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讀 城裡的麻雀

微讀 城裡的麻雀

麻雀們,會把自己的族群分為城裡麻雀和鄉下麻雀么?當幾隻麻雀落在城市街道的水泥花磚上,啄食著幾粒食物殘渣時,我的腦海里便不由閃現出這樣的疑問。

對這等刁鑽古怪的問題,也許很難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因為我既非麻雀,更聽不懂鳥語。但我可以猜想。麻雀們,也許並沒有這樣的劃分。

道理似乎很簡單——僅就我看到的麻雀,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起碼在外貌上,它們都長的一模一樣。

我還認為,不管是在哪裡,麻雀都是一個樣子。雙翅一展,愛往哪兒飛就往哪兒飛,既沒有地域觀念,更沒有城鄉區別。

那是在平房充斥的年代,初夏,在舊城,我們大院的老榆樹已是鬱鬱蔥蔥,舊城人也匆匆換上了薄薄的衣衫。

我家老宅的屋檐下,麻雀的嘰喳聲則繁而亮了起來。不過我至今依舊弄不明白,這些麻雀是從何處飛來的。

在整個冬天,屋檐下幾乎聽不到它們的叫聲。炎夏即將來臨,它們似乎該產卵育雛了。這時,它們難道會從鄉下飛回到舊城么?不得而知。我只知道,老宅屋檐下的那些破洞,成了麻雀夫妻的洞房。

「一月一窩,它們可能孳生呢。」仰望著從屋檐破洞中進進出出的麻雀,母親感嘆地說。

麻雀夫妻們,它們四處搜尋著雞毛、枯草以及爛繩頭之類的東西,鋪就一張柔軟的床。

溫暖的「愛巢」終於築成。雌雀安靜地待在窩裡產卵,雄雀則忙碌地四處覓食。不知何時,乳雀出了殼。

有時,它們會將自己可愛的的小腦殼探出洞外,大睜著一雙黑亮的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著。一個趔趄,一隻乳雀從洞口掉落到地面。被一隻在屋檐下等待許久的大花貓叨走了。

最可氣的是那些頑皮的孩子,當然也不乏大人。大院里,我們兒時的孩子頭,已長成大小夥子的阿M,在我家老宅屋檐下豎起一把梯子,去淘麻雀窩,毫不理睬我的勸阻。我十分生氣。站在屋檐下,使勁搖晃著梯子。但他還是腆著臉淘了一窩黃嘴乳雀。

麻雀俗稱家雀、老家子、家巴子。也許,它們非常喜歡接近人類,所以才會將自己的家安在人類的房檐下。

這也許為它們帶來了安全感,同時又要冒很大的風險。但我覺得,雖然有人去淘麻雀窩,但麻雀的生存能力似乎更加頑強了。

佇立於大院的青磚地,望著那棵老榆樹。幾隻乳雀,由成年麻雀帶領著在樹杈間學習飛翔。有時它們撐開一對嫩翅,飛到地面上,蹦蹦跳跳地搜尋著食物。

我曾畫過一幅水粉畫:我家老宅屋檐下,搭著一個鐵籠式的雞窩,裡邊圈著幾隻白母雞和一隻白公雞。

籠子外邊,幾隻褐色麻雀正在啄食著從雞籠里濺出的雞食。相比之下,雞們的生活可就優越多了。

但其實它們只不過是人類的產蛋機器罷了,雖然舊城老太太對它們感情頗深。而麻雀們,雖然活的辛苦,但畢竟要比這些圈養的雞自由許多吧。

麻雀究竟有沒有城鄉區別?讀報,看到一則題為《鳥兒進城變聰明》的報道: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紅腹灰雀的鳥有「城鄉差別」,棲息在城市裡的這種鳥比它們的農村「老鄉」生存能力更強。

這一發現,對我的疑問,給予了某種啟發。也許因為城裡的環境遠比鄉下要複雜。因此,它們只有變得更加聰明,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麻雀大概也是如此吧。

在城鎮化的浪潮中,眾多村莊已成為城市的一部分。那裡的麻雀,大約早就是城市中的一員了。

但它們會像我們人一樣,產生某種困惑嗎?譬如怎樣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之中……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精彩 的精彩文章:

我們是罪犯!日媒再自曝日軍殘暴史
請打開你創造性思維的空間
悅讀 春風晚涼
開學了,吶喊三聲
文學天地/生活感悟 擁有自信便擁有輝煌

TAG:時代精彩 |

您可能感興趣

麻雀與翠鳥
動物圖片:一隻嬌小的麻雀圖片
新寓言 吵鬧的麻雀
學習畫麻雀
毛毛蟲與小麻雀
畫史札記|宋畫里的小麻雀
陽光下梳毛的麻雀
竹子、麻雀工筆花鳥教程
麻雀偷吃鴿糧怎麼辦?
娛樂圈從麻雀變鳳凰的6大女星
指尖上的微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麗江古城縮小版,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關鍵還免費!
兩隻麻雀的故事!
《幕後之王》小黃鴨很圈粉,《麻雀》造成的陰影已經消失
哈里梅根大婚:麻雀變鳳凰,看混血女星如何嬴得王子的心
黃胄畫麻雀,別有滋味
北京:盛夏紫竹院荷花美 引來小麻雀頑皮入鏡
超唯美·清新·女頭:麻雀媽媽問麻雀想梳啥髮型,麻雀說「啾啾」
一組漂亮的麻雀素材!
聽小鹿姐姐講小麻雀遊歷記的故事