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曲雅韻傳千古——古代琴桌的鑒賞

一曲雅韻傳千古——古代琴桌的鑒賞

古時,撫琴是士大夫的文化象徵,琴桌隨琴器而生,此外還有琴幾、琴架、琴台,為彈奏者演繹美妙音樂不可或缺,自然也就成了頗具人文雅趣之物。琴桌是專門用於彈琴的一種傢具,是中國古典傢具中最為經典的傢具。琴桌可分為單人琴桌和雙人琴桌兩種,專用的琴桌早在宋代就己經出現,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還詳細介紹了琴桌的做法。今天941紅木網小編就帶你來看看。

941紅木網

琴桌的樣式在古代繪畫中常常出現,由於專為彈琴而制,故工匠以琴而作,有大有小。專業的操琴者,講究有張漂亮而又適宜彈奏的琴桌。專用琴桌一般比普通桌子短小,也相對較矮。專用琴桌與普通的桌子的規格不同,一般比普通桌子短小,也相對較低。反之,琴凳要高,以兩膝能放進桌下為宜,便於演奏技巧的發揮。一般的琴桌長100—110厘米,寬40厘米,高70—72厘米。另外,也有端頭處開槽的大號琴桌。

琴桌是中國古典傢具中唯一沒有正反面的傢具,陳設不受限制。琴桌與供桌相似,但稍低矮狹小,多依牆而設,僅作為陳設之用。琴桌的式樣較多,製作講究。一般採用棖子上下起陽線,仿絲帶形狀,卡子花雕刻成雙龍形,也有刻成玉壁形的。桌檯面鑲嵌癭木或雲石,不同材質的紋理,雲石抽象的圖案,給人以想像的空間。琴桌腳型變化多端,有四季花草浮雕和鑲癭木,還有鏤空的腳,可見琴桌腿上功夫也很深。彎角琴桌在清代中晚期比較常見,主要是供陳設用。

明代琴桌簡潔,形似條案;清代琴桌華麗,講究造型雕刻,別具一格。琴桌裝飾運用透雕花板,鏤空剔透,吉祥圖案在琴桌中應用廣泛,常以含蓄、諧音等手法,組成吉祥寓意的紋飾,圖案語言十分豐富。古幣繩紋、靈芝花、回紋花、葡萄花,圖案有意,涵義深長。靈芝象徵祥瑞,人壽年豐;古幣繩紋「錢」「全」同音,繩串錢幣,財源廣進;葡萄花表示碩果累累,豐收吉慶;回紋長含義連綿不斷,富貴長遠。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41紅木網 的精彩文章:

雕刻工藝對紅木傢具的影響

TAG:941紅木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琴與琴桌:一生一世一知音
簡樸素雅的明代黃花梨琴桌
古代明清琴桌的分類和特點
琴桌一樣的和田玉小墨床,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