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媽藥盒里的「阿司匹林」吃對了嗎?
新聞人文科普服務
A
你聽說過阿司匹林這個葯嗎?
聽說過啊,我上次得了支氣管炎,醫生給我開過這葯。
B
A
呃?你確定你吃的是阿司匹林,而不是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跟阿司匹林不是一種葯嗎?
B
A
。。。。。。
百度一下詞條「阿司匹林」「阿莫西林」,不難發現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小編在踏入揚州大學附屬醫院之前其實也分不清楚。今天,就請專家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兩種葯。
請輸入標題 bcdef
(圖源網路)
達特茅斯學院醫學院的一位教授曾經這樣說過:「假如我將身處荒島,如果選擇隨身攜帶某種藥物的話,那麼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阿司匹林」。可見阿司匹林在醫學界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阿司匹林最初主要用於解熱鎮痛。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影星阮玲玉代言的阿司匹林產品廣告上宣傳的適應證是:頭痛、牙痛、傷風、寒熱、風濕、骨痛、痛經等症。
上世紀七十年代,科學家發現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自此阿司匹林的使用進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新紀元。
後來科學家們陸續發現阿司匹林還可用於膽道蛔蟲病、川崎病,乃至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食道癌、結腸癌和乳腺癌等的發病率。
阿司匹林被冠之以「萬靈藥」「神葯」等美譽。
(圖源網路)
阿司匹林用藥小貼士
阿司匹林用藥劑量不同,效果各異。
常見用途與劑量(成人):
用於解熱、鎮痛,一次0.3~0.6g,一日3次;
用於抗炎、抗風濕,一日3~6g,分4次服用;
用於心腦血管疾病預防:一次75~150mg,一日1次,
急救時劑量不能太小,應達到300毫克,嚼碎服用更利於吸收迅速並儘快發揮藥效。
阿司匹林應該飯前服還是飯後服?
常用的阿司匹林有腸溶片和普通片兩種劑型。一般而言,腸溶片飯前吃,整片吞服;普通片飯後服,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圖源網路)
阿司匹林用於心腦血管疾病預防應該什麼時候服用?
每天任何時間服用,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都沒有多大區別,但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睡前服用可以幫助降低血壓。
(圖源網路)
電視上常看到男主角為了鎮痛,用烈酒送服阿司匹林,這樣的做法科學嗎?
兩者一起服用,會加重對胃粘膜的刺激,同時還易引起肝損傷。現實生活中應該以溫水送服,不適宜用果汁送服。
特殊人群用藥
兒童(尤其是感染某種病毒時)、孕婦、哺乳期均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禁忌證。
如果有阿司匹林過敏史、阿司匹林哮喘、正在發作的胃腸道出血和需要治療的消化性潰瘍,以及在過去6周內有顱內出血等情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消化性潰瘍或出血病史、幽門螺桿菌感染、吸煙和飲酒、服用非甾體止痛藥或糖皮質激素、聯合多種抗血小板或抗凝葯、聯合應用螺內酯或抗抑鬱藥物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更容易出現胃腸道損傷和出血,應多留心,一旦發現進行性貧血或者大便發黑應及早就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好每3個月到醫院查一次大便潛血。
(圖源網路)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是一種常見的抗生素,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廣譜,耐酸,不耐酶。說來也巧,阿莫西林除了名字與阿司匹林相像外,它的兄弟盤尼西林(青黴素)與阿司匹林,以及安定被稱為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阿莫西林雖不像青黴素那般出名,但也還是耳熟能詳的。
(圖源網路)
阿莫西林用藥小貼士:
阿莫西林屬於青黴素類藥物,偶可致過敏性休克,所以使用前必須做青黴素皮試。
包括阿莫西林在內的所有抗生素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切勿濫用。自行選購服用抗生素是不可取的行為,易導致細菌耐葯。
(圖源網路)
「
如何區分阿司匹林與阿莫西林?
不少西藥是英文直接音譯過來的,同類的藥品一般會有相同的詞綴。常聽到患者說醫生不是說給我開青黴素的嗎,怎麼是XX西林?這是因為XX西林同屬於青黴素類藥物。所以我們只用記得青黴素又叫盤尼西林,那麼自然而然得會知道阿莫西林是青黴素類抗生素。這樣應該就不會再傻傻分不清了吧。
」
GIF/1K
(圖源網路)
— END —
供稿 藥劑科
編排 宣傳處
本文作者
陸昊,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
公眾號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揚州一個有態度的醫療公眾號


TAG:揚州大學附屬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