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明毀在不割地不和親?氣節拯救不了一切!

大明毀在不割地不和親?氣節拯救不了一切!

明朝存在將近三百年的時間,這個朝代給當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的誕生本身就像是一個傳奇。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何其卑微,劉邦好歹家裡還有人是個小幹部,朱元璋可是實實在在的乞丐出身。從泥地深沼里摸打滾爬闖出一片天的人從中國歷史里找也找不出來幾個,可謂是一個傳奇。

明朝上邊的一個朝代是元朝,上邊的一個漢民族政權的王朝是宋朝。宋朝我們就不多說了,從南宋窩囊到北宋,三百多年有二百多年是向北方小國稱臣納貢的。所以明朝滅了元朝是有很特殊的民族意義的,朱明政權是漢族民族主義的一個象徵。而歷朝歷代都會從前朝中汲取他們滅亡的經驗,這很重要,卻也有弊端。

北宋從唐亡以及其他國家的變遷中學習到了武人驕橫跋扈才會禍亂了天下,所以宋太祖就認為奪了兵權,收了精兵,天下就太平了。導致文人壓著武將,有不少令人惋惜的精兵良將。明朝從上個漢民族政權中學到了什麼呢?他學到的是不能割地,不能和親,不能賠款。境外對其虎視眈眈該怎麼辦?一個字:打。

如此政策真是令人感受到了什麼叫九五至尊霸氣側漏,他並非是在沒有外患的情況下才這樣決定的,一開始的北元再到最後明末的滿清都是實力強大的外來民族。明朝除了永樂年間出征政策外其餘都是在防禦,防禦到最後主動放棄了不少地方。是,他是沒有割地給別人的政策,沒有能力守護而主動放棄的倒也不少。

時間越長這種強硬的政權導致的弊端就會越來越突顯,有時適當的妥協是更好更有效的解決方法。明末崇禎之時,國家內憂外患,還要硬撐著把所有物資拿出來接著跟滿清打。後來實在撐不住了,兵部尚書建議皇帝跟滿清議和。崇禎也覺得這個方法比打仗好,可他不敢光明正大的提出來啊,這節骨眼提出來不是要被文官一人一口唾沫星子淹死了。於是偷偷找了個江湖術士派過去了,名義也不給人家,書信用詞也很傲慢。人後金就算有那麼點誠意也給氣沒了,後來事情敗露,言官們還要把這尚書給斬了。

東林黨領袖錢謙益大言不慚的說要跟著明朝一起死,結果最後跳河的時候說河水太涼了不願意跳。後來剃髮令公布整個江南都在抵制,他說頭皮太癢給剃了。如此臣子是恥辱,是笑話。

一個國家硬氣是很重要,也先俘虜了朱祁鎮叫城門,守門將軍郭登就是不給開【雖然最後郭登還被朱祁鎮削爵流放】。可也不能一直死心眼的硬啊,軟硬兼施,識時務者才是俊傑。

比文章部分來自網路,如有異議請聯繫處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聞異史 的精彩文章:

才華絕頂的嬪妃徐惠,李世民有沒有愛過她?
冷宮出生,太監所救,一生只有一位妻子的一代明君
身兼皇帝堂姐與情婦,將軍為她和皇帝反目成仇

TAG:野聞異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不管跟誰相處,都不能丟了「氣節」
石顯:去了只要不讀逮捕令,蕭望絕對會自殺,文人的氣節啊,冤不冤吶
寧死也不願過烏江的項羽,自刎只為告劉邦一件事?並不是為了氣節或顏面!一
寧願餓死也不去掙錢,那些清朝遺民當真有那麼高的氣節?
雖然是異族,但是它驍勇善戰,氣節一點都不比漢族差
陳宮寧死也不投降曹操,真的是有氣節嗎?其實他被嚴重高估了
雖為秦淮名妓,卻偏偏心中氣節高於一切,不滿逼嫁血灑桃花扇
論做不做官的氣節,劉伯溫不如張良,果真如此嗎
塞北囚禁21年,氣節終不渝,他的經歷、操守足與蘇武相比,卻被埋沒,不為百姓熟知
寧死也不願度過烏江的項羽,自刎只為告劉邦一件事?並不是為氣節或顏面!二
竹可焚而不毀其節 象徵著文人氣節的竹子 你了解多少!
這才叫有氣節的讀書人,今天的文化界是見不到了
美國給錢學森的待遇有多高,看完這組數字,不得不佩服他的氣節
從力挺變為「不站任何一邊」,這就是商人潘石屹,網友:沒氣節
成大事功,全仗著秤心斗膽,有真氣節,才算得鐵面銅頭
堅守民族氣節的李從珂,終究敗給了不要臉的石敬瑭
抗戰時期,有個佛教高僧,面對各種殘酷刑罰,卻依然不改自己氣節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氣節還是託詞?
為何說宋清雖然沒有本事,但是卻很有氣節
唐朝最「無恥」文人,丟棄氣節想爬上龍床,卻因一個缺點沒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