊斯蘭國」組織的襲擊活動似乎仍限制在個人行動層面,這些被招募的人通常用加密的方式通信,這樣可以相對降低人員傷亡。加泰羅尼亞12人恐怖主義團伙的活動證明恐怖主義襲擊的方式正在向團伙作案回歸,後者毫無疑問存在更大的潛在殺傷力。

「歐洲戰爭」的動機:挑起社會矛盾

2014年5月24日一名從敘利亞歸來的法國聖戰分子在布魯塞爾猶太博物館殺死四人,「伊斯蘭國」從這次恐怖襲擊開始發動「歐洲戰爭」。襲擊者不久後在馬賽被逮捕,並被證實曾被動員參與過至少一起另外的恐怖襲擊。關鍵在於,這起案件是「伊斯蘭國」作戰指揮部對歐洲進行恐怖主義摧毀戰爭的開始。

這個戰爭計劃在巴格達迪2014年7月宣布建立「伊斯蘭國」之前就已經開始,美軍一個月後才對其進行轟炸,這就表明「歐洲戰爭」的目的並不是「報復」西方的軍事打擊而是主動展開恐怖主義戰爭。恐怖分子挑選時機選擇目標,目的是能夠通過媒體最大限度地擴大影響並引發歐洲國家的內亂。

「伊斯蘭國」希望通過恐怖襲擊挑起社會矛盾,使各派力量互相攻擊,然後以當地的穆斯林人群或者中東難民作為人質要挾政客,來影響歐洲國家的政治,但至今這個計劃都沒有成功。歐洲各國拒絕掉入聖戰組織的陷阱,最終「伊斯蘭國」並沒有影響到歐洲各國的選舉,尤其是剛剛過去的法國大選。

「歐洲戰爭」的進程

2015年到2016年間發生在比利時和法國的恐怖流血事件給歐洲各國的領導造成了一種錯覺,他們以為恐怖主義襲擊僅限於法比範圍內或者只是針對法語國家而不是歐洲。這種錯誤的判斷一方面加重了對恐怖主義威脅急迫性的錯誤認知,另一方面也導致了歐洲各國對參與反「伊斯蘭國」聯盟的錯誤決策。

反恐專家認為,正因為這種錯誤的判斷,歐洲國家對反「伊斯蘭國」聯盟行動的參與度很低,就更不用提其他歐洲以外的國家了。因此,儘管歐洲面臨恐怖主義威脅,歐盟拖到2016年9月份才頒布了反對「伊斯蘭國」「歐洲戰爭」的措施。

白金漢宮門口安設調查封鎖線

2016年秋天土耳其開始名為「幼發拉底河之盾」的軍事行動,該行動通過出兵敘利亞向「伊斯蘭國」進攻,來阻止敘利亞庫爾德族武裝佔據幼發拉底河以西地區更多的領土,同時切斷了從敘利亞向歐洲輸送恐怖分子的要通道。「伊斯蘭國」也因此在伊斯坦布爾(造成39人死亡)製造恐怖活動,作為對土耳其的報復。

以上的兩個舉措使「伊斯蘭國」的「歐洲戰爭」計劃舉步維艱,因此隨後恐怖分子們不得不採用單獨行動、車輛衝撞和冷兵器的方式進行襲擊。從2017年初開始,歐洲各大城市便開始發生一系列此類恐怖襲擊:倫敦(3月22日,5人死亡;6月3日,8人死亡),斯德哥爾摩(4月7日,5人死亡),巴黎(4月20日,一名警察在香街被殺死)和曼徹斯特(5月22日,22人死亡)。

最近在加泰羅尼亞地區發生的恐襲事件標誌著歐洲恐怖襲擊活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破獲的12人恐襲團伙說明恐怖分子團伙作案死灰復燃。12人中已經有6人被安全部隊擊斃,包括頭目在內的3人在意外爆炸中身亡。用車輛衝撞和冷兵器的方式襲擊是恐怖分子們在頭目死後群龍無首的情況下走投無路的選擇。

現在歐洲主要的威脅來自於那些尚未被發現的恐怖組織團伙,他們可能進行協同行動並且形成相互支持的組織網路。這些組織作為戰爭計劃的一部分,在「伊斯蘭國」參謀部規劃「歐洲戰爭」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

(歐洲時報/孫妺 編譯報道)

編輯:凡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時報內參 的精彩文章:

歐洲又一中國留學生溺亡,今夏至少4起
冷飲VS熱飲——你最愛的飲料潛藏著哪些問題?
默克爾尋求連任,但不打民粹牌
你以為拿到國際駕照就能環遊世界?不知道這些奇葩交規小心入坑!
法國「憤怒軍嫂」向政府喊話:「少說漂亮話,來點實際的!」

TAG:歐洲時報內參 |

您可能感興趣

潰敗後的「伊斯蘭國」會否東山再起?
大國氣度!普京出席歐洲運動會,聽到烏克蘭國歌馬上起身站立
歐洲拒絕「伊斯蘭國」戰俘入境,特朗普竟耍起這招,盟友很生氣
澳大利亞總理拒絕「伊斯蘭國新娘」回國
「伊斯蘭國」打特朗普的臉!發起導彈攻擊,美國最強盟友2人危殆
法國空軍戰機群密集轟炸伊斯蘭國「首都」
敘利亞政府軍發動空襲 打擊首都郊區「伊斯蘭國」據點
利比亞國民軍調集重兵 將對「伊斯蘭國」最後決戰
外國聖戰分子逃離伊斯蘭國,各國拒絕接收成為敘利亞最大挑戰
「伊斯蘭國」調轉槍口,大舉空降俄邊境開戰,俄:誰派的飛機?
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部長級會議謀求繼續推動反恐
中國成飛戰鬥機,出手痛打「伊斯蘭國」!遠征這一國,與敵人死戰
「伊斯蘭國」會在敘利亞死灰復燃嗎?
敘利亞軍隊將「伊斯蘭國」趕出了南大馬士革地區
白宮:美國在敘打擊「伊斯蘭國」軍事行動即將結束
土耳其有多蠢?抗議俄羅斯燒荷蘭國旗,抗議荷蘭燒法國國旗
美國政府:「伊斯蘭國」已失去其在敘利亞的全部領土
俄羅斯高官:美國允許「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滲入阿富汗
戰爭還沒有結束!聯合國提醒伊拉克伊斯蘭國還要捲土重來
戰鬥力下降!英媒:「伊斯蘭國」正失去發動大規模恐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